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牌媒人(95)

作者: 北月竹 阅读记录

这怕是不太行,方修远想,他买她看他藏,没有多余的地方给嫂子挤了。

“上次我见二小姐闷闷不乐,便从山下买了些话本诗词来给二小姐解闷……”方修远小心措辞,说到一半突然想起,嫂子素来有才女之名,用这个借口不是撞刀口子上了吗?!

白云起却没顺着问是什么话本诗集,也不觉得白云落爱看这些奇怪。

反倒是这位,一听什么诗词歌赋,就困得很不由得干笑两声:“修远有心了哈,她是喜欢看这些……不过我觉得,你们可以趁日头不烈时多出去走走。你知道的,云落体弱,性子又娴静,若能多拉她出去走走,也算是强身健体了。”

白云起本是这样打算的,但经过这几日的观察发现,妹妹似乎已有刻意躲自己的倾向了。

她不就是,经常拉住人早逛、夜逛,还常随身携带一堆零嘴投喂。

零嘴的事儿,能算正餐吗?

众所周知,零食和正饭是用两个不同的胃袋子装的。

方修远欲言又止,那人本就吃得不多,又娇气不爱走路,难怪这段日子也不和将军争嫂子了,反倒是天天跟着自己混。

原来是拿自己当挡箭牌啊。

方修远松了口气,心里却又堵了口气,闷闷地答应了嫂子的请求。

白云起眉开眼笑:“那就多谢啦,还有替我去调查负心汉的事,也一并谢过了。”

方修远摇头:“应该的,这样的负心人……”

他眼中闪过寒芒,头一次在白云起面前露出了锋利的气场,让她这才对战场上英勇无比的前锋副将有了点意识。

毕竟,这是个在她面前每日都乐呵乐呵、吃得跟小猪崽一样欢快的少年人啊。

第58章 回归主城~

这日,一行人收拾东西准备下山。

他们在宝华寺躲懒的这段日子把京城最热的那段时间都躲过去了。

今年的暑热不太长,从湖中岛解放了的长安早早地连发了好几封书信催哥嫂回来。

正巧,她要查的事也有了眉目,几人便定好了下山回京的日子。

出宝华寺时,当初来时迎他们的小沙弥还来送了送。

小沙弥手中抱着个古朴的木盒子,徐昭接过时白云起隐约闻到了点清香。

“诸位施主,盒子里有今年份产的莲子,可与百合一起炖煮,有清热解暑之效。”

小沙弥还拿出了一小个布袋,递给了一旁的白云落:“这是用冷暖池中的荷花阴干而成的干花瓣,若施主夜间再难眠,便把花瓣撵碎放入香炉之中。”

白云落微微行礼。

小沙弥双手合十还礼,又道:“大师父说,施主心中杂念已除,往后便不必上山静养了。”

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话:“不问主持又说,也可以常来。”

白云起笑了,这些时日在宝华寺小住的花销都够她再办个赏菊宴的盈利了,不问大师的算盘打得真够响亮的。

“多谢。”白云落垂下皓首,向宝华寺大殿的方向,深深地行礼。

下山的路上,白云起坚持不坐马车,只让将军府的人先将行李带回去,并吩咐将马车停在山脚下。

她挨着白云落,拉着对方的手,半拖半拉地拖人下山,嘴里苦口婆心地劝着:“这才几步路呀,很快就能到山脚下了,等回家去爹娘看见你,肯定高兴地合不拢嘴。”

徐昭落她们一步,听到这话忍不住伸手比了比两姐妹的腰围,短短一月,两人的腰已是差不了多少了。

看来夫人这段时间的投喂颇有成效啊。

虽宝华寺所在的小山包不高不抖,但等白云落走到山下,脚软了,小脾气也上来了。

四人坐上马车,白云落罕见的没挨着姐姐,两姐妹中挤了个方修远两面为难,徐昭在旁边饮茶边看戏。

白云起看着妹妹扭过去的脸,仔细端详,从这个角度看,侧脸终于有些圆润的肉了。

看着看着她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白云落恼羞成怒,怒喊:“姐姐!”

“好了好了,我不笑了。”白云起勉强制止笑意,撩起帘子看了眼车外,又回过头仔细交代,“回家后也要餐餐按时用饭,别耍脾气不吃。”

“哦。”很敷衍。

白云起眯了眯眼睛,又道:“近来无事,我会经常回府看望爹娘。”要是让她抓到小辫子,看怎么收拾你。

白云落这才不情不愿道:“我知道了。”

马车行至城门口时略堵,隐约听到有吵闹声,白云起没撩帘子,只是靠在马车壁上细细地听。

似乎是从外地迁

移来的流民。

白云起忍不住皱眉,近些天也没听说天干洪涝,不应该啊。

她正想着,膝头的手背突然一热。

低头一看,一只肤色稍深的大手覆了上来。

徐昭朝她笑:“别担心。”

白云起恍然大悟,徐昭在朝为官、又把持京城城防,知道的肯定比她看见的多。

天塌下来还有高个的人顶,她担心个什么劲。

马车被例行检查了一遍,再驶入京城时,里面的景象依然是安居乐业、百姓乐乐叨叨的。

他们先将白云落送回了白府,又进去和白右相白夫人唠叨了几句才回将军府。

阔别半月有余,家里没什么变化,依旧是走前那样古朴稳重。

这晚上,方修远大开荤戒,啃了一根又一根酱肘子和烤羊肋排,像是无底洞一样吞噬桌面上的肉菜。

好在徐昭已经提前吩咐了小厨房,两位大厨对此早有准备。流水似的碟子间不停歇上着,空掉的碟子在方修远手边撂起老高的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