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夫君黑化前(双重生)(102)

作者: 鱼苍苍 阅读记录

在洛长安的数次描述中,她依稀见到几位长辈意气相投的模样,当年因筠山一劫而死的,无论宋清晚,宋将军,还是她与洛长安的父亲,还有很多人……都是很好很好的人。

可他们那样好,却都没能得到一个完满的人生。

她犹豫了一下,又问:“那她……先太子妃她……”

洛长安动作微顿,笔锋继续扫下去:“洛衍留下我母亲的命,起初是为半块未能得手的兵符,但她绝不愿交待出兵符的下落,四年前……身故于宫中。”

“而我……直到她身故前,才见了她一面。”

姜满侧首看他。

天色渐晚,昏沉的烛火下,他的表情并没有多大变化,可姜满看清他渐渐暗淡双眼。

他的睫羽微微垂着,遮住落在眼中的光影,那双浅淡的眼变得空空寂寂,火光安静地跳跃着,自窗畔吹入的风好似也变得滞涩。

姜满轻轻捏住他手中的画笔,要他停下来。

洛长安松开手,画笔掉落,在他的指端划出一道鲜亮的痕迹。

他反手,握紧了姜满的手。

“小满,有许多事,或许我终此一身都无法改变,但在有些事还来得及之前……我想你在我身边。”

姜满的心忽而跳的很快。

她没有动作,也没有放开。

等到心绪平稳下来,她安静地望着他:“洛宁,我做过一个梦,关于你的梦。”

其实不止一个。

掌心里的手指轻轻动了一下,将她的手握得更紧了。

姜满道:“梦里我们没有相隔甚远,没有长久的分离,我们始终在一起……生在一起,死也在一起。”

洛长安的眉头微不可查地蹙了一下:“所以,你才会问我那个问题。”

姜满点点头,思及梦中的画面,眼眶微微泛红:“梦里我们选择了看似不同的路,却仍走向了那个结局。”

“这不是好的征兆。”

那些画面已烙在她的脑海里,连回忆里的每个细节都能记得清楚。

一切都太过真实,像一个早已写好结局,一个注定会实现的预言。

洛长安摩挲了一下她的手指,应她:“是梦而已,小满,那不是什么预言,只是一场梦。”

“我也曾……做过相似的梦,但梦终究是虚幻,是做不得数的。如今我们都醒着,你瞧,眼下的一切才是真实。”

“比如你就在我身边,我还能握住你的手。”

灯火衰微,映在姜满微垂的睫羽,在屏风上投出微微晃动的影子。

她抬眼,对他轻轻地点了点头。

影子静止一瞬,她的指节微微收力,也握紧了他的手。

许久,洛长安重新拿起画笔。

他描好花纹,将鱼灯朝她那边推了推,指着荡起的鱼尾给她瞧:“瞧瞧它的尾巴,这样画?”

姜满看着栩栩如生的小鱼,指尖沿着鱼尾做了个上挑的动作:“这里,再画一朵飘起来的花罢?”

洛长安心领神会,很快落笔,在鱼尾勾出一朵被风扬起的小花。

他很快在鱼身上勾好细线,拿起涂料上色。

姜满的心绪已平静下来,扶稳灯架,与他一同在灯上涂着涂料。

斑斓的颜色一寸寸盖住竹骨,盖住颜色苍白的灯纸,姜满望着花纹,心中忽而起了个念头。

她心里想着,口中便问出来:“听说你的书房里,有一幅画像?”

话音落,洛长安手下的笔一顿,朝旁歪去。

昏沉的光线下,他的耳尖迅速红了起来。

他轻咳一声,忙垂首整理。

再抬首,他问:“你听谁说起的这件事?魏澄?”

“不是小魏大人。”

见他难得窘迫,姜满哑然失笑,“有人愿意同我说秘密,我总不好出卖了人家吧?”

洛长安的目光越过错落的竹骨,落在她弯起的眉眼,也笑了:“那便是洛檀了。”

姜满没应他,只是问:“你是什么时候画的?为何想到画那样一幅画?”

洛长安眨动睫羽,答的坦荡:“因为想见到你。”

姜满指节微滞,险些将竹骨压弯。

洛长安忙拨开她的手,将最后一点颜料涂在上面。

烛火莹莹,闪烁着映亮灯盏,上面的花纹好似一瞬流淌起来。

姜满接过一只灯,这才发现,那只飘起的小花侧,不知何时提了一行字。

‘柳上烟归,池南雪尽,感君回顾。’

烛火颤了颤,洛长安不知何时站起身来,衣摆的绣线经鱼灯一朝,好似也粼粼闪动。

他的眼里也倒映出星星点点的光,垂首,细碎的光也循着微颤的睫羽抖落下来:“天黑了,我们去看灯?”

冬日的夜晚本就寒凉,风吹过都带着刺人的冷气,街上行人并不多,大多临街寻了铺子入内,等着游街的鱼灯。

二人都没用膳,便寻了间街边的酒楼,坐去了临窗的小桌。

夜色渐深,街上的灯盏陆续亮起,倏忽间一阵火光窜过,游街的灯队将至,酒楼渐渐空了。

姜满捧着热茶朝下望,抬眼之际,望见一个熟悉的物件。

斜对茶楼的栏杆处,正挂着一盏熟悉的鱼灯。

晨起时骗了季望,如今却与洛长安一同来看灯,姜满心存歉疚,朝窗侧躲了躲。

洛长安注意到她的举动,顺着她的目光回首看一眼,顷刻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他朝四下扫了一眼,起身,将披风拢在她的肩头:“走,下去瞧瞧。”

长街一端热闹起来,灯火一闪,洛长安牵住她的衣袖,带她走到对街的一条小巷。

姜满跟着他走,在一处小摊前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