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夫君黑化前(双重生)(25)

作者: 鱼苍苍 阅读记录

“栀月与韩都尉彼此相投,心意相合,很快定了亲。只是再后来,在筠山……”

见宋洄言辞犹豫,姜满蜷了蜷指节,接道:“筠山一劫伤亡惨重,我父亲与宋伯父相继过世,一年后,宫中亦传出宋姑母辞世的消息。”

“当初宋姑母入宫,栀月自请随侍,可后来,她却亲手呈上宋家的罪证,送许多人入诏狱,上了刑台。”

宋洄捏着茶盏,没有说话。

“但当年针对宋家的证据并不完全,栀月遭人灭口,足以见得宋家之事确有隐情。”

姜满将猜测全然道出,又一次思及那座守卫森严的盈华宫,“这方山水画的确出自宋姑母之手,当年她辞世的消息传出,宋洄,你们……可有见过她?”

可有见过她的尸骨?

话音落下,屋内静可闻针。

宋洄听出她话里的意思,定定地瞧着她,捏着茶盏的指节绷紧了。

姜满不急着要他的回话。

好一会儿,宋洄开口,却没有回答她。

他问:“姜满,你所知道的这些,是谁同你说的?”

姜满侧过目光,企图避开他的问题:“是我入宫时听闻的。”

宋洄一语道穿:“宫里可没人胆大到连性命都不要,敢同你说起这些。”

姜满瞒不过他,只得如实道:“是三殿下。”

宋洄轻笑一声。

“原来是他。”

他看着交叠在案上的两张红签纸,意味深长道,“姜满,你这位未婚夫,可不是个简简单单的人啊。”

第14章

姜满听出他言语中的意味深长,应:“我知道。”

宋洄颇为意外地挑眉:“你知道?”

姜满点头。

她当然知道。

她道:“他接管明正司,多年来打的是人命官司,自然不会是什么清白的人。”

宋洄没想到她会这样说,面上浮现出些许错愕来。

他轻抚瓷盏,又问:“那你可知,他今日因何前来静法寺?”

“我并不想知道,他以我为借口前来静法寺,我也借他的遮掩来见你,我们不过各取所需。”

姜满稳坐蒲团,言辞果断,“正如我也不会问你,是自何时知道我与三殿下的行踪。”

“宋洄,我今日来,只为问当年之事。”

宋洄轻笑一声。

“当年之事,你不是都已同我说过一遍了么?”

他理了理垂落在旁的衣摆,看向窗外,“姜满,那些事已是定局,宋家的事不该与你扯上关系,你参与其中也捞不到半分好处。”

“宋家之事或于我无关,但……”

姜满咬一咬牙,“我父亲的死,我总要查个清楚。”

宋洄猛然抬眼:“你何时……”

他意识到自己说多了话,匆匆止了言语。

姜满心下一沉:“你知道?你知道些什么?宋家含冤?还是我父亲的死别有隐情?”

她接连追问,宋洄却垂了眼,不愿开口。

见他沉默,姜满的嗓音更急切几分:“你既知道,这么多年来为何不找寻证据,不重查当年之事?”

“姜满,你未免说得太过轻巧。”

宋洄冷声一笑,“宋家当年遭人背叛,折损至今唯留我与祖母二人,我还能相信谁?谁还会帮一个没落如此的宋家?”

姜满脱口而出:“元陵,我与兄长都会帮你。”

宋洄面上的笑消散了。

他拎起姜满放在案上的红签纸,叹了一叹:“小满,执着于过去没什么好处,这燕京城中到处都是秘密,你今日要查静法寺,明日便要查皇宫,查姜府……”

“而你多知道一分,便会多踏入危险中一步,就如你今日来找我,其实……也是不值当的。”

姜满看着他。

她说:“不是这样的,宋洄。”

“当年之事或许没有转圜的余地,但如今,我只有多知道一分,才更能看清身旁四伏的危机,才知道我该如何做,才能保护好身边的人。”

宋洄微怔。

他对上那双澄澈的眼,好似又看到许多年前那个,只稍许善意便能骗出她手中所有饴糖的小姑娘。

而他们经年未见,他又一次见她,也又一次骗她。

宋洄默了片刻,轻叹一声。

“我曾见过姑姑的棺椁与牌位,当年她离世不久后,我母亲……长公主将她带到了太康。”

他顿一顿言语,缓缓道,“当年我尚且年幼,亦没有去过筠山,事关姜伯父我所知不多,爱莫能助。”

“但我知道,你若要重查当年事,太康或许是个好去处。”

“至于旁的,你那位未婚夫所知道的,怕是比任何人都要多一些。”

--

洛长安赶到山寺后的禅房时,魏澄已携人围了院落。

“殿下,秦世子来过,为掩人耳目,是沿窗走的。”

见洛长安走来,他迎上前禀报,“按您的意思,我们等他离开后才敢行动,并未打草惊蛇。”

洛长安颔首:“周瓷那边如何?”

魏澄压低声音:“周司使今晨传信,如殿下所料,东阳附近的矿山中,果然有伪装成矿工,经人豢养的私兵。”

洛长安面露了然:“暂且不要动东阳的人,让周瓷遣人多盯着些。”

魏澄应下,却不解:“殿下早已知道徐家镇上的兵器是秦世子命人私造,而今东阳的私兵亦与他脱不开干系,方才他来见红绡娘子岂不正是人赃俱获?”

“殿下为何不命我等直接动手捉人,反倒要兜这样大一个圈子,要见一见红绡娘子?”

“我今日本也不是来捉他的。”

洛长安道,“我与秦让自幼年相识,走到如今虽道不相同,我却并不想与他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