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夫君黑化前(双重生)(57)

作者: 鱼苍苍 阅读记录

秦让思索了一会儿。

“我明白了。”

他了然,又犹犹豫豫地开口,“曲红绡一事……还是多谢你。”

“我也要谢你在秋岁节替我遮掩,引开他派来监视我的那些人。”

长剑归鞘,洛长安转过身,“今日之事多亏姜满几番奔波,顾家小姐从中周旋,你若有心答谢,便谢谢她们罢。”

秦让低低应了一声,撑身站起。

“洛长安。”

他看着洛长安的背影,唤住他,有一瞬欲言又止:“你还是,不打算同姜满说出先太子与姜侯爷的事么?”

洛长安的脊背僵了僵。

他顿了顿脚步,却没有回头也没有应答,一步步走出荒庙。

--

秦让劫狱一案终以秦让负荆请罪,入大牢听候发落告终。

劫狱一事有了下落,曲红绡一案仍不算完,严知州经明正司押送至燕京,入大牢,接受审讯。

秦让认罪的第二日,皇城司在京郊二十里外的溪水畔找到了‘曲红绡’的尸身。

第三日,皇城司捉到疑凶,凭借尸身上的刀痕认定其为杀害曲红绡的凶手。

秦让几经央求得了恩准,见到尸身后泪流不止行迹疯癫,只高喊认罚认杀,此后全凭陛下发落。

秦王听闻此消息后连夜自西川上书请罪,恳请皇上看在秦让年岁尚轻不明事理的份上从轻发落。

皇上应允,思及秦让神思恍惚的情状,只罚了他闭门思过半月,直到半月后的秋狝才能解了禁足。

皇城司几经探查,又三日后回禀,杀害曲红绡的凶手正是长公主于太康豢养的暗卫之一。

自秋岁节起的事端桩桩件件皆指向太康,长公主再难辞其咎,当即书信一封快马呈至御前,道是御下不严,管教不力,已于寄信时日启程赶往燕京,亲自面圣请罪。

--

秦让禁闭的时日里,姜满与顾嘉沅同去世子府探望过一次。

一是因二人在姜府附近撞见了秦让的侍从,侍从哭哭啼啼地说世子自禁闭以来滴米未进,七日之间病倒三次,连连念叨着姜府附近的米糕。

姜府附近哪儿有什么米糕,摆明是秦让有意派侍从来探听曲红绡的状况,姜满一言道穿,随他去了趟世子府。

二是因,曲红绡写了一封信,托周瓷的手送到了姜府。

书信字迹生涩,信中寥寥数语,写的是平安与谢意。

去世子府报过平安,又听闻长公主将前来燕京后,姜满得了几日清闲。

颈上的伤口始终拿药养着,直到拆下细布的那日,她碰了碰颈侧暗红的痕迹,想起洛长安的剑鞘来。

前些时日一直奔波,她心里虽记着要赔他一柄,却始终没能得闲。

她循着记忆绘了张花样,又与青黛一同将花样送去城西的铸剑铺子,订下了剑鞘。

秋狝将近,姜满手上腕上的伤始终不见好,她也不急,只如常日那般早晚换药,换过药后再去喂她的小猫。

是日傍晚,青黛外出采买,她才喂了小猫,侍从入内通报,说是三殿下前来拜访。

有几日未见洛长安,才到前厅,小猫攀着姜满的手臂,支起脑袋止不住直朝外瞧。

姜满戳它的脑袋,索性将整只猫递过去:“瞧瞧,这是成日里看我看得太久,新鲜劲儿也没了,如今见到殿下,不知怎么开心了。”

洛长安捏着小猫的后颈接它到怀里,掂了掂:“它重了不少。”

姜满点头:“能吃能睡。”

洛长安托着小猫,道:“听闻你府上有元陵的青顶茶,我来讨一盏。”

姜满听出他想留一会儿,也没推脱:“殿下消息灵通,请吧。”

话音落,一侍从忽而走来。

“姑娘,有信。”

侍从递交信笺,又添上一句,“是自静法寺来的。”

信封上无名无姓一片空白,姜满拿在手中掂了掂,感到自旁侧而来的灼热视线。

洛长安有一下没一下地抚着小猫,状若无意道:“宋迎溯主动来信给你,不知安的什么心思。”

姜满笑了声,微挑了挑眼尾:“那殿下主动来找我喝茶,又是安的什么心思?”

洛长安望着她:“想见你,便来了。”

理所应当,坦坦荡荡。

姜满躲开他的视线。

她宁愿他不这样坦荡。

近日晚时总喝着茶看书的缘故,茶室没来得及收整,茶案侧还堆叠着书籍和纸张。

前几日绘制花样的纸张散乱在案下,姜满反手用书册盖上去。

洛长安眼明手快,一眼瞥见纸张。

怀中还抱着小猫,他只能伸出一只手来

轻按了下,边问:“你最近在习画?看起来是给什么物件儿画的花样?”

姜满将纸张全收到书卷底下,搪塞他:“闲来无事,随手画画。”

洛长安哪儿会相信,忍了又忍,还是开口:“是什么样的物件?玉石?香囊?你要用来送人?”

姜满瞧他一眼,没吭声也没否认。

洛长安犹豫了下,正打算问下去,外面传来一声唤。

“姑娘。”

青黛的声音自院落里传来,“姑娘,我今日恰巧路过胡老板的铺子,你要拿给三殿下的剑鞘已打好了,前些时日你送去的花样他已铸在了剑鞘上,我顺路带了回来……”

“见,见过三殿下。”

第31章

洛长安没说话,垂着眼,眉眼间流淌出的欢欣却如何也掩不住。

姜满瞥他一眼,也没言语,起身接过装着剑鞘的布包。

屋室静悄悄,小猫‘喵呜’一声跳开,青黛的目光在二人身上转了一圈,也沉默着,缓缓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