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夫君黑化前(双重生)(85)

作者: 鱼苍苍 阅读记录

“可天黑下来,我却在后院遇见你,你利落地踩着石块爬墙翻墙,动作熟练的好似已做过许多次,我又想,皇城里沉沉闷闷的,如果那里也有像你这样有趣的人就好了。”

“你带着我一块儿翻出去,你的手攥过院墙上的藤蔓,掌心染了一片绿,我的衣袖就也染了绿色。你说想到后山去摘花,我随你走着,问你元陵有什么有趣的地方,你说沿着那条山路一直走,我们就能见到元陵最高的山。”

千里云峰,遥山万叠,元陵望山,世间盛景。

姜满攥紧衣襟。

她带他看过的。

她与洛长安第一次见面时,她就曾带他看过的。

山路陡而长,天幕闪烁,他们在漫天的星子下走了很远很远,走到天边一片红蓝交织,天要亮起来,他们停在一座荒庙里歇息。

荒庙,匪寇,大火……细碎的画面交错在脑海中,姜满的呼吸有些乱,胸腔也一起一伏。

他们在荒庙中遇见落脚的匪寇,侥幸逃脱后藏匿在山林,一直到太阳升起来。

匪寇寻不到他们,生怕暴露行迹,干脆在山林里放了一把火。

火浪席卷,滚烫的火焰迎面扑来,一寸凉意按上她的手腕。

“小满。”

洛长安轻轻唤她,抚过她的脉息。

姜满却开口,道:“我记得,在望山,我们……一直跑,一直跑……”

洛长安轻轻“嗯”了一声,下意识摩挲她的手腕:“我们没有地方可以躲,都不知道会去往哪里,只好沿着山崖的峭壁侧向下爬,你拆下发带系在我们两个的手腕上,一条鹅黄色的,绣着蒲公英的发带。”

“火势太大,直到下了一场雨才熄灭,你发起了高烧,身体好烫,可即使这样,你却问我……你有什么愿望吗。”

“在望山许愿会很灵的,许个愿望吧。”

马匹停下,洛长安收了收缰绳。

那次他们在山间躲了许久,第三日的清晨才被家中人找回去,姜满高烧不退,回到姜府后便一直昏迷不醒。

父亲母亲与他一同前去认错,回到寝居后破天荒地罚了他,跪在院子里的时候,洛长安才意识到,姜满的发带还缠在他的手腕上。

后来,行程紧密的缘故,他们只得先离开元陵,途中洛长安也病倒下去,被明正司的人带离了筠山,提早返回了燕京。

可那条发带缠绕在他的手上,被他珍藏在心口,将他的心也缠紧,直至许多年后,直至如今。

十年前的记忆一寸寸拼凑起来,当年筠山一劫后父亲没能回来,绢帕与玉佩,连同所有陈旧的物什与记忆都留了在望山脚下的那座别苑里,此十年之间,再无人踏足。

那才是她与洛长安的第一次见面。

姜满的呼吸平复下来,思及过往,却觉察出些不对。

绢帕,山水……洛长安的母亲和父亲……

她再次想到那日在御书房,洛长安与太后面对皇上时的诡异气氛来,却一时想不通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

落脚的客栈是明正司在太康的地方,晨光熹微,透过窗子投入帘帐,洛长安背着人走进去,小心将人放在床上。

身子倚在床头,姜满伸手,捉住了他没来得及抽走的手腕。

洛长安轻轻拍她的手背:“我去倒热水来。”

姜满借势勾住他的手指。

她攥紧他的手指,微抬了抬眼,仍故作醉酒的模样,含糊着问他:“除了这些,你还有旁的要同我说么?”

洛长安手腕一滞。

他问她:“小满,那你呢?”

“你有什么话想同我说么?”

姜满的指节松了松,滑落下来。

她说:“有。”

一个字吐出来,好轻,砸在洛长安的心头。

他匆匆收回手,几乎想逃。

姜满却慢慢支起身体。

“我曾做过一个好长的梦。”

她牵过他的衣袖,顺着他的手臂抚上去,“我梦到元陵,梦到燕京,梦到你。”

洛长安的心头猛然一跳。

他下意识想要后退一步,衣袖却被她攥紧了。

“为什么。”

姜满的指悬停在他的颊侧,问他,“你联合北地,联合西川,联合我兄长……为什么?”

“洛宁,你想要什么?”

洛长安的身体被她这一句问定在原处。

她在问他,或者说,质问他。

不是那些太过久远的记忆,不是那些顾左右而言他的措辞。

她在问他,问那些真真切切的,终有一日要摊在他们二人之间的过往。

洛长安垂下眼,正望见她落在他眼下的指尖。

“我……”

他顿了顿,说,“我想要那个位置。”

房门叩响了。

周瓷立在门外。

同样立在门外的,还有手捧着两只匣子的魏澄。

周瓷道:“公子,关于别月楼,臣有事回禀。”

姜满合起眼,收回手。

洛长安在她腰下塞了只软垫,转身出去。

跨过门槛,他顺手点了点魏澄手中的匣子:“放下吧。”

魏澄得了命令,将匣子放在临窗的小桌上。

窗外,周瓷递来一封请柬,道:“公子,别月楼中的人已尽数清剿,那人交出了去往青俦山别苑赴宴的帖子,在五日后。”

洛长安接过请柬。

周瓷继续道:“臣审过别月楼中的人,在楼中找到了……一些燕京的东西。”

洛长安道:“别月楼背后的主子是南越的二皇子,几年前南越太子薨逝,那个位置始终空悬着,近来南越有讲和之心,他们攀结长公主,攀结燕京,也是意料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