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棠锦(267)+番外

“是大郎回来了?”

有个大老爷问道。

又有人说道:“应该要回来了,听说乡试在八月份呢。”

“他要参加吗?不是说去国子监读书了?”

秦家沟出了一个举人,又有一个去国子监读书的后生,在这一带可以说是扬名了,连带村子里未婚的儿郎都不愁娶亲,姑娘们也争先有人来提亲。

这两年的时间,秦家沟明显日子好过多了。

有人跟着马车跑。

当中以小孩子居多,当宋锦下马车的时候,正好见到一群孩子围了过来。

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男孩凑了过来。

当中有个机灵地仰起了小脑袋,“你是大嫂吗?我是秦家四郎。”

“我是五郎。”旁边稚气的男孩子声音迫不及待地说道。

生怕宋锦把他漏掉了似的。

宋锦眉眼温柔而笑,“是你们两个呀,都长这么大了。”

七八岁的孩子,很是天真可爱。

尤其是两个一模一样的,养得很是虎头虎脑的,宋锦当即从车厢里取出了一包糖果,一人给抓了一大把到他们的兜里。

其他村子里的小孩,眼里羡慕中又带着渴望。

倒是很有礼物,并没有上前讨要。

宋锦索性将整包糖递给四郎和五郎,让他们分给村子里的小孩。

两个人很是高兴,拍着胸口说保管能完成。

“是大郎媳妇回来了?”

李氏收到消息匆匆往门口出来。

一见到是宋锦,脸上浮出慈和的笑,再往她身后瞧了瞧,“是你一个人回来?祈安没有同你一起回来?”

“相公有事儿,要晚两日。”

宋锦微笑地说道,再向李氏请安问好,“婆婆在家可还安好?”

“好好,都好。快进家里吧,你们的寝室我已经让人打扫干净了。”李氏抓起宋锦的手,扯着她先进屋。

车子里的东西。

由秦七和秦八搬着。

后来黄婆子出来,加入搬礼物当中。

宋锦进去屋子里。

即见到一对三四岁的小孩子,在院子里玩耍,正踢着蹴鞠。

旁边是小玉在护着。

小玉如今身子抽条了,有了个小少女模样儿,一看到宋锦回来,惊喜道:“东家,您终于回来了?”

“啊?”

龙凤胎听到声音。

齐齐停下来看向门口。

他们早就忘记了娘亲长什么样子,却经常可以从祖母和小玉姐姐的嘴里,听到关于宋锦的事情,突然知道娘亲回来。

两个孩子睁着大眼看着宋锦。

宋锦胸口微微酸涩,“虎子,妞妞,娘亲回来了。”

“哇,哇……”

突然,妞妞哇的一声哭了。

接着是小虎子如炮弹似的冲到宋锦跟前,一把抱住了她的腿,跟着也是泪眼汪汪,扁着小嘴没哭出声,眼泪也在掉。

宋锦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

很是难受,不由一把抱起了虎子,再走向小闺女。

孩子见到她突然哭了,是宋锦没有料到的,她以为他们会暂时不认识她,等相处几天就会好了,反倒是没有想到见面会是这般。

李氏跟进来见状,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这孩子天生就会想念娘亲。”黄婆子搬着东西进来,见到这个情况就说了一句。

李氏很是赞同,“确是如此。”

两年没见了。

人都不一定认着。

可听到娘亲回来,还是会哭会亲近。

第226章 孝顺的大郎媳妇

回到家里之后。

宋锦一直陪着孩子腻歪。

孩子从最初的生疏到粘人,还不甚清楚的说着童言童语,宋锦都很耐心地跟着,心软得一塌糊涂。

小玉也在一旁。

十岁出头的小姑娘,看起来很是可靠,把两个小娃儿看顾得很妥帖。

李氏在一旁看着,见宋锦用过膳食,也没有要挪动的意思,便开口道:“你不去老宅看一看长辈?”

宋锦抬眸问:“是有人生病了?”

那眼神就像是在问,是真病还是假病。

李氏很轻易就读懂了,嘴角翘起道:“这次还真不是作妖,是我那婆婆生病了,且病得不轻,光是看病吃药就用了大把银子。”

看出宋锦感兴趣,李氏又继续说道:

“这病不落到自己身上就不知道痛,好比有一些人,别人生病了,她让人熬一熬就过了,连几文钱都不舍得拿出来买药,当她自己生病了,大夫说不治就会死,银子立马就有了。”

宋锦问:“花了很多?”

“不老少了,去药铺拿一次药要八两。这段时间,你公爹存的那些私房都搭进去了,兜里比脸还干净。”

李氏倒不是心疼那些银子。

而是恶心老刘氏这个人。

恶心了大半辈子,又只能是这样过着。

“对了,你从谁那里听到老宅有人病了的?”李氏可是看着宋锦回来,并没有问过谁。

宋锦只能把自己先回去宏村的事情说了说,“我听邻居说老家来信,说有老人生病,大家都回去了,本以为有人又要闹幺蛾子,没想到是真的。”

“可不?”

李氏笑道,“刚听到的时候,我也这么想着。那信是先提婆婆生病,再提到中元节要来了,说老人想家里热闹热闹,让三兄弟回老家过节。”

说完这些话的时候,李氏的眼神有异。

很显然这其中又有事情。

宋锦面带认真地听着,“那边还有事儿?”

“有呢,是小叔子从京师回来,也要参加这次的科考,路费啥的让咱们三房人都凑点儿。”

李氏提起这个就是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