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盛意,山水总相逢(17)+番外
“当然,”曲柔朝他狡黠地眨了下眼,“我给你走后门。”
他听了,放松一笑:“行,那我就沾沾曲律师的光。”
“那你挑一个你喜欢的样式吧。”说着,曲柔递给他一幅画册。
陈岩庭垂眸,目光一个个看过去,鸡缸杯、斗笠杯、折腰杯......
他看了一圈,最终,将手指定在圆融杯上,说:“就这个吧。”
圆融杯杯口大,杯身圆润,单看形状有一种憨态的可爱。
但经过高温烧制和精心上釉,依然能通透如美玉。
至于陈岩庭选择这个杯型的原因,纯粹是因为这个看起来没有别的那么复杂。
到底是艺术相通,哪怕是第一次尝试,但不管是泥塑还是拉胚,陈岩庭都能一下上手,最终的半成品,完成度极高。
看他快要做好,小园新泡了一盏茶,邀请他去窗边落座,然后,拿过他的作品去晾晒。
陈岩庭茶至半盏的时候,小园走到茶桌边,递给他一支笔和一张纸:“你好,这是我们给客人准备的记录贴,等烧制完成过来取的时候,我们会根据你写的内容,送一个礼物。”
陈岩庭看着面前空白的纸页,一时不知该如何落笔,便问:“我能考虑一下再写吗?”
小园:“当然,不着急。”说完,便先行离开,去了门口迎人。
刚在门外站定,就看到曲柔接到她老板回来了。
青木的老板叫张且微。
名字来源于一个成语,具体而微。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化学博士,毕业后却另辟蹊径,开了个陶瓷工作室,每天活得乐乐呵呵,人生就一个行事准则:老娘乐意。
至于其他的,通通滚一边去。
毕业那年,张且微有个男朋友。不过,在得知她放弃了国外博士后的工作机会,放弃了留校任教的名额,也拒绝了研究所的offer,打算开一个陶瓷工作室之后,他便觉得她这想法格外不靠谱,不为他们的未来考虑,甚至说她自私,浪费国家的教育资源。
张且微听了不气也不恼,而是目光平静地看着他,来了句:“你哪位?”
“我是你男朋友!”
“现在是前男友了。”
就这样,两人分手了。
后来,她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她前男友回来求复合,但张且微这人,打死都不会吃回头草。
两个人走进青木的时候,张且微已经和曲柔亲昵完毕,直入主题地说起了正事来:“我跟你说啊,我这次可不能白帮你,正好我明年杭州的新店就要开业了,你帮我起个名字呗,一听就则有文化那种!不过因为是青木的分店,所以限定两个字啊,要不太冗长了。”
曲柔听了,觉得自己揽不起这个活,无奈地耸耸肩,婉拒道:“我又不是学文学的,你找我可是找错人了。”
“你就别谦虚了,明明读了那么多书。”
“你可拉倒吧,我读书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根本不走心。”
“我不管,你今天不给我起一个好名字不准走。”
曲柔听到,轻轻笑了一下:“诶,你知道我听到这句话什么感受吗?”
“嗯?”
“真希望我能说不走就不走,真想在你这儿待到地老天荒,可惜啊——”
可惜,打工人太多身不由己。
“行啊曲柔,”张且微才不会放过她,“铁了心见死不救是吧?”
“得得得,”曲柔终究还是妥协,“来吧,陪你聊聊,找找灵感,对了,你刚说要什么风格来着?”
张且微:“一听就贼有文化那种。”
曲柔听了头一歪,用行动表示了对她这个要求的无奈。
“你觉得文化是什么?”曲柔顺势问道。
张且微觉得她这个提问莫名其妙:“文化就是文化呗,还能是什么。”
“这样吧,我换个方式问你,你觉得文化是什么词性?”
“什么词性?”张且微真是服了“文化人”一个个的问题,大致想了下,不走心地答,“名词呗,或者,形容词?”
“其实,你可以试着,把文化看成动词。”
“动词?”
“嗯,文化文化,以文来化。”曲柔一边和她往里走,一边慢条斯理地说着,“Culture的本意就是耕耘和栽培。”
“所以,起名之前,你得先问问自己,你想要传达的‘文’是什么。”
听到这儿,张且微忽然顿住了脚步,思索片刻,道出一句:“应该是一种宁静的希望吧。”
曲柔听了,会心点头:“对了,你刚说杭州的店什么时候开业?”
张且微:“来年春天。”
话音刚落,一阵手机铃声正好响起。
曲柔看着来电显示,情急之下道出一句:“要不就叫春堤?来年花开,西湖畔,苏堤春醒。”
说完,一边往角落走一边撂下一句:“不过我也就是随口一说,你先想着,我去接个电话,领导打的。”
曲柔走后,张且微站在原地,在心底咂摸了下这个名字。
春堤。
春字,寓意宁静希望。
堤字,契合西湖意境。
尤其是两个词组合在一起:【青木·春堤】
啧啧。
张且微越看越觉得是那个味儿。
于是,等曲柔接完电话回来,她激动地直接扑了上去:“柔柔女神,我爱死你了,你都不知道这名字我想了一整个秋天都没想到一个满意的,还好你来了,爱你,么么么么!”
“去去去去去,”曲柔有些“嫌弃”地推开她,“我钢铁直女。”
“行,钢铁直女,我就看你啥时候能带个对象来给我看看。”说完,张且微手搭在她肩上不让她走,目光指着窗边那个气宇不凡的男人,低声跟她耳语,“我看那位就挺不错,这是有情况了吧曲大律师,把我这儿当约会胜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