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生平二三事(117)

作者: 步云时 阅读记录

“其实也可以找个做摆设的,但那意味着诸多变数。”

长宁笑得云淡风轻,“的确如你所言。生于皇室的人,享受的天家富贵,迟早要有所偿还。我已很是幸运,父皇宠爱,兄长不忌惮,不然也做不成这种荒唐事。”

她对顾月霖端杯,目光玩味,“一番话牵扯到诸多人情世故、尔虞我诈,并非你这年岁该看透。”

“误打误撞,蒙对了而已。”顾月霖四两拨千斤,与她碰杯饮酒。

棋局上,黑子白子纠缠厮杀得难分难解。或许要缠斗许久,或许下一刻便分出胜负。

长宁明显喜闻乐见,双眸如明珠般璀璨,棋子落下,等待期间,主动提及程放:“他活着,但很不如意。也许,他是这世间对身不由己体会最深的人。当然,我也不认为他是好人。”

“听起来,殿下对他的情形知之甚详。”

“不错。”

顾月霖等了片刻,见没有下文,和声道:“程放欠一些人一个交待,日后我少不得落力查找他的下落,但愿不会扰了殿下的清净。”

“你只管做你该做的事。”长宁道,“令他身不由己心也不由己的人,就在京城。你若信我,不需在别处空耗人力。”

“我相信。”

“其实到了我这里,已是你查证的一个重要关口,我本该实言相告。只是,每个人都会欠债,我亦如此。欠的人情偿还了,我才好对你开诚布公。但愿那一日能早些来临,更愿你在那日之前便已查清一切。”

“早已不虚此行。”顾月霖低眉敛目,手中黑子沉稳落下,“只是,凡事古难全,遗憾不可避免。”

长宁看着棋局,片刻后逸出轻快的笑声,“也不知是死局还是残局,不妨留给我慢慢思量。”

“叨扰已久,晚辈告辞。”

“我送送你。”

长宁送他到浮桥上,停下脚步,语气柔和,“你生母,是我见过的最美好的女子。今日见到你,是我近年来最欢喜之事。”

顾月霖深施一礼,“多谢殿下。”

少年颀长挺拔的身形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视野。长宁抬头望一望星河,转身回到棋局前。

矮几上多了一块令牌,是她昨日赠予顾月霖的。

“这小子,手法神出鬼没的。”长宁轻笑着叹息。

先前有些话她本不该说,但她一点儿也不后悔。

见到这孩子真好,他的样貌,勾起她在外游历的回忆。那时的自己还年轻,心亦是。

哪像如今,入睡前有时会希望再也不要醒来。

经历的是非太多,累了。

看到的残酷太多,厌了。

-

李进之、君若相对坐在炕桌前,对着长宁的生平记录观摩。是命手下搜罗到的。

“原本只是随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没出仨月就独当一面,任前锋,当时的主帅是蒋昭。长宁是蒋昭在军中带出来的徒弟。”李进之轻拍桌面,“这就妥了,不用担心事有万一,蒋老爷子绝对教不出滥杀无辜之人。”

月霖独自前去长公主府,他们心里不踏实。

“是呢。”君若亦生出感慨,“昔年首辅权倾天下时,该有多少精彩的人与事?不能看到,也不能听到多少,实在是生平憾事。”

因为皇帝对蒋昭那份微妙的情绪,不论什么人提起蒋昭,都是言辞空泛,点到为止。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当真惊才绝艳。”李进之满脸钦佩,转而岔开话题,“你还没跟我细说,曹禄那条腿是怎么折的。”

君若心绪平静下来,乐得跟他念叨自己昨日干的好事。

李进之笑微微地听着,手也不闲着,一颗一颗捏开小核桃,剔出果肉,放到小碟子里,再送到君若手边。

很多时候,君大小姐是不知娇气为何物的人,她越是如此,三个哥哥越是打心底宠着,早做惯了这种事。

只有下厨替不了也陪不了她,根本没长那根筋,难得起了现学现卖的兴致,却没人允许他们进厨房:君若拒绝任何人给她添乱,蒋氏和赵妈妈不肯教,刘槐坚决反对他们在自己的地盘儿瞎折腾。

君若一面吃核桃,一面说经过:“……曹禄那条腿,我不准手下给他接骨,害了我那么多次,够便宜他了。至于我娘,写了一份口供,一份自请下堂的文书。有这些凭据,她就不敢再惹我,而且,我还能用来要挟我爹答应自立门户的事儿。媳妇儿想杀人,谁敢说不是受他唆使?我已送出加急信件,让他赶快来京城。”

李进之一乐,“真想好了?”

“你和月霖哥哥怎么都这样问?”

“不想你后悔。”

“不这样才会后悔很多年。”君若道,“寻常做爹的,有谁受得了女儿被那么祸害?他是没做什么,但最大的错正是什么都不做。”

“我是想,满打满算哥儿四个,三个迟早自立门户的,倒霉孩子是不是忒多了些?”

“这种律例下的世道,倒霉孩子不计其数,只是绝大多数从众,没胆子与谁抗衡罢了。尤其约束女子的三从四德、女戒、女训,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李进之哈哈地笑,“说的对。要我妹妹从这个从那个,怎么不说谁从她?”

“可不就是。”君若歪一歪头,笑得现出小白牙。

-

午时初刻,顾月霖回到竹园。进城一趟就不能白去,要办的事情不少,这还是抓紧赶回来的。

走近书房院时,见到随风坐在石阶上瞧着他。

虽说它面无表情,顾月霖仍是心头一暖。每次他出门回来,随风都会这样迎他。

上一篇: 所有人都在劝我离婚 下一篇: 装聋作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