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生平二三事(156)

作者: 步云时 阅读记录

长宁也笑,落座后,看着顾月霖的目光很是温暖,“若没有你,也没有何大夫那般精湛的医术。比起往年受尽磨折,今年我已算得身安体泰,寻根究底,终归要跟你道一声谢。你知道,人打心底活腻了,跟受尽病痛折磨活腻了是两码事,我自己分得清,却怕别人误会。”

顾月霖略一思忖,欠身道:“晚辈隐约明白。有些病痛令人身不由己,担心迟早会有丧失尊严的一日。要不何大夫怎么总说,身疾要随缘,心病在当世却真无药可医,全在于个人。”

长宁颔首,目露欣赏,转而看向君若,“瞧瞧你这哥哥,哪儿像是刚十七岁的?你瞧着他就不瘆得慌?”

顾月霖汗颜。

君若不自主地嘴角一牵,“习惯了就好啦,晚辈的胆子比不得殿下,但也过得去。”

长宁忍俊不禁,“这倒是实在话。”

对弈第一局,长宁选了君若,“你那性子,下棋必然也没个章法,好的时候兴许比月霖还叫人头疼,胡来的时候定要让对手恨不得打你一顿。今儿好歹别糊弄我。”

“您风范、威名摆着呢,晚辈怎么敢敷衍?”君若笑着坐到棋桌前。

顾月霖观棋,给两女子适时地斟酒。

他和洛儿其实很需要这样的机会,提出心中所愿,看长宁是否愿意出面,不过是时间早晚、提出的人是谁的区分而已。

就算没有长宁主动提及会面,他们也会寻由头前来。

兹事体大,在明年北直隶农户播种之前务必做成,长宁不成,那就立马换人。

没等顾月霖提及,长宁倒是趁着等待的时间先一步道:“你们都不是好相与的性子,我不是耳濡目染,便是已有领教。换在寻常年月,未必应我的邀请,毕竟有无数个理由可以拿来搪塞。可你们很爽快地来了,那么,最不济也是与我互惠互利,说吧,只要是我能应的,都不会有二话。”

顾月霖略一思忖,单刀直入:“若是事情牵扯到蒋昭,殿下是否也是这态度?”

第92章 “听来是不是连死的心都有了?”

“只要是对的事,不拘与谁相关。”长宁道,“关乎蒋昭的事,我有些兴致,说来听听。”

“关乎天灾。”顾月霖道,“去年与晚辈相关的不少人,不敢说全部安稳无虞,却都防患未然,损失较之常人要少许多。这些,皆因蒋昭留下的警示而起。”

长宁慢慢地喝着酒,敛目思忖片刻,“说起来,皇上也觉出了一些蹊跷,揪着沈侯、魏阁老询问,他们只说是偶然听闻蒋昭留下了预言,从而选择信其有。这上下,我倒是能想通不少事了。”

顾月霖便说了竹园是蒋昭所建以及手札之事,“听到端王辞世的消息,我便再不敢有丝毫疑心。但如今,心里也在犯嘀咕,因为蒋昭断言梁王今年八月十九病故,可到如今,并未成真。”

事实上,他和君若、李进之、沈星予一致地猜想是,看过蒋昭留下的那些医书的医者对症下药,延长了梁王的寿命,都没当回事。

长宁却是微微变色,继而轻咳一声,替谁不自在似的,“那件事已成真。只是,当时正值秋闱,梁王世子携子嗣离京,巡视别的省份乡试情形,皇上又对清河郡主曾经做过的孽很是光火。

“梁王弥留之际,世子夫人亲自禀明皇上,皇上唤我一道去看了看。梁王心心念念的还是清河郡主,求皇上为他的女儿主持公道,严惩元凶。

“皇上没理会,转头吩咐世子夫人,梁王死活他不管,发丧出殡却要延后一两个月,省得世子父子该记上一笔的功劳被梁王搅和没了。

“世子夫人素来办事得力,消息自是一丝不漏。到这上下,我估摸着皇上早已忘了这码事。”

顾月霖和君若释然而笑,“原来如此。”

“有了这档子事儿,我更确信你所言非虚。蒋昭那个人,是挺邪门儿的。”长宁目露感怀,言语却不流露,“需要我做什么,直言便是。”

“想求殿下事先提醒皇上:明年端午当日起,北直隶天降大雨,要遇涝灾。京城在河北境内,务农之人相对来讲很少,是否有灾情要两说,但不论如何,势必受影响。”

“的确是。”长宁面色沉凝,“你希望我怎么做?”

“做到提醒皇上,有所准备即可。毕竟,预言之事若没发生,确然是百姓之福,却会引得龙颜大怒。”

长宁凝神思忖片刻,“沈侯去年如何做的,我心里有数,照猫画虎如何?”

“多谢殿下。”

“为何一事烦二主?”

顾月霖道:“沈侯若一再建功,会引得朝臣忌惮,弊大于利。”

这是萧允观望至今的客观看法,不认为沈氏一族会支持沈瓒再次出头,沈瓒就算心怀百姓安危,也要绕个大圈子行事。

毕竟,去年的功劳,沈瓒以沈星予的差事婉拒皇帝加官进爵的封赏,武官完全理解。到来年再表现卓著的话,五军都督府、禁军中官职高于沈瓒的人,都要担心自己挪动位置。沈家嫡系只有父子二人,实在人单势孤。

长宁一听便会意,笑道:“无妨,我试探一下魏运桥的态度,他大抵愿意在暗中相助。”顿了顿,玩味地看顾月霖一眼,说出他的打算,“我若能力不济,便将他推到明面上。”

顾月霖道:“殿下言重了,请魏阁老是舍近求远,毕竟皇上看重您是多年以来的事。”

“真是会说话。”长宁笑着和他碰了碰杯,一饮而尽,“事情不难办,只管放心。等到你觉着可以知无不言了,再对我说出全部。”

上一篇: 所有人都在劝我离婚 下一篇: 装聋作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