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生平二三事(173)
这倒是顾月霖没想到的,随后快慰一笑,揉了揉自己的脸,“这样也好,省得士林猜忌皇上以貌取人。毕竟,皇帝先把我长得过得去的话扔出去了,是该圆场。”
萧允大笑。
畅谈畅饮之后,萧允和顾月霖道别,“明儿我就回书院了,留在京城这么久,是你师父的意思。从雪灾书信送到你师父手里那一刻起,他便笃定,你是人中龙凤。是以,他要我不近不远地瞧着你,日后,也能成为教诲学子的前例。”
顾月霖心下暖暖的,取出一封厚实的信件,“劳您带给恩师。没您与恩师及至义桐,没有今日的顾月霖。”
萧允丝毫感伤也无,快慰地拍一拍顾月霖的肩,飒然而去。
随后的日子,顾月霖本想清净度过,却不想,主动上门提亲的人接踵而至。
为着魏家父女对魏琳伊的恩情,蒋氏不能出面应承外客——魏阁老当初治下不严,温氏事发后至今,弹劾首辅的折子没断过,那么她要做的,便是不在人前露面,省得变相提醒言官旧事重提大做文章。这是她一早就展望到的。
顾月霖可以出面应承,却没那份儿闲心。有与人打太极的时间,他情愿沉下心来琢磨生父陆续送来的官员底细。
于是,应承人的差事便落到了君若头上。
她该爽利时爽利,该磨叽的时候就陪人磨叽,最终答复只一个:我哥哥在御前说了,先立业在成家,皇帝亦认可,而眼下并非我哥哥认为已立业的时候,所以,您等他心思有改时再来吧。
好些人碰了硬或软的钉子,对于末了的结论,皆是气得不轻:你哥哥要是到三十岁才觉得已立业又该怎么办?难不成那些小姑娘要等他到那年月?
这种人大多数是私下里抱怨一番也便罢了,少数却想着,关乎裙带关系的事,尤其是皇帝明里暗里认可的奇才的裙带关系,务必攀上,正路走不通,那就剑走偏锋。
第101章 “魏二小姐长大了,懂事了。”
蒋氏最近的心情极好。
一来是她已得知涝灾的事,先前十分担心,亲自见了见杨五,要他务必听顾月霖的,种些能在端午之前收获的蔬菜。
杨五满口应下,完全奉命行事。
随着长宁长公主带着工部官员、何大夫离京,皇帝的旨意也到了京城及北直隶各处,百姓改种瓜果蔬菜,朝廷减免赋税之余,另给了优渥的条件,也就欣然从命。
比之前次灾情,这次准备的时间足够宽泛,伤亡损失定能降到最低。
另外一件喜事,是魏琳伊有信和礼物送来。
东西是先到竹园又转到居士巷的。
魏琳伊在信中说,小时候经常与姐姐琢磨制香露,为此遍寻相关书籍,还数度前去请教一位深谙此道的道人。到了广东之后,反复斟酌了一段时间,决定自己带着仆妇种花、调制香露,做好的香露拿去铺子里寄卖,竟也颇受欢迎。
如此一来,庄子上的管事大力支持,专门拨出了十亩田种植鲜花,还从速告知魏阁老、魏琳琅。
魏阁老给了魏琳伊两千两,要她别干寄卖那等掉价的事儿了,自己租个铺子。魏琳琅也给了妹妹两千两,说一千两是月霖给的,另外一千两是她的一点心意。
魏琳伊便和管事一起商量着租了个铺面,去年半年下来,扣除各项费用,共赚了八百多两,庄子上的收成也有六百两左右。这还只是刚开始,往后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光顾的客人越来越多,情形只有更好。
因此,魏琳伊写信告诉父亲和姐姐,不用再定期给她银钱了,她可以养活自己,并且会尽快还清他们和顾月霖出的本钱。
魏阁老笑着斥小女儿一句不懂事,说那是给你的零花钱,还什么还。
魏琳琅则说,未出阁的女孩子便始终是小孩子,家里理应照顾好你的衣食起居。银钱不需还,既然会过日子了,就要学会精打细算,尤其要学会攒体己银子。
——这些事,魏琳伊在信中娓娓道来,随后又说起顾月霖连中三元的大喜事,她很为生身母亲和他高兴,思量再三,选了套文房四宝作为贺礼,只望顾月霖不计前嫌,能够笑纳。
蒋氏又哭又笑了大半晌,转过天来,把信件和礼物拿给顾月霖。
顾月霖看完信,唇角逸出欣悦的笑容,“魏二小姐长大了,懂事了。”
“是呢。”蒋氏道,“这礼物——”
“一番好意,我怎么能不收。”顾月霖笑道,“您回信时帮我带句话,让琳伊照顾好自己,需要什么书籍、哪些香露的配方只管说,我能帮着踅摸。”
蒋氏连声说好。
顾月霖问她:“您想不想过去看看?”
“今年可不成,你刚进官场,这边又要闹灾,我怎么能跑出去躲清静。”蒋氏态度坚决,又拍拍他的肩,“等我觉着可以过去了,会与你说的。”
“那成。”顾月霖道,“您跟管事商量着,替我给琳伊送份回礼。再有,您估摸着她能用到的衣料首饰土特产什么的,也多送些过去。”
蒋氏感动得险些落泪。
顾月霖真的打心底高兴。耳闻目睹的迷途知返的事,他都会为之欣喜,从而真正释怀。
自此,蒋氏和魏琳伊曾有的隔阂消散一空,开始往来通信。
外面,有心人想摸清楚顾月霖的人际关系、常光顾之处,没多久就失望地发现,他根本不喜四处走动,偶尔会在居士巷散步,还是为了身边那极漂亮的雪獒。
再者,对门就是李进之,家里还有个女魔头君若,不论怎么想,用歪的邪的促成结亲都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