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生平二三事(176)

作者: 步云时 阅读记录

顾月霖笑得现出雪白的牙齿,“您睿智,我还真得这么干,不然没底。”

朱醒哈哈一乐,起身拍拍他的肩,端着茶盏,踩着四方步转身,“我到尹大学士那边等信儿去,你忙。”

顾月霖心想,说老人家倔的都是什么人?这不是慈爱得不得了么?他笑着铺开宣纸,落笔给长宁回信,说完正事,又提出一个请求:若可以,请长公主向翰林院借调我到北直隶,略尽绵薄之力。

-

皇后晕厥过去之后,皇帝命宫人将她送回后宫,请太医诊治。

太医施针,皇后便醒过来。

等在一旁的刘洪询问太医几句,确定她并无大碍,便正色请她接旨,高声宣读废后诏书。

皇后不肯接旨,瘫坐地上嚎啕大哭。

刘洪叹一口气,甩手离去。

皇帝至今共三位皇后,第一位是太后外戚押着皇帝大婚的女子,封疆大吏的掌上明珠,自恃其父兄战功赫赫,动不动要皇帝给予封赏,不能如愿,就与皇帝如寻常夫妻一般吵架怄气。

皇帝忍了三二年,将元皇后人心不足的母族灭了,遣她余生在国寺修行。

与第二位皇后大婚之前,皇帝与太后的母子关系便已十分恶劣,那女子门第寻常,早年守寡。

听起来,这一位该是最有可能不成体统的,但事实正相反,人家反倒是真正的聪慧流转,又明白事理,可惜子嗣运不旺,共育有两个女儿,小女儿还是早早夭折,生产时又难产,心伤病痛相加,红颜早逝。

至于这第三位皇后,完全是因着生下皇长子,资历又够久,再加上太后留有册封她为中宫的遗诏,才得以上位。

皇帝跟自己的母亲置气多年,总不能在人走后还不留情面,便照办了,但也是从那之后,再也懒得踏入后宫。

这位皇后恰如皇帝所说的那样,转着圈儿地给内外命妇添堵,人家不爱听什么她偏要说什么,单说沈夫人,就被皇后气得跑去皇帝那里告过好几次状。

寻常想来,这也不算什么,最不济就是满朝文武和家眷都知道,当今皇后是个糊涂到家的,但也没干政的本事,当摆设就算了。

偏偏她自己作死,这次要给公主和新科状元牵线搭桥。

什么事情落到皇室,都不能只看事情的表象,而此事往深处想,就是这皇后真的什么都不懂,白在宫里过了这么多年。最起码,她连枕边人的爱才惜才之心都参不透。

皇帝怎么会不把皇后视为自己身上的污点?怎么会不干脆利落地抖落掉?

再说了,皇后什么时候做月老不成,怎么偏就选了这个时机?长公主正在外马不停蹄呕心沥血地忙碌,皇帝有多欣慰骄傲,就有多心疼,现在皇后来给他添堵,他能忍才是大白日见了鬼。

至于安阳公主,回到自己的宫室,皇帝赏的三百两银子不接,皇帝的旨意也不接,就不言不语神色麻木地杵在窗前,浑似老僧入定。

李福陪着刘洪过去看了看,并不当回事,小声道:“到了这份儿上,也只有装傻充愣给自己台阶下了。先前太瞧得起自个儿了,觉*着皇上怎么也会让她嫁给如意郎君,结果皇上不惯这毛病,只好出这种蠢招赖在宫里。”

刘洪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看破不说破,总也记不住。”

第103章 长公主借调人手

身为安阳公主的生母,贤妃真是恨死了皇后,闻讯后,一面吩咐心腹给娘家报信,一面赶到御书房求见。

皇帝召见,贤妃进殿后,先行请罪:“安阳起了不该有的心思,臣妾前几日便已知情,再三劝说,怎奈她不听。也不知买通了何人,凭臣妾如何到各处递话,她也总能出宫去胡闹。

“今日午后,原本臣妾要将安阳禁足,正说着,皇后娘娘过去了,出面讲情,臣妾不敢违拗,只好眼瞧着皇后娘娘带安阳离开。

“至于她们前来皇上面前说些有的没的,臣妾真的没料到。千错万错,都是臣妾的错,请皇上降罪。”

贤妃的母族是清流世家。皇帝就算不相信她,也相信她背后的家族,因而只是道:“既然无辜,便无罪。”

“臣妾还有个不情之请,”贤妃狠一狠心肠,恳求道,“皇上能不能网开一面,发落安阳到护国寺落发修行?若将她逐出皇室,臣妾娘家也绝不敢相助分毫,她又不是明白事理的做派,闹出笑话来,折损的仍是皇家体面。这说到底,虽然逐出去了,也终究是在皇室长大,外面的人不会忘记。”

皇帝沉吟道:“道理是没错,可这是她自己选的路。”

贤妃将态度放得更谦卑也更柔和,“在方外之地,不也不在皇室?”

“……容朕想想。”

皇帝生平最厌憎的事情,便是有人为了姻缘之事胁迫他,而他的女儿,竟然想用与生俱来的身份强人所难,实在是让他膈应到了骨子里。

关键惦记别人也还有情可原,偏生惦记上了顾月霖,除了见色起意,枉顾皇室与顾月霖的得失,还能证明什么?

随后,贤妃年迈的双亲、兄嫂赶到宫里;贤妃在后宫人缘不错,有头有脸的嫔妃也联袂过来求情。

皇帝拿了一阵架子,便勉为其难地给了众人情面,改命即刻送安阳到护国寺带发修行。

他没说期限,为的是以观后效。

安阳公主离宫前,要当面谢恩。

皇帝没见。

至于废后之事,皇帝压根儿不允许任何人有二话。翌日,命废皇后迁居西山一所行宫居住,后宫诸事,着位分最高的三位嫔妃合力打理。

上一篇: 所有人都在劝我离婚 下一篇: 装聋作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