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生平二三事(196)
二人说笑一阵,李福回宫复命。
蒋氏还是接旨领赏时恍然的状态。
一品诰命夫人的荣耀,是月霖给她挣来的。他说过入仕后给她尊荣,真做到了。
“婶婶,”李进之走到她身边,扶着她到室内,“您有个好儿子。”
“是呢,再没比他更好的孩子了。”蒋氏落下泪来,“上次团聚,已经是去年的事,那时他就瘦了很多,气色不大好……在外总是谁都照顾,独独忘了他自己。”
“这次回来就不会轻易离京了,日子也省心了,您别担心。”
“嗯。”蒋氏拭了拭泪,笑着起身,“我换身衣服,继续给你做饭,月霖不知何时到家,我也给他备下些可口的。”
“成,晚间我还是睡月霖那边,陪您一起等着。”执掌着锦衣卫,李进之的消息最是灵通,算着月霖一定能赶在城门落锁前回来,但没必要说,万一临时遇到什么事儿呢。
事实正如李进之料想的那样,暮光四合时分,顾月霖与数名随从策马进城。
先回居士巷还是什刹海,顾月霖根本不需犹豫。如无意外,第一时间要见的自然是养母,女子毕竟更脆弱,父亲对他的指望是平平安安,从来不在乎何时团聚。
回到家中,蒋氏匆匆迎到外院,遥遥望见月霖之时,便已泪眼朦胧。
那身形高大颀长、眉眼锐利的年轻人,是她的月霖。他何止已然长大,早已有了权臣慑人的气势,更有着可以庇护亲友的能力与担当。
顾月霖微笑着,大步流星赶到养母面前,撩袍跪倒,“孩儿远游太久,委实不孝。”
“快起来。”蒋氏连忙扶他起身,抬头瞧着他清瘦的面容,“气色倒还好,怎么又瘦了?你就不能学学你那傻儿子?”
难得养母说句不着调的话,顾月霖朗声笑着,携了她手臂,“娘,我饿了。”
“正要摆饭呢,备了你喜欢的几道菜,还有饺子和面,想吃什么?按理说是出门饺子回家面,但你又不讲究那些……”蒋氏絮絮叨叨起来。
顾月霖心里暖意融融。这几年,每次远行回来相见,养母便显得苍老些许,活活担心他担心得生了些白发,他是做不到年少时对她的掏心掏肺了,但也无法冷心冷情,一直很牵挂她。
李进之脚步匆匆地走来,见面先捶了月霖一拳,“小子,总算回来了!”
顾月霖拍他肩头一下,笑容璀璨,“快帮我宽慰娘几句。怎么回事?从不是絮叨的做派,今儿却像是备了一车数落我的话。”
蒋氏嗔他一眼,“混小子,等我年岁再大些,只能更絮叨,你就等着听我每日念经吧。”
顾月霖和李进之齐齐笑起来。
洗漱之后,顾月霖坐到桌前,大快朵颐。为了早些回来,一路真是风餐露宿,上次吃像样的饭菜是几天前,他已不记得。
饭桌上有热腾腾的小巧的荠菜牛肉馅儿饺子,顾月霖连吃了二三十个。
“慢点儿,你慢点儿,瞧这德行,近来到底有没有吃过饭哪?”蒋氏继续碎碎念,边念边给他盛了一碗鱼汤,“先喝汤再用饭的规矩都忘了,并不是要你讲规矩,这样对胃好。”
“知道。”顾月霖对她一笑,“这不是一年多没吃到您做的饭菜了么?早就馋够呛了。”
“往后每日都给你做。听话,快喝些汤。”
“好。”
李进之在一旁瞧着,笑意柔软。这样的情形就算是自己毕生再不可得,也愿意时时看到。心里舒坦。
用过饭,叙谈一阵,蒋氏催促月霖和进之:“快去程先生那边请安,随风也想月霖。瞧见你我就踏实了,往后多的是说话的时间。”
顾月霖也不矫情,“成。我们的程先生也不是让谁省心的主儿,是得赶早过去瞧瞧。”
蒋氏笑着送他们出门,“快去吧,我赶着给你准备明日的早膳,不需要多久,忙完就睡了,你天亮时回来就成。”
“嗯,您早点儿歇息。”
半个时辰后,顾月霖见到了程放、随风,还有宝贝妹妹和长公主。长公主这个来找酒喝的,喝出了兴致,一直和君若盘桓在此。
最先知晓顾月霖回来的,自然是随风。那样的耳力、感知,对于人来说是无法解释的。
和之前每次一样,小家伙和顾月霖起腻许久才肯放他一马,颠儿颠儿地陪着他去见别人。
顾月霖的发现是:傻儿子的确是又胖了些,不过还成,没到胖得懒得动弹的地步,跑起来仍旧一阵风似的,迅捷得很。
几人相见,一番契阔之后,长宁起身,唤上李进之、君若,“你们陪我逛逛这宅子的花园,找个地儿下棋。”她是夜猫子,所以,要她早早回府邸休息,是不能够的,但也体恤父子两个。
李进之和君若自是没有不应的。
只剩下两人,程放瞧着月霖,笑容舒缓。他们相见并非难事,只要他乐意,就能舒舒服服地坐着马车赶到儿子身边,这种事他也的确没少做。上次见面,距今不过月余。
“蒋夫人撵你过来的?”程放问。
“嗯。用饭时也不给酒喝,我可不就得趁机过来。”顾月霖熟门熟路地翻出美酒银杯。
程放一乐,“我记得哪个混帐说过戒酒来着。”
顾月霖也笑,“混帐说的话也能信?”
程放笑意更浓,“横竖不是心里没数的,今儿纵着你一回。”
父子二人对饮倾谈到夜半,顾月霖沐浴,洗去一路风尘,歇在父亲寝室的外间,天明时回到居士巷,用过早膳,进宫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