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107)+番外
“去吧,不能让陛下久等。”
迟晚心中疑惑,临走之际还是问出了声,“阿姐为何这样帮我。”
迟晴一愣,随后笑道:“只因我是你阿姐。”
只是这个理由?实在是奇怪。
迟晚疑惑地离开,迟晴看着她的背影,唇角含着笑,一直等看不到了才转身。
“吩咐下去,看好太夫人的院子,里面的人出行都问清楚,看紧了,等葬礼结束,给太夫人的身边再换一批贴心的人。”
“是,主君。”
迟晴站在灵堂上,看着迟铭武的牌位,看了许久,最后只抓了几把纸钱烧了。
“人非人,鬼非鬼,滑稽,可笑。”
.......
迟晚入了宫,同时接到了虞九舟的传话。
陈远道:“驸马,殿下让人带话过来,今日你在伯府受的委屈,都会传出去。”
提前给迟晚塑造人设,对外透露她在伯府受了太夫人的骂,以及太夫人说的那些话,都会传扬出去,至于迟晚的话,有的会透露出去,有的不会。
虞九舟上辈子苦于名声坏了,这辈子她提前做好了准备,无论是自己的名声,还是迟晚的名声,总不能变坏。
有的时候,名声好不能改变什么,可有的时候,特别是关于孝,若迟晚什么都做足了,皇帝那边也定案了,陶老太太还有这样的发言,那就不一样了。
如果哪一天陶老太太还要作妖,舆论上自是站在迟晚这边的。
满朝文官最喜惹了陛下,让陛下给自己一顿廷仗,不管死不死,都落了个忠诚为国的名声,博直名有好处,所以很多官员哪怕惹了皇帝也愿意去做。
不在朝堂的那些名气在外的人,当地官员都不敢乱动。
就像那些世家大族,自诩世家出身,看不起皇族,看不起非世家的人,世家子弟,与他们的学生,站在大周朝堂之上。
朝堂上至少半数官员,都跟这些世家脱不了关系。
就算不是这样,单论这些人的名声,比如范家老太爷,现在大周年龄最大,名声最大的大儒,他不在朝堂,可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被读书人奉为上谕,比圣旨都要遵从。
这样的人,皇帝见到都不敢端坐在皇位上,当然,要是皇帝发了狠杀了就杀了,但造成的影响太大,以后就别指望文人的笔下能写自己的好了。
并且禁得了一时,禁不了一世。
杀这样的人,皇帝要承受不小的后果。
这就是声名,好的名声,做了坏事,不到证据确凿,人家不觉得是你做的,反倒为你辩解,坏的声名,明明什么也没干,只要是坏事,脏水总能泼在身上。
不过恶名跟贤名都有用,像前身就是因恶名在外,要是她出了什么事情,人们自然会怀疑是虞九舟因不满杀人。
恶名不会让一个人莫名地没了,影响范围太大,但只要找到机会,杀了也就杀了。
而贤名,就算皇帝想杀这个人,都要考虑后果是否值得自己付出那么大的代价。
迟晚得有个忠正纯臣的名声,不说能有多大的用处,至少不会被一些莫须有的事情绊住手脚。
其实古代获得名声的方法,安全可靠的,约莫就是著书立说了,而虞九舟的这个做法,则是不想让她受孝道拖累。
迟晚心里暖暖的,不管虞九舟是为了什么,为她做了这些事情,却也让她多了一层保障。
不管是这个世界,还是上个世界,她都是孤独一人,朋友很少。
本科毕业以后,大家就各奔东西,后来联系就少了,没想到来到了古代,遇到了一个虞九舟,一个自己欣赏的纸片人,变成真人出现在了自己身边。
神奇的是,两个人的理念居然神奇的一致,这样一来,哪怕有分歧,只要三观相同就没什么。
她跟虞九舟相处得很愉快,合作的也很愉快。
可惜两人道不同,追求不同,虞九舟追求权力至尊,她追求乡野自由,或许在离开之前,她可以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著书,上部是医术,下部是适合古代的技术书籍。
只是有些技术不适合写在书里,需要保密,且要国家保管。
迟晚对旁边的陈远道:“你跟殿下说,我见完陛下就回去。”
陈远:“……”有一种被秀了一脸的感觉。
面圣完肯定要回府,不然还能去哪里,还非要他去传个话。
迟晚来到了御书房,皇帝正在看奏折,见她来了才把奏折放下,“来人,把这些奏折送到长公主那里,让她看。”
想要培养虞九舟监国,会批奏折很重要。
奏折都送给了长公主,在场的人都知道,长公主虽没有监国之名,已有监国之权了。
他们这些人再见到长公主就不是当小主子看,那是真正的主子。
吩咐完了之后,皇帝朝迟晚招招手,“来,给驸马拿椅子来。”
“臣参见……”
“好了好了,不要行礼了,咱们是一家人,不要这么客气。”
皇帝让她过来,等她坐下才道:“昨晚游船了?”
迟晚起身,“是,臣谢陛下厚爱,只是臣还要花陛下的钱,臣惭愧。”
她不是什么固执的人,讨厌动不动行礼,讨厌这样的规矩,可她知道人在屋檐下,还好以她的地位,能让她行礼的人不多。
“朕知道你没钱,不过李云回来跟朕说,你花了朕一万两银子?”
一万两!!!这么多,宝安王那小子挺会玩啊。
听皇帝的语气,似乎在心疼银子。
迟晚立即装出一副委屈的模样,“陛下有所不知,臣好不容易上了长公主殿下船,结果一个二个都来找殿下,我跟殿下没有单独相处的机会,怎么能改变殿下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