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108)+番外
听到有好几个来找虞九舟,皇帝来了兴趣。
“哦?都有谁去了。”
迟晚拱手道:“启禀陛下,第一个到的是宝安王,他来找殿下,我问他有什么事,他也不说,臣实在没法子,就让人给他包了一条船,哪知宝安王包了条花船,听说里面都是男娘。”
这个事是后来陈远跟她说的,男娘是她让陈远给宝安王安排的,哪知道那条船上有那么多男娘,听说今天早上宝安王是扶墙走的。
嘴上说不要不要的,实际上什么也没少干。
呸,渣男。
圣元帝早就得到了消息,有些事情他知道,可还是要问,他要知道,臣子会不会骗自己。
皇城司的人把具体消息都汇报给他了,但有些事情他要听迟晚说。
迟晚说的话,跟他听到的差不多,圣元帝心里对宝安王不满。
耽误了他的谋算不说,还花了他一万两银子,一晚上啊,船上几十个男娘作陪,这样的好事,他这个皇帝都没有享受过。
宝安王算是半推半就,被人推拉上了船,那些男娘自有法子让他把持不住。
“去给宝安王传话,让他去武城巡视,开朝日朕要知道结果。”
今天初三,开朝初六,满打满算就三天,宝安王跑死几匹马不知道,反正他的屁股要遭殃。
从京都到武城,快马加鞭得十个时辰,来回就两天了,中间只有一天,休息都来不及,哪里谈得上巡视。
宝安王去一趟回来,却不了解武城的情况,那等着挨罚吧。
可宝安王要是知道,那就说明他在武城安插了人手,皇帝就会疑心他。
只能说,圣元帝不愧是皇帝,针对人都针对得这么清新脱俗。
迟晚低着头,当什么都没有听到的样子,她还真适合当个奸臣,专门跑到皇帝面前给人家上眼药。
转过来想想,这些人都来者不善,她这叫反击。
圣元帝又问,“还有呢。”
“第二个是高阁老。”
“他找到舟儿做什么。”皇帝语气不善。
圣元帝还真不知道高正找了虞九舟,今早高正倒是来了,说了一些事情,他想知道,高正跟自己说的话有没有添油加醋,或者故意隐瞒。
要是有,高正这个首辅也不必做了。
对高正,他仁至义尽,没有哪一个臣子能让帝王做到这种程度。
迟晚犹豫了一下,表现出一种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的样子。
“有什么话就说,朕恕你无罪。”
“高阁老找到殿下,想要问问殿下,银子该怎么给,可以让陛下跟朝堂,都不会追究他的罪。”
迟晚把船上高正的话都说了,又说了虞九舟出的主意。
皇帝的脸色好看了不少,“还是舟儿心疼朕,知道朕的少府拮据。”
“殿下答应高阁老帮他,不过还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皇帝蹙眉,觉得虞九舟肯定趁机要求高正做一些争权夺利的事。
哪知迟晚话锋一转,“殿下说,开朝之日,陛下会下旨彻查燕北的兼并民田案,只是为了陛下圣明,这个事不该由陛下提,殿下作为查案主官,这事也不该她提。”
“得高阁老提出,陛下允准,然后指定人选。”
圣元帝心中感动,还得是朕的女儿,处处为朕着想。
这样一来,得罪天下官绅的人就变成了高正,若此事官绅反抗得太厉害,倒是治罪高家就能平息。
要是由他这个皇帝提出,是要他下罪己诏,还是要他退位。
要虞九舟提出也不行,那委任主官就不好了。
本想让迟晚提出,可迟晚的分量不够,清远县一县还行,燕北牵扯太大,况且这件事本就是迟晚开的头,燕北的兼并民田案一旦掀起,她也逃不了嫉恨。
他要的是迟晚与满朝臣子硬刚,不是要致迟晚于死地。
这件事,高正身为首辅都会不得好死,况且迟晚的实职只是一个知县。
对了,刚刚有一个折子,大理寺少卿外放,这个职位空了出来,他还在想谁合适,迟晚倒是可以。
一个知县的位置太低了,大理寺少卿可是个重职。
恰好皇帝想要给迟晚升官,恰好看到了折子,恰好大理寺有了空缺。
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好,没有人劝,就是那么的顺其自然。
迟晚不知道皇帝心里在想什么,她盯着自己的脚尖,默默地等待着皇帝开口,她发现自己适应能力挺强的,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适应,没有用多少时间。
半晌圣元帝才开口,“舟儿做不错,只是高正在首辅的位置上,怕是还要多待几年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知道高家有二十万亩良田后,他就想让高正死了,抄了高家,不知道他要富裕多少。
可既然高正还有用,那就先留着高家。
迟晚主打一个只叙述,绝不发表任何个人言论。
这是她提前跟虞九舟说话,这些事情没有瞒皇帝的必要,换个话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她说的都是实话,很多皇帝都让皇城司查过了,她在皇帝* 面前的形象就变成了,耿直是耿直了点,胜在不会骗人。
“那颖王呢,找舟儿做什么。”
圣元帝已经无语了,好不容易驸马跟长公主出游,一连去了三个人,驸马跟公主的关系迟迟得不到改善,他什么时候能抱到皇孙。
迟晚仔细回想了一下,“拉家常?”
“嗯?”圣元帝蒙了,颖王这么闲吗?
听了迟晚的话,他才知道,颖王哪里是拉家常,明明是在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