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穿到农家忙种田(21)
有这么勉强?
荀逸嘴角颤抖。
村里的青砖瓦房,总共也才四家,它有这么讨人嫌?
抿抿嘴,问出最关心的问题,“钱够不?”
一间青砖瓦房至少也要二两银子,更别说柳瑜那压根不会委屈自己的性子,定然什么东西都挑最好的。
“不够,”柳瑜摊手,“按照我的预算,至少需要五十两银子。”
“五十两?”老太太震惊不已,“你盖的金疙瘩啊,这么多钱!”
老柳家当初盖了八间青砖大瓦房,所有东西都是现买的,也不过三十六两银子。
自家孙女只是盖五间房就要五十两,怎么可能?
“房子是几辈子的事,马虎不得,那些大户人家起宅子,一根木料就要几十上百两,”老爷子倒是很能理解,“主要是没钱!”
“这个不怕,你们全跟我上山,一个秋天就赚得差不多。”
或许是因为没人认识,柳瑜发现山上药材挺多的,之前没在意,却不想反而成了顶梁柱。
“你们娘几个去,我带着逸小子下地干活,地里活已经耽误两天,再不浇水,今年怕是收不到多少粮。”
“爷,”听到老爷子的话,柳瑜突然想起来一直压在心里的疑惑,“咱们村不是有木匠,怎么不做辆水车?提着桶浇水又累又没效率,这不是瞎折腾人?”
闻言,老爷子挑眉,“你从哪听到的水车?”
“没,没有么?”
“有是有,咱们村没这本事造出来,”老爷子叹口气,“这种东西都掌握在大户人家手里,普通人见都没见过,更别说造!”
三家村的人,老爷子看的清清楚楚的,唯一的能耐人就是村正了,读书人有见识,其他人真的很一般。
村里的木匠打个凳子都能四条腿不一样长,更别说让他造什么水车。
“水车很难?”
“还用说?”老爷子冷冷地瞥一眼孙女,“咱们这地根本不缺水,为啥没人种稻谷,不就是水太难弄,只能换成耐旱的黄豆、栗米!”
三家村虽然靠着山,地势却难得平整,好处有,田整整齐齐的,好收拾也好管理。
坏处嘛,浇水特别艰难。
第19章 箴言
风跳雨顺的年景尚且还好,若是连着两个月不下雨,光是浇水,都能把人腰累断。
“这样么?”
“你以为呢?”老爷子满腹心酸,“若是有人能把水车造出来,老头子我一天三顿给他上香!”
比上战场还累,简直折磨人!
可惜,当初没多长个心眼,问问人家大户人家的水车是怎么回事。
虽这样嘀咕,老爷子也明白问也没用,大户人家根本不可能让外人知道,这可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不比别人多打粮食,他们拿什么赚钱?
“上香就不必了,我可不想挂这么快,”柳瑜挺直腰板,“爷,你帮我把木匠的家伙什借过来,我给你造水车。”
“什么?”
柳瑜的话,让屋内四人齐齐瞪大眼睛。
老爷子更是激动地直接站起来,“小鱼儿,你没骗人?”
“当然没有,又不难!”
当初被老头子逼到山旮旯,除了钱啥都没有,什么事不要靠自己?
别说水车,凭借一人之力,硬生生让原始村落通电她骄傲了么?
“真的?”老爷子又一次确定。
“真真的。”
又一次确认后,见惯大风大浪的老爷子翻一个白眼倒了下去。
“爷!”
柳瑜反应过来后,连忙上前。
“别弄他,”老太太神情有些恍惚,“让你爷躺一会儿,不行了,我也要躺一会儿。”
说着,头一歪也倒在地上。
额…
这是什么情况?
柳瑜一脸懵逼,下意识看向亲娘。
“他们太激动了,不用管,躺一会儿就好,当年你出生你爹就这样,我有经验!”
“是么?”
“绝对没错,”说着,小周氏兴奋地问,“乖女,你怎么会造水车?”
即使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看公婆激动的样子,小周氏也明白它是好东西。
“一个道士教的。”
万年不变的理由,柳瑜打算用到下下辈子。
“道士还懂这些?”
荀逸很怀疑。
若是道士真这么有本事,到哪不能混口饭,凭什么教蠢鱼?
该不会被骗了吧?
柳瑜还没接话,小周氏就直接抢话,“怎么可能!小鱼儿可是你爹的崽子,最是聪明,能骗到她的人现在还没落地呢。”
小周氏眼里,丈夫是个无所不能英雄,连带着对女儿也带了十九层滤镜。
“没错,”晕乎着坐起来的老周氏,还没清醒就连忙跟着附和,“小鱼儿最聪明。”
柳瑜正想解释,就听到老爷子含含糊糊的声音,“我孙女最聪明。”
柳瑜:…
她长到现在还没彻底歪,也真是不容易。
若是心稍微没那么强大,说不定就飘的不知道西北方在哪。
不过,亲娘也真是有够了解两位老人家,人果然没事。
荀逸围观了全过程后,很是无语。
以前二老就护崽,偏袒蠢鱼,现在分了家没有顾忌,已经没有一点遮掩。
这样下去,自己真的还有未来?
忧愁充斥于心,荀逸离开的想法,又蠢蠢欲动起来。
柳瑜并不清楚小相公的想法,她死的时候刚刚十八岁,十八年的青春全贡献再与渣爹斗智斗勇身上,压根没有恋爱这根弦。
为了让全家尽快跟她一起行动,说完事就怂恿着老爷子去借木匠的家伙什,找好木料就开始埋头吭吭哧哧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