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宁(33)

作者: 柏以昼 阅读记录

“陛下不喜欢?”

祁淮瞧进她的眼底,她眸光清澈,眼底荡漾着的是一片赤诚。

祁淮微顿,随即指间用力,将女子姣好的面容带到自己跟前来。

他上前,薄唇隔着面纱轻覆上她的,轻声低语:“长宁这般美好,朕怎会不喜。”

烛火摇晃,塌上不知何时凌乱不堪 ,祁淮将长宁抵在身下,长宁眼底泛潮,轻声喘气,祁淮伸手,有一搭没一搭的替她抚背顺气。

“哪里来的胆子,就这么点本事还敢来招惹朕?”祁淮低笑。

长宁呼吸不均,就连面纱不知何时被紊乱的气息吹起,偷偷掀起了一角。

她刚想说话,祁淮却替她将面纱抚平。

长宁嗓音像请沁了水一般,软的不像话。

她歪头:“陛下为何不掀开面纱?难道陛下不想瞧见我的容貌么?陛下就不怕宠爱了一个无盐女子。况且我就在陛下身下,陛下这是做起了正人君子?”

上次在玄云寺,祁淮想掀开她的面纱,她躲开了。如今她就躺在他身下,他却半点不逾矩。

祁淮替她拢了拢有些散开的衣襟,靠在塌上半搂着她,他伸手,不轻不重的轻轻扯了扯她的面纱。

“朕说过等着你将报酬送到朕面前来。”

长宁一愣,还要怎么送,她都在他龙榻上了!

祁淮却避而不谈,转而问道:“今日送去的膳食,你可尝了?”

长宁点头。

菜色很好,其中还有几道大凉独有的美食,能看得出来,祁淮确实是用了心。

想到这,长宁眸色柔了柔。

撇去别的不谈,祁淮帮了她好几次了。先前帮她讨了和离书,这次又让她在异国尝到了家乡美食,对他来说可能只是举手之劳,甚至只是动动嘴皮子的事,但这些对她来说皆是举足轻重。

“不知你的口味,便让御膳房多做了些。”

“你喜欢便好。”

“对了,朕听闻你喜欢医书?朕上回碰巧寻得青衣手记,已经派人送回来了,估摸着过些日子就要到了,到时让苏列送到你府上去。”

青衣是一位医者,医术高超,传说这天底下就没有他医不好的人。只是他行踪飘忽不定,很多人都未曾见过其真人,更别说亲笔手记了。

祁淮嗓音很低,说的细致,长宁却愣住了。

她早知祁淮会对自己起心思,但却如何也想不到他竟会将自己的事如此的放在心上。

长宁眸色有一瞬间的复杂。

她看了他很久,喃喃道:“陛下,你——”

祁淮侧耳听了半晌,她却没有再说下去。

祁淮瞧她:“怎么了?”

长宁压下心中思绪,拿出一早备好的东西,递给祁淮:“我给陛下也备了份礼物。”

祁淮眉头轻挑,伸手接过:“香囊?”

长宁似乎是有些羞涩,她点头,轻声道:“我绣的,就当是给陛下的回礼罢。”

手中的香囊上绣的是青竹,且可能是从她身上取下的,还沾染了她身上甜腻的玉兰香。

“里面还有我——”

长宁话还未说完,殿外忽然传来苏列的嗓音。

“陛下,渝妃娘娘来了。”

满室寂静。

第18章 锋芒也该先拜过了我,敬过了茶才好……

第十八章

祁淮忽而起身,放开了长宁,他理了理衣衫,将香囊收入囊中:“礼物朕收下了。”

“天色不早,让苏列送你回去。”

*

寒风凛冽,外头冻人的很。

过年是欢聚的时分,就连常年奔波在外的游子都不远千里,倦鸟归巢,路上几乎没有行人。长宁坐在祁淮的车舆上,烫红的面颊在寒冬中慢慢褪去颜色。

新露将手炉抱到长宁面前:“姑娘,抱着暖手罢。”

苏列欲言又止,本来他不该多话的,但是他怕长宁想岔了,走错了道,将本来大好的福气生生给错过了。

“姑娘,奴才跟在陛下身边多年,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儿虽然不多,但却也能参悟一二。姑娘是聪明人,这往后的福气还大着呢!万万不可因小失大,届时失了陛下的宠爱是小,若是连累了身家性命还拖累了身边一干众人,那可是得不偿失呐!”

“姑娘初入京都,怕是对宫中并不熟悉。陛下内廷人少,这些年进的也只有几位。且陛下朝事繁忙,也就没什么心思往内廷去,妃嫔之中,大多数都是太后娘娘和几位太妃赐下的,陛下自己选中的,寥寥几人,更别说有谁能让陛下像对待姑娘您一样费尽百般心思。”

眼下,陛下对长宁姑娘已然是起了兴趣,虽并不知这兴趣能维持到几时,但若是此时长宁姑娘没有眼力见,惹恼了陛下,他们下面服侍之人自然也讨不得好。

苏列说的隐晦,但长宁怎么可能不明白他的意思?

他是怕自己一时嫉妒,做错事,他这是在提点她呢!

“多谢公公提点,长宁省得。”

她摩挲着手里的手炉,一时有些啼笑皆非。

她不爱祁淮,自然不会对这些有什么别样心绪,只是——长宁撑着小脑袋,若是要演好一个对祁淮死心塌地的女子,这样平静是不是不大好?若是旁的女子像方才那样瞧见了如此场面,是不是该耍些小脾气?

*

是不是该耍脾气长宁还未想好,第二日一大早,才刚刚起身,就有人急匆匆的跑进了竹园。

来人是盛月曦身边的丫鬟,春夏。

春夏见着长宁的第一眼就跪了下来,一张脸都哭花了:“长宁姑娘,救救我家夫人罢!”

长宁到侍郎府的时候,盛月曦已经被下人抬到厢房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