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们走向康庄大道[九零](181)

作者: 绾山系岭 阅读记录

哪怕过去很久,姜崖也记得那年他第一次看到千佛洞时,时间好似瞬间凝固,把漫长的几百年压缩至薄薄一层,被命运之手轻轻一推,送到他的眼前。

那是怎样的画面?

跨过干涸的山沟,顺势爬了一会坡,忽然两棵巨大的樟树出现在面前。它们好似夫妻,枝丫从彼此的主干伸出来,缠绕在对方身上,远远看去就像一棵大树。两棵树中间露出如黑洞的门,汤沁惊呼起来,“就是从这里进去。”

遗失的记忆突然闪回。奶奶当时已经体弱不堪,可仍然带着他一步一步爬上来,走到时候,她喘着气靠着树坐下来,摸着他的头小声说:“乖啊。奶奶等会见了菩萨让他保佑你。奶奶活不了几天了,你从小可怜,妈不疼爹不爱的,要是没了我,你可怎么活啊……”

只可惜,当时他小,性子天生执拗,自尊心又强,压根听不得这些说他可怜的话,不耐地摆摆手,非要立马下山。

要不是奶奶死命拖着他,什么千佛洞万佛洞他压根不感兴趣,也不想看。

跨过樟树门洞,像是走到另一个世界。

山势突变,石头林立,几乎看不到什么树。与山下黝黑的石头不同,这里的石头灰中泛白,石质也略松软。走上显然是人工雕琢过的石板路,姜崖一头栽入佛光粼粼的世界。

天然的崖壁被分成数个石窟,每个石窟里内刻数不清大大小小的佛像。其中一座石窟内,须弥座上骑着白象的普贤菩萨,两侧雕刻着虔诚的供养人。菩萨裙裾飘逸,形态自如,微微垂眸,怜悯地俯瞰着众生。

众人哪里见过这等盛景,嘴巴从瞥见佛光的第一眼就没合上。

还有一处石窟内天然石灰岩石幔动洞顶垂下来,将石窟分成内外两个洞。内洞依然坍塌,外洞墙壁上雕刻着密密麻麻的佛龛,每一座佛龛里都供奉着一座佛像。姜崖仔细看过去,他不敢想象当年雕刻佛像的工匠怀着如何虔诚的心情才雕刻出千佛千面的盛景。这是这些先辈们心目中的佛,凿子的尖端注入他们的想象,夜以继日,不计酷暑与严寒,吃着干粮喝着溪水,一点点绘就佛国全貌。

哪怕历经数百年岁月的侵蚀,仍然清晰可见。

-

姜崖一脸兴奋,这必须上报县里。保存如此完好的佛教洞窟,是西河县佛教发展的见证,也是西河县历史悠久的铁证。竹坑乡真是卧虎藏龙,不仅有□□洞系列溶洞可以申请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还有法海寺千佛洞申请文物保护单位,几个牛掰的牌子将是竹坑乡旅游发展的金子招牌。

侯刚有些不敢置信。金竹村搞旅游搞得大张旗鼓,他的后山村距离金竹村不过几公里远,可因为交通极为不便,其他都不说,就连娃娃们的上学都成问题。现在姜崖说就靠这些看起来灰头土脸的佛像就能发大财,一时间也不知道他是太会吹牛,还是他太过乐观。

姜崖能猜到侯刚的内心想法,就跟金竹村的人一样,刚开始没有一个人相信他,后来路通了,钱来了,工地开建了,游客来了,钱到兜里里,大家自然会相信他。

他笑着道:“馒头得一口一口吃。我现在就去乡里,找市里文物局的专家过来瞧瞧。不管咋说,这是咱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藏。不能在自己手里毁了。”

若是文物级别高,能申请到省级文保单位称号,除了文物修缮费会陆陆续续拨来外,也有理由去县里市里要政策要资金。

几人一路往下走,姜崖瞧见汤沁还在耷拉的脑袋,笑道:“汤沁,要是这事成了,你可是立了头功一件。”

汤沁抬起头来,瞥了眼候麻子,“那,我私自带人过来……”

“你想挣钱的心我非常理解,那人分明想捡漏占便宜,你答应他,拿到的是不义之财。但一码归一码,要不是你,谁能想到这莽莽猴山还有藏着千佛洞?”

姜崖的语气不轻不重,汤沁抿了下唇,“那我怎么样才能挣到钱?”

第73章

和汤沁一样有疑问的还有紧跟其后的侯刚和候麻子。他们早都听闻金竹村搞旅游搞得风风火火, 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还能把景区建起来,把农家乐做起来, 不仅如此, 最近还来了乌泱泱的游客大赚了一笔。

他们后山村距离金竹村不过几公里,只因路更难走,村更难找,现在不仅钱赚不到,连闻一闻钱的味儿都难,这般细想下来,怎么能不着急。

“小姜同志, 我们村也想挣钱啊。”侯刚赶紧上前,一脸急切。

候麻子甩了甩手中的砍刀,瓮声瓮气地说:“我也想。”

王学海看着被围住的姜崖,笑起来,“干嘛?你们这是要拦路抢钱吗?”

姜崖瞪了一眼爱开玩笑的王学海,安抚道:“谁都想挣钱。尤其看到别人挣到钱的时候,就更想了。”

几人说话不耽误走路。

从千佛洞出来,姜崖细心地用藤蔓把来时路遮了遮, 还叮嘱几人下山后一定要保守秘密,把今天看到的藏在心里, 谁也不能说。现在盗墓分子猖獗,尤其像千佛洞这种露在外面的珍贵佛像更是让他们不要命也想搞到手的。

要知道现在国外对中国这种佛像青睐有加,从国内盗运出去的佛头都能卖到上百万,更别说千佛洞这种保存完好的完整佛像。

“汤沁你现在还小, 不到二十岁的年纪还是正学习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