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病弱太女A后(102)+番外
萧夷光之所以知道桑树一事,还得归功于她前段日子患的风寒,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的功效,孟医佐特意进山采桑叶为她治病,顺便就提了嘴漫山遍野的野桑树。
桑树浑身都是宝,叶、皮、根、枝都能入药,桑叶还能养蚕,最重要的是这座桑山没有主人,或者说,无需任何人准许,元祯天生拥有对它的处置权。
“你想让他们去采摘桑叶,明年养蚕缫丝?”
不用萧夷光多说,元祯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她斟酌片刻,也觉得办法可行:“中原家家养蚕,想必流民中也不缺缫丝的好手。”
“只是会缫丝,还远远不够。”萧夷光道:
“妾是想世家逃难前,定会舍弃大宗衣物,只带着金银珠宝轻装渡江,等他们在江南安定下,一定会思念从前穿惯的绫罗绸缎。”
“江南比较中原,人烟稀少,桑户与织户更为珍惜,到时丝缎必然供不应求。殿下若能办一座丝坊,让力气弱小的坤泽中庸采桑缫丝,织成绸缎货与世家,也是桩一本万利的买卖。”
萧夷光的肌肤娇嫩,有时元祯手上的动作略重些,就能擦起一片红晕。
所以她贴着身子的心衣是专用水丝织出的重莲绫裁成的,重莲绫光滑柔软,穿上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水丝只出产于益州,益州刺史萧岧是她的阿舅,听闻萧夷光的亲事,萧岧命人快马千里送来好丝缎作为贺礼,为了及时赶到,马都累死了几匹。
对华美衣饰的追求,其余世家有过而无之不及,有他们的追捧购买,元祯就不需再为粮饷发愁了。
元祯听了若有所思,手指也无意识的在扶手上点着,她暗忖寻常人怕得罪世家,即便心有妙计也不敢说出,眼下唯有明月婢肯直言了。
“除了缫丝,桑果也可以酿酒。”
闻一知十,元祯由桑叶想到桑果,桑树五月就结桑果,江南人多粮少,若是用桑果酿酒,拿到建邺售卖,不仅也能获得利钱,还可以节省粮食。
提到酒,将领们的馋虫也勾起来,他们想果酒清冽不醉人,若是能酿出来……虽然司马将军禁止营寨酗酒,但日后受伤,也能用酒冲洗伤口什么的。
开办丝坊与酒坊,既赚世家的银子,又安抚骚动的流民,还能使元祯从中获利,简直是一箭三雕。
元祯看向她的目光越发爱重,萧夷光回顾时也佯装羞意,唯有将领们纷纷错开眼,不忍直视,也不敢直视。
回到南岸,元祯将李维从郡治唤来,确认桑山无主后,将其划归太女妃名下,第二日,又带萧夷光去山脚,寻一宽敞地方建屋舍。
桑山占地五十亩,附近只有稀稀落落的几户人家。
她们跨过小河,才来到山下,山与河的中间,是一片几乎没有任何起伏的荒地。因为附近住着的百姓少,地上的积雪像一大块藕粉糕,平整洁白,踩下去能没过脚踝。
站在白玉般的雪地上,萧夷光难得起了些许童心,她弯腰捏起一只雪团子,回身扔向元祯。
她出其不意,上官校尉的刀更是快如闪电,雪沫子都没挨上元祯分毫,雪团就被刀劈成两半。
潇洒回刀入鞘,被元祯不满的眼光一扫,上官校尉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扰了两人的情趣。
还好那不满旋即又变作殷切,元祯注意力重新放回太女妃身上,上官校尉讪讪一笑,站到人群后松了口气。
“咳咳,许久没有到郊外走走了。”
元祯使了个眼色,她坐在车上没法抓雪,就让杜三娘给自己悄悄揉个雪球。
这点小动作全被萧夷光看去,她装作不知情,却放缓了脚步,自然而然地站到元祯身后,接过苟柔手中的四轮车推着,顺便还能监视杜三娘手中的雪。
可怜的杜三娘,在袖底捏了个大雪球,有她在背后盯着,丢下也不是,递给元祯也不是,冻得手都红了。
众人沿着河边走去,用脚丈量着土地,萧夷光道举目远眺:“这里地势平坦,离桑山和大道都很近,又有河水可以汲取,是建丝坊的好地方呢。”
元祯惦记着雪球,敷衍的心不在焉:“是啊,等教他们装一皮囊河水,回去尝尝,若是味道尚佳,酒坊也可建在此处。”
笑意爬上唇角,萧夷光噗嗤笑了:“哈哈哈,酿酒用的水可是要入口的,这条河旁有了丝坊,水就被污染了,怎么还能酿成好酒?”
元祯一怔,方回过神,也笑道:“啊,我倒是忘了。”
左手装作拂去右臂的雪花,她一扭头,正好撞见杜三娘正捏碎雪球,将雪漏出去,一边抓紧捏碎还一边偷看明月婢,好像她会吃人似的。
一个也指望不上!
元祯愤愤瞟了她一眼,心思回到酒坊上:“山中桑树多,也必有好泉,到时教他们去寻一寻,用泉水酿酒也好。”
泉水发自深山,上游无人迹污染,确实比一般河水要好,萧夷光颇为赞同:“殿下说的是。”
看过地势,元祯开始建造丝坊,她先派人圈了地,然后拨了五百京口卫去山中砍树建房。
冬日的桑叶品质最高,曹楚招募完京口卫,又奉命马不停蹄招纳坤泽。
北岸报名者如云,都希望能摆脱这个魔窟。曹楚精挑细选,本着以会缫丝者优先的宗旨,择了肤白体健者五百人,用船送到营寨暂住,歇过一日就让他们去采桑了。
看起来一切有条不紊,实际上却出现了新的难题。
采桑酿酒者都是坤泽,这两项又都是能过手银钱的肥差,托给身为乾元却不懂买卖的将领并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