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病弱太女A后(103)+番外

作者: 步澹 阅读记录

本钱既然由东宫所出,元祯自然也想让东宫的人牢牢把握住这两座工坊。

一日,同司马将军布置过军务,元祯拖着疲累的身子回到大帐,却看到萧夷光倚在美人榻上,手持《周民要术》,在翻阅古法酿酒,她心意一动,道:

“以工赈灾是明月婢出的主意,眼下人已募到,却没有能胜任管事者。”

自元祯从梁郡回来,就常拿白日举棋不定的政事回帐,与萧夷光参详,两人百无禁忌,常常商议到深夜。

今日却与往昔不同,萧夷光品出她话中有话,便扣下手中的书,揣摩着元祯的心思道:“殿下身边有不少贤才,上官校尉稳重,杜三娘灵活,都堪当大任。”

哪知她每提一人,元祯就摇一次头,萧夷光最后无奈,只得道:“想必殿下心中已有人选,又何苦让妾白费口舌?”

元祯坐上美人榻,环着明月婢的纤腰,又捉住她的手,将一枚方方正正的小印握给她:“我身边最合适的人,除了你还有谁呢。”

摊开手,两坊令的信印就在掌心,萧夷光微微怔住,心中过了百转千回,竟开口婉拒:“妾资质愚鲁,又不善与人打交道,当不得这项差事。”

送出的印信又回到自己手里,元祯兴奋的心情一滞,先是沉下脸色,后又寻思明月婢性子外柔内倨,果真教她与几百名乡野村人混在一处,恐怕也难以忍受。

这般想着,元祯的不快也就消退了些,又听明月婢举荐他人:“术业有专攻,帐中就有极合适的人,殿下为什么不考虑她们呢?”

“帐子里?”

元祯随意一扫,只有苟柔在用力擦花瓶,于是道:“阿柔还要跟着我,脱不开身。”

萧夷光笑了笑,走到步障边,唤进在外间做针线的婢子:“黄娘,你过来。”

步障外果真走进一位粗壮的妇人,她肤色黝黑,双手倒是生得纤细修长,施礼道:“奴婢黄娘,见过殿下、太女妃。”

元祯识得她,接回商音那日,听牙侩说她与另一婢子王娘曾在京兆魏氏府里做工,明月婢说不好教她们流落在外,便将两人一起买了回来。

她们倒也兢兢业业,自来后就接手了大部分粗活,也从不过问主子们的事情,大大减轻了苟柔身上的担子。

“妾想,缫丝与酿酒的都是坤泽,真教乾元去打理,少不得会生事。”

乾元性淫好色,就是授以一阉人权柄,再将他放在五百名坤泽当中,不出三日,他也会起不该有的心思。

为了从源头上截断这种可能,萧夷光直接向元祯推荐坤泽为官:

“所以妾想,不如直接委任对殿下忠心耿耿的坤泽,再将印信一分为二,分做丝坊令与酒坊令,也好让她们互为掣肘,不敢从中贪墨。”

当然,除了为元祯着想,她在这项差事的人选上,还有另一层的考量。

第59章

正如元祯所想,萧夷光外表温柔,里子倨傲,她虽怜悯流民,却也忍受不了与他们长久相处。

况且此事并不轻松,她若真投身进去,日日早出晚归,势必会对元祯这里有所冷落。

两相权衡下,萧夷光婉拒了元祯,又转而推荐起他人。

这项差事丰美肥腴,既然元祯有心让她参与此事,萧夷光自然不会放过机会,所举荐之人既妥当,又与她熟稔。

黄娘听说太女妃愿意荐她去管理偌大的丝坊,感激之色像酒爵里的酒香,快要溢了出来,登时跪下磕头。

不消元祯多问,黄娘极为上道的交代家世:“奴婢祖祖辈辈都为魏府种桑缫丝,蚕的好坏,丝的品类,绸缎的花样,就没有奴婢不知道的。”

她伸出手给二人看,那手上的中指没有指甲,短了一截,“奴婢三岁就开始摆弄丝车了,如今已有三十年了,这指头就是不小心被车轧断的。”

元祯瞥了眼断指,头皮有点发麻,就挥手让她收回去:“既然太女妃看好,就暂且是你了。”

由婢女升做丝坊令,这种翻天覆地的好事,黄娘从前想也不敢想,她连忙谢恩,眼底藏下对萧夷光的感恩,轻手轻脚退出去。

“至于酒坊。”萧夷光的眼神微微在苟柔身上停留,转而笑吟吟的望向元祯:

“妾记得曹将军入伍前,家中在山阴开着有名的酒垆,恰巧殿下答应过女史,日后要将曹将军调入东宫,若是将酒坊交给她,也好预先观其才干。”

苟柔背着身子,正一点点擦拭柜橱上的花纹,觉察出太女妃话里的笼络,她蹲着的腿先僵了。

好在,身后的两人不知在做什么,只听元祯低低笑了几声,语音含糊不清的应下:“好,都依你的。”

两坊令的差事金贵,到任就能沾上一手油水,这两天有不少人拐着弯跟苟柔套近乎,想要请她在元祯面前美言几句。

若没有萧夷光的求请,酒坊令绝不可能轮到曹楚,感慨于太女妃身上的盛宠,苟柔贴着额头的发丝渗出一滴汗。

她放下抹布,回身代曹楚谢恩,算是应承下太女妃的人情。

床中没有回话,钩着床帐的银钩却滚落到眼前,苟柔心里如明镜似的,照旧低着头,匆匆躲了出去。

罗帐落下,掩住一室春光,里面的一对璧人只来得及褪下半边衣裳,便陷入活色生香的纠缠中。

云雨罢休,元祯的鬓边少见的起了层细密的汗珠,她歇息片刻,感觉身体里好似又充满无限的精力,连胳膊也不疲乏了。

难不成是孟医佐的药起了效用?

这种感觉十分新奇,元祯边寻思着,边由背后圈住明月婢的腰,手探向她紧实的小腹,还想再来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