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病弱太女A后(24)+番外

作者: 步澹 阅读记录

倾国倾城,非花非雾。

只在刹那间,元祯想通了世家子的痴迷和拓跋楚华的癫狂。

奢丽的长裙曳地,衬出窈窕的身姿娉婷,飘逸的大袖翩翩,掩住丰肌秀骨。金雀钗下雾鬓风鬟,萧八娘眉如翠羽,肌如白雪,眉宇间掩不住风流的仪态。

无一处不是鬼斧神工,不似凡胎,倒像是天地精华孕育出来的仙子。

“太女殿下。”

她屈膝低眉向元祯行颔首礼,宽袖舒展成满月,举手投足优雅,又有庄重之姿,雍容又不失洒脱的气度能窥出世家的千年底蕴。

元祯回神,匆忙放下茶盏回礼,待八娘坐于湘妃竹榻后,本该提及父王和丹阳的事,她却一时难以启齿。

在美姿容的玉人面前,遮掩瑕疵还来不及,谁愿意暴露自己的狼狈呢?

心咚咚跳,元祯甚至不敢直视萧八娘,每看一次她娴静的美人面,总觉得自己的目光在玷污她。

佛手柑的清香后,萧八娘朱唇先启,悦耳的嗓音珠圆玉润,话语娓娓动听:“萧大人的信,妾已看过了。”

她顿了顿,见瘦弱的王太女依旧躲闪着视线,语含惋惜:“可惜家母不愿府中坤泽插手政事,殿下的事,妾无能为力。”

元祯闻言,心猛地垂下,抬眼对上八娘黑曜石般乌黑的眸子,像是一头扎进深不见底的古潭,旖旎之情一洗而去。

声音苦涩到像生吞了只黄连,她道:“若结果只是国除,父王被废,我也不会拖着残躯来求八娘。”

萧八娘执起一只小玉壶,为盘花添了些水,她的回答不失耐心:“殿下孝心可鉴,只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朝廷自有对广陵王的处置,殿下回去安心等待便了。”

怎么会这样?

元祯作颓唐状,脑子却转的飞快,她在长安街头特意打听过,羌人的几十万大军还守在潼关外,他们再攻破一次长安并非难事,江南的地方豪族也蠢蠢欲动,萧氏不可能如面上一般无动于衷。

或许萧八娘不是不急,也并非不知眼下状况,而是期望从此事中牟利,所以在等自己给出一个合理的筹码?

她袖中的手指握紧郑虎符,锦匣中只装了国相的书信,在没摸透萧八娘的态度前,元祯并不想轻易将虎符送出。

更何况即便是武德皇后的旧物,虎符到底也是一件死物,元祯需要给虎符附上更重要的价值,才能打动萧八娘。

“八娘案上的这只青瓷盘,原为青白一对。”

王太女额上爆起青筋,终于鼓足勇气开口,萧夷光眉梢微挑,颇有愿闻其详的意思。

美人眼中的探寻,让元祯受到鼓励,她解释道:“翠微台是高祖为武德皇后所建,里面的一应物什也俱是成双成对,其中青瓷为高祖陛下御用,武德皇后则用白瓷。”

她话锋一转:“可惜武德皇后因战场留下的旧伤,先高祖而驾崩,白瓷就全随武德陪葬山陵,留在世间的多是青瓷。”

翠微台中的瓷器确实多天青色,萧夷光听了元祯的讲述,才知其中缘故。

王太女突然提起武德皇后,怕不是为了闲谈,而是另有用意,八娘一时摸不透,便缄默不语,只高深地看了眼元祯。

八娘不接话,也不入圈套,元祯也不急,她若是将筹码一笔抛出,萧八娘还岿然不动,那元祯才焦心呢。

“今日在长安,我听闻八娘与卢郎君的好事将近,心中欢喜不已,只盼你二人能如高祖陛下与武德皇后一般,举案齐眉。”

谈及亲事,萧夷光沉静的眸中终于有了波澜,稍一想那人鹤势螂形,光润的双颊微微酡红,她微笑谢道:“有殿下美言,想必日后不会差。”

局面终于打开,元祯顺势掏出白绢包裹的郑虎符,她展给萧夷光看,郑重道:“世间武德皇后的旧物不多,此虎符便是其一。这对郑虎符右在君,左在郑,武德皇后与高祖调兵时分持一块,合一时天下一统。”

大名鼎鼎的武德皇后虎符,萧夷光早有耳闻,也曾多番遣人寻过,花费的金钱数以万计,可惜都无功而返,想不到竟是在王太女手里。

她丹唇微挑,眼含笑意,“这就是郑虎符?”

笑容自嘴角漾开,直至眉梢,如枝头的繁花,弥漫着芬芳,让人心神俱醉。

几乎要喘不过气,元祯呐呐点头,目光游走开,让商音将虎符交给萧八娘。

“这枚郑虎符权当我广陵国的贺礼,恭贺八娘与卢郎君结秦晋之好。”

黝黑的郑虎符切实的握在手中,杀气与寒意顿现,萧夷光一晃神,仿佛听到百年前连天烽火的厮杀,威风凛凛的大纛下,武德皇后雄姿英发,以坤泽之身踏平九州。

春风款款的浅笑凝滞,萧夷光的目光宁静幽深,语气冰冷,“妾不过一白身,殿下却奉以重宝,是为了搭救广陵王而行贿吗?”

短短几句话,声量也不高,她却不怒自威,精致的眉眼覆上冰霜,道出了雷霆压顶的威势。

就是在杀人无数的父王面前,元祯也未有过如此压力。

她的指头死死扣住扶手,脸颊也泛白,重新对上萧八娘的双眸,不再绕圈子:

“父王虽被囚,广陵国却仍有虎豹骑三万,只听从郑虎符的号令,国相夸赞八娘有鸿鹄之志,这枚虎符赠八娘极相宜。”

萧夷光眸色深邃如渊,不待她开口,元祯挤出一丝笑,“八娘不愿相助,自留虎符把玩,若觉我广陵的忠心尚有用处,就将左半虎符三日内送至长安驿馆。”

她的脸色比百花凋零的苑子还难看,硬撑着说完这席话,全身的力气都耗尽,喉头涌上一丝血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