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北差异(44)

作者: 羲和安 阅读记录

她害怕一松手,傅瑞文就会从自己面前消失。

患得患失的,她心说,其实也觉得自己没骨气。

“为什么?”她还是问,“你只是觉得我喝醉了,一会儿就会忘掉。但其实哪怕喝过蜂蜜柠檬水,我们仍旧需要讨论这个问题。”

她觉得自己反而冷静下来:“我需要知道答案。”

她盯着傅瑞文,察觉对方的目光与她只相交一瞬,很快移开了。向下的目光没有固定的落点,漫无目的地像理不清的思绪和质问。

“没有为什么,”傅瑞文彻底转过了身,颜洛君没再能抓住她的衣摆,被迫松开了手,“我为什么要告知同事我们的关系?”

“我和同事之间很熟吗?”

唇齿间咬着恼怒,傅瑞文以为自己脾气已经足够好了,她以为自己能够包容小艺术家所有古怪脾性——根本不是这样,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诚然不假,但有时候她拒绝去触碰那个答案,结局就会变成另一种走向。

“这根本不是熟不熟的问题,”颜洛君说,“我们是情侣,不是室友,这显而易见,没必要对任何人隐瞒。”

“有什么区别?”傅瑞文反问,“我说是室友,反而能够规避掉某些麻烦,不是吗?”

“什么麻烦?”颜洛君忽然没忍住冷笑,“七夕和情人节不用调班的麻烦?”

傅瑞文眼神动了下,颜洛君知道她赌对了,却没有半点得意,难过从内心更深处翻涌上来,好像海浪洗掉沙滩上精心设计的图画。

“你听谁说的?”

她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否认。颜洛君觉得自己彻底醒了,控制她的不是酒精而是铺天盖地的情绪。现在纠结她是从哪儿得知的这个消息有意义吗?难不成还上演一出秋后算账的好戏?

颜洛君觉得自己这也是秋后算账,只不过她是被迫秋后,之前都蒙在鼓里。她之前一直安慰自己说护士就是很忙的,节假日空不出来很正常,尤其排班多多少少还带着些运气的原因。

现在看来就很好笑。

从始至终只有她一个人在意,哪怕七夕、纪念日过了也会抽出双方都有空的时间来补过。其实傅瑞文就是不爱了——至少她是这样想的,她再从二人的相处中找不出一点相爱的证据。

“这种事就不要再将旁人扯进来了吧,”颜洛君生理性的头疼,摁了摁太阳穴,“我听谁说的也不重要,你不可能一直瞒着我的。”

是,所有被隐藏的事最终都会败露。傅瑞文觉得自己显然比颜洛君更有资格说自己懂得这一点。这就好比她当初拼命掩饰自己和颜洛君的关系,最终还是被发现了。

颜洛君她懂什么?从小金枝玉叶地娇惯着养大,活在混乱的、自以为前卫的圈子里,闹出什么事都不为过。她觉得两个女生在一起很正常,不生孩子也很正常——真的正常吗?

傅瑞文不知道。

直到现在她依旧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或许因为“正常”这个形容词是相对而言的,与它相反的群体都被称之为异类,毫无疑问它们含有明显的褒贬。孩童被教导长成“正常”的大人,成人又被社会规训为“正常”的样子。它们是社会中的条条框框无疑,但大多数人不也选择归顺吗?

“所以呢,现在要这样,”傅瑞文说,“我去告诉所有人,我们其实不只是室友?”

很突兀很极端的做法,这也不是颜洛君想要的。她真正开始觉得很多事是无法挽回的,如果傅瑞文一直将话题扯向另一侧,如果她一直否认——颜洛君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她在想什么。

后果就是颜洛君只能问:“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正视我们的关系呢?”

傅瑞文沉默半晌:“在你的社交圈里,两个女孩在一起,兴许很正常。”

根本用不到兴许二字,傅瑞文见过不少她的朋友,在听颜洛君介绍二人关系时从未有过类似于诧异、震惊的神情。顶多打趣颜洛君,说真长情呀,恋爱能谈这么久。

颜洛君状似无意露出无名指上的婚戒说谢谢。

工作性质原因,傅瑞文几乎从未戴过婚戒。其实结婚只是一个毫无法律效力的形式,更何况她们连婚礼都没有办。傅瑞文原本和家里的联系就不深,与颜洛君在一起后更是几乎断绝了关系。

颜洛君硕士毕业后第二年,傅瑞文休年假和她一起去欧洲。国际航班飞了那么久,从融入不了的城市再到融入不了的国家。跨过大片陌生的土地和海洋,傅瑞文曾以为自己一辈子也走不了那么远。

但颜洛君牵着她的手来到异国风情的建筑前,傅瑞文看不懂指示牌上的标语,在这个时候听见和她说,姐姐我们领证吧。

第37章 她会回来吃晚饭吗?

惊喜吗?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是惊吓更多。

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在某一天和人领结婚证,地点甚至是在国外——也不能算从未想过,毕竟从小就知道自己迟早是要被当作某种商品一样的东西卖给男人,使家中——准确地说是她生理意义上的弟弟获取一笔彩礼钱,但似乎也从未想过命运还可以改变。

更何况结婚对象的性别和她一样,是个女人。

听上去真是吓人,这简直是要去请神婆来做法祛邪的程度。但那时年少呀,二十岁出头,刚毕业没多久,恋爱谈了几年,和家里的关系也断了。她曾经也想过和颜洛君过一辈子的吧,不然怎么就答应了呢?

或许只是因为侥幸心理。毕竟国外的结婚证在国内并不具有法律效力,说白了不过是废纸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