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升职手札(440)
通传神色变得颇有些微妙,见四下无人,压低了声音道:“辅国将军,杜延寿。”
正堂中,会稽王端坐堂首,苦恼不已。
辅国将军杜延寿一大早就登门拜访,磨着他扯东扯西,滔滔不绝地说了大半个时辰。
会稽王不得要旨,然而事出反常必有妖,他渐渐觉出不对劲来。三品的辅国将军,好歹是朝中有头有脸的人物,跑来找他聊半天闲天,若说无所图,那真是骗了鬼了。
他耐心告罄,抬手让对方打住,道:“杜将军,你我都一把年纪了,经不住这般消磨。若有什么事,直说便是。”
杜延寿见时辰差不多,呵呵一笑,端茶润了润喉咙,朝同行而来的长子杜黍使了个眼色。
杜黍开口道:“太尉托我问殿下,可愿去荆州?”
会稽王很是意外:“去荆州作甚?”
“自然是出任刺史。”
会稽王只觉得可笑:“如今的刺史正有其人。”
杜黍笑了笑:“往后可就不一定了。”
会稽王一惊,警觉地打量着他们:“何出此言?”
杜黍正要回答,门外有通传喊道:“殿下,天使降临。”
会稽王惊疑不定,连忙起身整了整衣袍,他狐疑地打量着杜延寿父子,匆匆出门迎接宫中来使。
来人是一位青袍内侍,捧着圣旨的手臂微微颤抖,声音也有些虚浮:“李劝星谋反,今上命殿下做荆州刺史。殿下,接旨罢。”
会稽王闻言,恍若雷劈一般呆若木鸡,半晌都没反应过来。
“殿下?”那内侍见他失神,催促道。
会稽王压低了声音:“谢、谢仆射人在何处?”
杜延寿在不远处观望,听这边迟迟没有动作,不由得与杜黍对视一眼。
杜黍的身影出现在门中,他一身戎服,望过去魁梧威猛,一看就不是善茬。
那内侍瞥见,飞快对会稽王道:“他已下廷尉狱,殿下,接旨罢!”
日光洒落在庭前,竟有些刺眼。会稽王跪倒在地,待圣旨宣读完毕,才磨磨蹭蹭地起来,犹豫了一番,又问道:“今上可安好?”
“有劳殿下挂心,今上龙体康健。”
会稽王不好再多说,送走了来使,便久久伫立庭中。
东海王府送信的小厮趁机上前,将晨间情形低语一番,会稽王一言不发,摆手让人退下,左思右想,到底回到了堂中。
杜延寿朝他恭敬一礼:“恭贺殿下。”
会稽王苦笑一声,闭目低叹:“杜将军,请回。”
————
成之染盯着钟长统查封了谢府,待一切安定,才打马回府。诸将各各归来,聚在堂中你一言我一语,成肃负手伫立于窗前,背对着众人,看不清神情。
然而他意态从容,想来诸事都还算顺遂。
成之染不知道他入宫跟天子说了些什么,此刻也不想知道。成肃却唤她过去,道:“大军不日将西征,我要亲自与李劝星一战。若让你来选,你二叔和桓不惑,哪个能驻守东府?”
他骤然发问,让成之染愣了愣。有上次追讨张灵佑前车之鉴,驻守东府的人选马虎不得。
“二叔的性子阿父也了解,桓二郎又是个倨傲豪纵的,他二人都不合适,”成之染略一沉吟,道,“不如召崔豫州入朝。”
“崔甘泉?”成肃意外道,“难道他就合适了?”
“崔豫州守成之人,有何郎君在此,他也掀不起风浪。如今兖州刺史空缺,京门地处水陆要道,让二叔回来把守,岂不是更为稳妥?”
成肃思忖了一番,道:“崔甘泉不容小觑。”
“阿父若还不放心,留些人马给何郎君便是。西府文武将士早已被李劝星带走,崔氏到豫州,本就是明升暗降之策。”
成肃颔首,道:“如此甚好,那便让杜二郎去接替你二叔。”
成之染心中一动。杜延寿若被外派,那此次西上,能做前锋的,恐怕是钟长统了。
她抿了抿唇,道:“倘若西上,我要做前锋。”
成肃看了她一眼,未置可否。
第208章 摧折
徐崇朝听闻东府骚乱才匆忙赶来,从众人只言片语中得知了大概,孤零零待在角落里,看上去颇有些落寞。
这么重要的事情,成肃却没有事先知会他,个中思量耐人寻味。他时不时侧首望向成肃,几番欲言又止,到最后终于忍不住,却冷不丁被沈星桥拉了一把。
“徐郎,别犯傻。”
徐崇朝默然无语。
成之染快步上前,不动声色地挡在二人中间。沈星桥神情冷淡,目光微微一顿,就移到别处,径自走开了。
徐崇朝问道:“狸奴,李兖州死了?”
成之染缓缓颔首,见对方神情一紧,连忙以手抵唇,无声地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