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栖高门(117)

作者: 桐盏 阅读记录

如果说上一世她还在乎外头人对自己的评价,在乎那些流言蜚语,那她已经死过一次的人了,又何须在乎这些。

若是有其他人愿意给姜二姑娘赎身,那是她的造化,是她的福气。若没有,那她和姨母当年一样,都是命运的安排罢了。

虞珣自认不是救世主,所以自然也不会被这些流言蜚语裹挟,违心让这姜二姑娘过门。

心里这样想着,虞珣让青黛侍奉着梳妆打扮之后,便往老夫人院里去请安了。

而因为外头的流言蜚语,今日老夫人院里,大太太二太太还有姑奶奶谢兰宜,大姑娘谢姝二姑娘谢鸳三姑娘谢菡竟也都已经到了。

看着眼前这阵势,虞珣心中不觉有些好笑。

今日唯独嘉平郡主没来,倒是突显嘉平郡主的高贵了。她是长公主的掌上明珠,虽被迫嫁到国公府来,可即便如此,她也从未当自己是谢家妇的。

自然也就连看自己笑话的心思都没有了。

不知为什么,想到这些,虞珣便觉着讽刺极了。

第63章 过招这新婚燕尔,哪有那姜二姑娘什么……

不过心里即便是再多的情绪,虞珣面儿上也未曾流露出丝毫来,她如往日一样,上前给诸位长辈请了安,便坐在了一旁的檀木雕花椅上。

而她这样镇定自若的样子,却是让姑奶奶谢兰宜先忍不住了,直接便提及了今早外头那些流言蜚语,“三弟妹,想来你也知晓昨日吏部侍郎老夫人往府里来的事情了,外头那些人可都在看三弟妹会怎么做呢,毕竟,三弟妹即便不在乎自己背了善妒的名声,也该想想你那死去的母亲,当年你那母亲和这姜二姑娘可是同样的处境,便是冲着这个三弟妹也不该拦了姜二姑娘过门吧,否则外头不定怎么议论纷纷呢。”

一旁大太太本不怎么待见谢兰宜这个小姑子的,可这会儿见谢兰宜阴阳怪气的样子,她也跟着添油加醋道:“就是,这即便三弟妹连自己逝去的母亲都不顾及,那也该替三弟想想。当年他和姜大姑娘可是有过婚约的,若他这个时候不给姜二姑娘一个庇护之地,那外头人只会说三弟是寡情薄意之人。”

方才在来的路上虞珣其实已经想过大太太和谢兰宜少不得借着这事故意给自己难堪,所以这会儿见着两人这一唱一和的,虞珣其实并没有怎么生气,只浅笑的拿起桌上的茶水轻抿一口。

却在这时,二太太一丝讶然的声音响了起来,只见她紧紧盯着虞珣的脖颈,下一瞬却是轻笑出声,转而看向大太太和姑奶奶谢兰宜,笑道:“大嫂,兰宜,你看你们这是不是操心太多了。三弟和三弟妹两人好着呢,这新婚燕尔,哪有那姜二姑娘什么事啊。”

众人瞧着二太太这般态度,也不由朝虞珣的脖颈看去,而这一看,即便是未出阁的谢鸳还有谢菡也都知晓,昨个儿夜里自己这三婶和三叔大抵荒唐了一夜,否则何至于留下这样的痕迹。

大太太和谢兰宜也是一惊,可惊讶过后,两人差点儿没有呕死过去。

谢敬存是什么性子,若非他娶了虞氏过门,身边只怕到现在都未有任何侍奉的人呢。可这样不近女、色的他,却特意在虞氏的脖颈留下这样的痕迹,虽虞氏已经竭力用脂粉遮掩了,可同为女人,谁又不清楚这痕迹到底从何而来。

两人如何能不知,这只怕是自己那三弟故意留了痕迹,他便是要用这样的态度告诉众人,他心宜虞氏,所以别人也别想管他的房中事。

老夫人也未料到小儿子会这样放肆,这若换作往日,瞧着虞氏脖颈这个痕迹,她心里总归是有些不爽的。这种情绪很难用言语来形容,毕竟寻常人家做婆母的,都不会乐意从这样的痕迹中窥见儿子的房中事的。

可这会儿,老夫人却不可能拿这事来训导虞氏这个小儿媳,非但不能训导,她还得装作看不到。只因着一个时辰前,小儿子特意往她院里来过,直接表明他的态度,说他没有任何纳妾的心思。姜二姑娘不可能,日后也不会有其他妾室。

老夫人自幼偏疼小儿子,可因着小儿子常年征战在外,性子清冷,所以她其实也不大习惯用孝道来压小儿子的。加之近来他愈发的皇上倚重,成了御龙卫的统领,老夫人便更不会落了小儿子的面子了。

当然,即便小儿子今日没有特意过来表态,老夫人也不至于糊涂到让姜家姑娘过门的。

她是老了,可还没有老糊涂到让儿子真的娶一个戴罪之身的女人。虞珣的父亲对东宫有救驾之功,所以她那外祖家获罪的事情,她其实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这姜二姑娘却是不一样的,老夫人是压根看不上这姜二姑娘的。更不用说,当年姜大姑娘香消玉殒之后,老夫人当时是动过心思让姜二姑娘来继续这门婚事的,可姜二姑娘非说是小儿子克死了她的嫡姐,死都不要嫁过来。

上一篇:山居俗事 下一篇:宣平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