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栖高门(118)
有着这样的过往,老夫人又怎么可能点这个头,所以不等大太太和女儿再使坏,她直接开口道:“昨日吏部侍郎老夫人是存了心思想让敬存给她那孙女一个庇护之所,可我没点头。当年那姜大姑娘去世之后,我原就想让这二姑娘继续这门婚事的,可这二姑娘一哭二闹三上吊不愿意,既如此,今日我自然不可能接受她进门来。”
说完,老夫人又看向虞珣道:“敬存身上肩负着国公府的责任,我这当母亲的自不会糊涂到眼睁睁的看着他的后院不平。我是当婆母的,更是当母亲的,所以瞧着你和敬存夫妻和睦,我没什么不高兴的。我只盼着你早日诞下子嗣,如此我也能抱了孙儿了。”
这话一出口,虞珣一时有些无措。因为她虽知晓这一世婆母对自己改变态度,可人即便有些改变,让她说出这样的话来,却也是不易的。
想到这些,虞珣抑制不住眼睛微微有些泛红,乖巧的开口道:“母亲,您放心,珣儿会和三爷好好过日子的。”
一旁的大太太和谢兰宜也没想到,老夫人会一锤定音,大太太是当儿媳的,婆母既已是这样的态度,她当然也不好掺和进去。
只有谢兰宜,她昨日被母亲训斥本就难受,这会儿见母亲竟这样给虞氏体面,这在她看来,母亲哪里是把虞氏当做小儿媳的,这明明便是把她当做女儿来疼的。
想到这些,谢兰宜气的指尖都在颤抖,不解的看着老夫人道:“母亲,不过是纳妾的事情,这京城世家大族哪家没有三妻四妾啊。当年三弟和姜大姑娘没有缘分,如今姜家出了这样的事情,便是看在姜大姑娘的面上,母亲也该给这姜二姑娘一些庇护的。母亲素来慈爱,怎的就非揪着姜二姑娘当年一些口无遮拦年少轻狂的言语,不肯给姜二姑娘一些怜悯呢?”
老夫人预料到女儿会使小性子,所以没等谢兰宜继续胡闹下去,老夫人便冷冷打断她道:“兰宜,你得记得你是出嫁的姑奶奶了。即便你没有出嫁,你弟弟院里的事情,也不是你可以插手的。更不用说,你这样急着想让姜二姑娘做你弟弟的妾室,这事情若是传出去,你可知晓会惹多少人笑话。”
“你是我精心教导长大的嫡女,不是那些市井人家没读过书的粗鄙之人,所以你便是不喜欢你三弟妹,你也不该逾距,瞎捉摸一些和你无关的事情。”
老夫人这话是丝毫都没有给女儿留情面了,倒也不是老夫人不心疼女儿,只是她不想让女儿继续错下去。毕竟,她有走的那一日,等她走了,女儿那边若有什么事情,能倚仗的不就是娘家了。可国公府靠谁支撑门楣,老夫人真的担心女儿若再这样愚蠢,日后等到虞氏真的在这国公府说一不二,女儿即便求到虞氏面前,只怕虞氏也不会给她好脸色的。
可老夫人的这些心思,谢兰宜又怎么会懂,她只觉着母亲变了,变得不在疼爱自己了,反而是宠着虞氏这个小儿媳。
而这个现实,谢兰宜瞧着碍眼极了,所以不等老夫人再训斥她,她狠狠瞪了虞珣一眼,哭着就跑了出去。
二太太之前差点儿踩了谢兰宜给她挖的坑,所以见她哭着跑出去,只叹道:“兰宜都这个岁数了,还如尚未出阁的姑娘一般爱使小性子,这也亏得母亲当年给她选的夫家好,否则,就她这样得和夫家闹多少糟心事啊。”
说罢,二太太又道:“只她这性子若一直不改,总有她吃亏的那一日的。毕竟,娘家虽一直都在,可也不是她一直可以随意闹腾的,这样下去,总有生分的一日的。”
二太太虽不喜谢菡这个女儿,可想到谢兰宜之前竟存着那些龌龊的心思,她还是不由阴阳怪气道。
她一直以来便是风风火火的性子,所以也不担心老夫人会因着这事不喜她。
二太太的话说的老夫人心里是愈发替女儿的未来有些发愁了,她正想着什么时候一定得好好和女儿促膝长谈,让她知晓厉害,却在这时,只见一个丫鬟神色匆匆,脸上满是汗珠的闯了进来,“老夫人,大太太,不好了!郡主,郡主要把大少爷跟前侍奉的书情和书画给拉出去杖毙!”
老夫人几乎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而一旁大太太更是疾言厉色道:“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座的人也是大惊失色,毕竟杖毙二字真的太骇人听闻了。
这即便是世家大族,处置一个奴仆那也不能这样直接杖毙的,这可是人命啊。
丫鬟忙回禀道:“三爷近来捉拿废太子和西南王余孽,也因着这事,外头便有了流言蜚语,不少人又提及了郡主的身世,说郡主其实是那西南王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