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回大秦开食肆(53)

作者: 冰可乐 阅读记录

司农监那边上工通常是在下午,荇娘和临娘知道她的小摊上终于上了杏皮水,还时常央告她从摊子上背些过去,因为虽然李卉也教过她俩如何煮这杏皮茶,可总没有她亲自煮的好喝。当然李卉是不能要她们的钱的,而且荇娘还时不时感叹说“杏皮茶这么好喝,才卖四钱一水囊,怕是那些药材都不止这个价吧?”

每每此时,李卉便会摆出自己的“生意经”:“做人做事诚信为本嘛,这是我爹娘时常教我的,少赚一点,厚道一点,心也安一点,不是吗?”

可实际上她也觉得自己这样做也很好啊,因为比起前世动辄十几块钱一杯的各色奶茶来说,四块钱一杯的杏皮茶简直比某雪王还要友好。

她在杏皮水上的一个商业理想,便是要将她的杏皮水打造成大秦的第一个“雪王”。

本来一切都很顺利,结果到了七月中时,就突然天降大旱,真是让她唏嘘不已。

好不容易生活光景好了一些,家中又马上要添丁进口,可却突然来了天灾。爹娘着急上火,大哥大嫂更是满面愁容——现下不要说吃好了,得先有活命的水啊!

她的爆款杏皮茶便在大旱中夭折——纵使一再降价,大家也不会有那个闲心来消费的。

“很可能大旱之后还会有接踵而至的其他灾祸……”阿爹这个“靠天吃饭”的农民,看着收割后干裂的土地,仰天长叹。

他原本计划着,麦子收了,就租牛来犁地,把土地翻一翻,再沤沤肥,就给地里再种上些别的,如今看来,只能等天普降甘霖才行。

前世李卉本就是研究秦汉断代史的,知道秦始皇上位后,因水工郑国是韩国间人而下逐客令,历史上曾有过近两个月的大旱,后来也会下雨缓解。

可就算她再笃定,可心情还是会受到影响。

“或许这就是局外人和局内人的区别吧。”李卉再次感受到了秉笔直书的史家们在史册上所写的每一个字背后的厚重力量。

当然,她不能跟家人说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咬咬牙就挺过去了,那就是泄露天机。

她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地变得更乖一些,出门更早一些,钱挣得更多一些,这样也能让家人更放心一些。

第27章 桑叶茶阿幸今年年岁几何?

所以当爹娘以大旱当前,比如遇到个**的,害怕她一个人应付不来时,李卉这次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还是一如既往地上午摆摊,下午去司农监那边点卯。

旱情是最终可以缓解的,但小吃摊的生意一天也不能耽搁,这便是李卉自己拿定的主意。

阿爹见拗不过她,便也只好同意。背后还跟阿娘悄悄议论过,就觉得她这个执拗的性子又有几分像从前了,阿娘就作势要打他,说他怎么不盼闺女点好。

当然这些都是阿娘后来才讲给她听的,阿娘还怕她生气,说辞还相当委婉,李卉只觉得好笑,大概原身执着躺平的性子,给这个家庭留下了太深的心理创伤。

而李卉如今摆摊赚钱风雨无阻的样子,又像是另一个极端。

“无妨的,阿娘”,李卉道,“阿爹也是担心我嘛。”

而且自阿爹觉得自己说错了话,得罪了阿娘,就十分殷勤帮她专门在后院找了一块地方拿来做鸡舍。这样她就再也不用枕着鸡粪的味道入眠,她还计较什么呢?

让她更为着急的是阿嫂的孕期情绪状态。

因为身体情况特殊,再加上大旱少雨,阿嫂整个人都是暴躁易怒的状态,全然不似之前的温柔贤淑。

阿嫂甚少出门,李卉之前还专门让她帮着晒杏干,眼下杏皮水也不卖了,她便发愁那些杏干要如何卖得掉。

尽管李卉一再保证,这场大旱一定会过去,但依然远水解不了近渴,阿嫂还是焦虑到夜不能寐,天天自己在家煮杏皮水来喝,这下倒是补充了水分,但自己却好像成了一颗发酵的酸杏子,连甚少到她跟前来讲他们夫妻小话的大哥,都愁眉苦脸地来求她想想办法:“卉妹,你看看有什么法子?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啊。”

“是啊,大哥”,李卉借她的嘴说出了女性生育之不易,“阿嫂这样可都是为了你,为了咱们这个家,往后你可要再对人家更好些。”

“那是自然,”大哥似羞于在未婚小妹面前过多提及这些,便道,“我自己的媳妇,晓得心疼。”

李卉便去前院廊下,把小黑狗窝旁的桑叶揪下来些,一日两次煮了茶给阿嫂喝。

前世她熬夜较多,心火很旺,每次也是各种亚健康,为此还专门去看过中医大夫。还记得那大夫老神在在地给她抓了一副晒干的桑叶。后来喝了半个来月,症状果然有了减轻。为此她还专门去网上查过,桑叶茶是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的,也就一个“抗炎”可以稍微沾一点点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