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大秦开食肆(80)
李卉便觉得心中无比畅快,等她这样发泄完,脸上就“多云转晴”了:
“走吧,爹娘虽说要给我留门,但每日都是要等我回去了,他们才真的睡下。”
于是,公子幸又被热情接待了一回。
就连阿嫂都挺着个大肚子,从院中过来,见有那么多的牛肉,瞬间睡意全无。
爹娘一边说着感激的话,一边再三请他第二日到家中来吃饭。
李卉没好说他家都没回直接来找的自己,而是更加委婉地表达:
“阿爹,阿娘,今日都这么晚了,阿幸他回去还得要一阵儿呢,明日定是要和他吃团圆饭的嘛,我们怎好夺人所爱呢?”
“是了,是了”,阿爹老实巴交,“是该团聚,阿幸啊,多谢,真的多谢。”
阿娘便做主道:“不如大后天过来吃饭?前线辛苦,回来也一直赶路,还背着这么沉的东西,怎样都要来吃一顿饭的!”
公子幸看了一眼李卉,见后者轻轻点头,他也就答应来下来。
却见公子幸又从行囊里掏出个包袱来,“这是晚辈在路上买的些冬果梨,仓促之间登门拜访,还望见谅。”
于是又是一堆爹娘说的感谢,公子幸又连忙推辞的话。
李卉只觉得有些脑仁儿疼,怎么去修了个河渠,还把自己修墨迹了?
方才大家都在屋内时,为何不拿?如今都要走了,却又整这么一出?
“方才我只惦记着大哥托我带的牛肉了,未曾想起来……”
很显然作为过来人的阿嫂,自然知道,最后这句话是对着一脸郁闷的卉妹说的。
连第二日晨起,都心情大好地,不忘打趣:
“要我看嘛,这个妹婿不错的很呢,事事都报备,件件有回音……”
阿嫂一向都打趣她,李卉倒是没有深究,而是对着那人买来的冬果梨出神——
天气冷了,食肆中的柠檬水早就不上了。天气冷,喝凉的伤胃不说,煮热的吧,又更加发酸,于是自打进了十月,肆中便没了佐餐的饮子,但若是做成热的呢?
大后日,家中摆宴以谢公子幸。
这回李卉也拿出了自己的回礼——冬果梨汤。
说是汤,也很简单,就是将冬果梨,切成小块,然后加了些梅子酱来熬。
就图个酸甜可口,大冬日的喝了暖心又暖胃啊。
果然,这款新的饮品又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我还是像从前那般,每日过来帮你吧?”
家宴后,公子幸帮她把煮好的一大锅冬果梨汤,搬上牛车,到了食肆。
李卉想起了阿嫂的种种打趣,便道:“不了,你难得回来,就还是在家中多陪陪阿叔阿婶吧,那日你见的那个小童,便是我新请的小伙计……”
“你是不需要我了吗?”公子幸在离开之前幽幽道。
“……”李卉觉得自己是不是产生了一种错觉,“没有,只是真的觉得你难得回一趟,还是多陪陪爹娘吧!”
正当她想要把车轱辘话再说一遍时,阿侪和韩熙的同时出现,解救了她。
她赶忙把新品冬果梨汤舀了两碗来。
那韩熙道自己正是见着她搬了个大木桶进食肆,想着定是有什么新的吃食。
那阿侪呢,则是也如往常一般提着鸡脚鸭脚进门。
韩熙是只想吃点新的,为猎奇;阿侪则是赶了一路,真的口渴;于是两人都端起手中那碗梨汤,一饮而尽。
“好喝,好喝!一点也不挂喉,还回味甘甜。”韩熙的话文雅。
“好喝,好喝!卉姐姐,我可以再喝一碗嘛?”阿侪的话童真稚嫩。
但不可否认,他们说的,都是好话。
不仅如此,韩熙还让她按照商社的规模,每日送两木桶的量过去。
李卉却觉得这个冬果梨汤熬起来方便,商社那边完全可以请了厨娘自己来熬。
也就是完全没必要费这个钱,一桶二十斤,一斤就算七八钱,也要近两百钱呢。
“你们王上都可以用我们韩国的郑国来修渠,我还请不动你做这个冬果梨
汤啊?”
韩熙笑谈着道出自己的真实原因——
“如今秦国礼遇我们,我自然也要投桃报李嘛,再说了,谁让你隔一段时间便能推陈出新?你这个小女娘的厨艺,是绝对没错的。这样吧,等后续河渠修成后,咱们再谈更深远的合作。如何?”
李卉点头,她知道商人逐利,这是本性。
现在举国上下都在观望这条水渠能否修成,成了自然皆大欢喜,但若是不成,那这些商人便可能无法承受帝王之怒,只能关张走人。
弄懂了韩熙真正的担忧之处,李卉就不得不用到前世这个金手指了——
郑国渠在历史上的地位跟都江堰一样齐名,连郑国的家人都被接来了秦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