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终点是曾被叫做上海的世界尽头(7)+番外

作者: 狂奔的提琴 阅读记录

“你这一下子要我想也……”我有些犯难。

“那我们扩展点思路,盒小姐挑战过什么古老的运动吗?”他双手拢起,语气还是很有礼貌很耐心。

“古老的运动,呃……”我心想这次面谈好像要完蛋了,我根本不知道什么算古老的运动,不对。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运动。

斯蒂文看着我,我绝望地四下试图寻找灵感。

“像是跑步、跳远、舞蹈这些都算,不过我提的这些古老的运动都很普通,所以最好是有更大的爆点。”

张掖接通了一台显示屏,把那些长的方的盒子一个个插上去,显示屏上开始闪现各种画面。

“张掖,有什么你觉得是爆点的玩意啊?”我问他。

“爆点,爆点……爆点就是别人一看觉得你脑子坏掉的事情。”他说。

“说得好。”斯蒂文拍手。

我更糊涂了。

【我是罗文,这里是罗文骑行世界。今天是我连续骑行的第一千七百七十二天,今天的气温是零下三十度,比昨天稍微回升了一些。期待今天太阳下山之前能够找到适合的露营点。】

显示屏的画面终于稳定了下来,然后输出了这么一段音频。画面中有个男性对镜头挥了挥手,然后骑着一个两个轮子架在金属架子上的玩意走了。

“这是什么?”

“自行车。”斯蒂文说,“你会骑吗?”

“会,当然会!”我说。

“绕着九街区骑一圈,行吗?”他继续问道。

“这不小菜一碟嘛。”

“嗯……绕着新京城骑呢?”他再问。

“你觉得行我就给你骑。”我说。

“那么,骑着它穿越无人区怎么样?”斯蒂文看着我,“穿越华北无人区,然后南下,从南京长江大桥遗址过去,最后抵达上海海湾。这条线路,怎么样?”

“太酷了!就它了!”我已经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

事情就这么谈了下来。波哥知道之后,把我骂了一顿。但我不管,比起把自己的生育能力贡献给社会换取好吃好喝,还是去工厂给机器人换电池。我情愿试试这样的。

“脑子坏了。”波哥最后无奈地说。我说对,这就是张掖说的爆点。

试试呗,试试又没有什么坏处。我当时是这样想的。

结果没想到这事儿还很不简单。斯蒂文发了一大堆东西给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研究下来独自骑行一千五百多公里需要的体能和技术。

“因为你是珍贵的女性,如果途中你出了问题,我们平台承受的压力会比较大。”他是这样对我说的。

以及与我商讨这个挑战活动的最终目的。“你知道上海湾遗迹吗?第五次迁徙之前,那里还有大约十万人口居住,算是一个小规模的聚居区。但是后来就没有人类活动的迹象了。”斯蒂文见我一脸迷茫,给我解释道。

“最后一次播报信息是七十年前,从那之后就再无音讯。但是最近我们发现那边传来了信号。我们希望你能给抵达上海湾遗址,寻找这个信号的源头,并且直播告诉我们那里有什么。”

“这……不能派个无人机去查一下?”

“那就没有悬念了。等待,会让观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有点像一种古代人类特别喜欢的活动,是叫冒险吧。”斯蒂文这样对我说,“找回黄金时代人类的骄傲。那个时代的人类可是能在非洲大草原追羚羊的呢。”

我提醒他现在非洲大草原都没了,羚羊自然也没了。只有全息虚拟标本可以看,追羚羊也只能在虚拟实景里才能做到了。

“人还是需要看点真实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下一个风口。”斯蒂文认真地和我说。我实在搞不明白这个人,一会说着宏达的理想一会又说回了流量KPI。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但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第六章 :自行车长啥样啊?

要做的事情非常多。 首先一点就是车。张掖帮我查资料,最后一家生产自行车的公司在一百四十五年前就停产了所有配件。现在这家公司虽然还在,但业务已经变成了生产自动载具的坐垫。

张掖说别急,虽然停产那么久了,但它的库存不可能全都销毁,肯定还有不少流通到了民间,他决定问问下家,帮我找找。

“我有个疑问。”我说,“为什么这种全靠人蹬的车,叫‘自行’车?”

张掖被我问噎了,翻了半天白眼说你去问AI啊。

“V,为什么自行车叫自行车?”我问。V是我给我的那个便携式人工智能模块起的名字。它的主体依然是那个生命培育中心的通识教育模组。只不过在培育中心是免费用的,而现在需要每个月付费才能用。就为了这每个月的几十块钱,我如果不去找活干,就得把每个月领的食品券卖掉一部分,换来钱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