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钳工[六零](453)

游走其中,其中费的脑筋,不亚于当三面间谍了。

林巧枝就不费这个脑筋了。

欣慰的是,这次不只她一个人了,搞石油的、搞钢铁的,都有和她一样听着就头疼的。

林巧枝很亲切上去同他们握了握手。

握手的时候。

双方眼底露出的都是心领神会的笑容。

胡明德这个中方钢铁专家,就属于异类了,此刻正在那边主导“勾心斗角”式的小会。

林巧枝几人觑了觑那边,都不约而同决定聊一点纯粹的东西,洗一洗耳朵,净化一下脏了的心肝心脏:“大庆油田可是大单位,对这个武兴钢厂的引进这么重视,赵工你这是把班底都带出来了吧?”

“技术上就不简单了,没有焊缝,要承受高压,高强度,咱们这方面还是差了点,都要靠进口,但这种命脉的东西,也不能一直依赖进口不是?”赵建则是苦笑着说。

又聊了几句。

她们就各自回去做自己的事了。

毕竟职责不同,负责的方面也不同,也都有很多资料等着看,很多事情等着做。

郑爱兰和李月勤也都在做事。

虽然不参与实际谈判,但是得知林巧枝旗开得胜的好消息,都不免高兴!

同时也有些难说的欣喜。

她们居然间接参与了这么大的引进项目,那种真的在为国家奉献一点点力量的感觉,真的很奇妙,胸膛里都鼓满了气。

好自豪!

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可能是所有义无反顾奔向热爱事业的人,最渴望和期待的东西吧。

她们早早体验到了这种感觉。

太美妙了,这辈子都不会忘的!

还想再多做一点,再学得更用力一些。

连性子相对内敛的李月勤,都忍不住好心情,追寻着问:“为什么赵工说是命脉呀?”

她知道这个钢管技术上很难实现,但是对整个工业世界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学校的教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有些局限性的。

即便事多,林巧枝也从不吝啬讲解,不吝啬投入时间去教。

为她们缓缓铺开庞大的、丰富的,神奇的工业世界:

“很重要的,你看赵工所在的石油行业。石油是世界经济的血液,两次石油危机都影响了全球经济,你说重要不重要?”

“那肯定重要!”李月勤有点吃惊的用力点头。

林巧枝继续说:“对我们自己来说,石油的钻探和生产,也是关系到民生的关键行业了。这么关键,这么重要的行业,你说其中必须用到的石油套管,咱能不能纯靠买国外的?”

“那肯定不行!万一哪天不卖给我们了怎么办?”

林巧枝点点头:“咱们再说轮船……”

她看过很多内部资料,也接触过很多项目,更和赵局这种工业百事通朝夕相处过,对这些也算如数家珍了。

无论是制造飞机、轮船、火车、汽车、锅炉、电站,还是输油、输汽、输水,或者是开发矿藏进行地质钻探,哪儿都需要它,哪里也离不开它。*

要不为什么能被称为工业的“血管”呢?

人离开血管会死。

工业没有血管,基本也是死翘翘了,即便不死,多半也是半死不活,就更别妄图发展了。

无论是石油、化工、钢铁、机械,乃至军工,都离不开这一根根至关重要的“血管”

所以国家才要下力气、下本钱、费大心血去引进它啊!

中国要强大起来,要站起来,血管总不能一直买人家的?

他们要有能力,自己炼钢、自己轧钢轧管!

特种钢,大无缝!

要把命脉握在自己手里。

武兴钢铁研究院这间办公室的灯,总是亮着。

大家经常挑灯夜战,搞到很晚,

有时候还会让食堂送饭过来,在办公室吃过,就继续埋头苦干。

在一轮轮的谈判中,每个人都为这次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林巧枝稍微有点小多。

说实话,林巧枝自己都不太清楚为什么。

但冥冥之中就是有感觉,感觉到细微的不对,再顺藤摸瓜,就能发现对方的缺陷和漏洞。

难道真是所谓女生的第六感?

实际上,

这是一种意识上的东西。就仿佛21世纪的人,突然听千禧年初的人,大聊特聊“手机的创新”和“互联网的发展”。

人:?????

听到离谱的东西,真的很难忽视过去。

其实,能日常接触到、使用到,就潜移默化了许多东西到意识里了。

林巧枝这些年在梦境里接触到的东西,同样也不知不觉融入她的思维和眼界里。

看不见,摸不着。

但却实实在在存在。

这些属于意识层面的东西,让她好像变得格外敏锐,再加上足够深厚的技术积累,外化出来并没有太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