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即使是扯大旗,也是有技术含量的大旗。
就好像问二十年的老厨师为什么我煎蛋黏锅,他即使不想告诉你真正的问题,下意识出口的,也绝对不会是脱离厨艺基本原理的荒唐答案。
而什么特殊复合防锈剂,最能满足“延长轧辊寿命”这一条件呢?
不仅要防锈,最好还要能满足林巧枝他们此前在谈判桌上提及的问题。
——硫磷复合添加剂,无疑是非常好的答案。
兼具抗氧化、抗磨和抗腐蚀三种功能,同时还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抑制磨损。*
林巧枝之前就在乙烯那个项目里,接触过相当多的化学防锈剂。
因为当时和美日双方纠结过冷凝水的问题。
并且还是她提出的想法,以她做事的习惯,秉着负责任的态度,提出口之前,就会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尽可能的考虑全面。
当时还是国内最厉害的一批化学工业同行卢当山亲自给她仔细讲过的,事后她又做了笔记,深入研究整理了一遍。
这不,就用上了!
没有什么学问是用不上的,她一向都是抱着这样的态度对待所有接触到的知识和技术。
当时谈判谈着谈着,脑子里一下就浮现出这个。
听了她的这个分析过程。
众人仍然是有点难以消化,可是……虽然听起来非常有道理的样子,条件真的充分吗?锈蚀其实也是影响轧辊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林巧枝是怎么察觉到不对,怎么就这样在谈判的短短一两分钟内,全部串起来了?怎么做到的?
有人还想问一下。
“行了,咱们说个好消息!”袁立华不知从哪里钻出来,满脸高兴的样子,拍了两下手,将大家的目光和注意力吸引过来,“林工推进签订的这个技术附件,商务谈判组已经讨论过了,不仅能帮助商务谈判压低预算,日后,一旦轧机投产后轧辊没达到承诺寿命,我们可以依据附件索赔,最高可以索赔到840万美元!”
这话音刚落,袁立华先带头猛烈鼓掌,房间内顿时响起一片振奋的欢呼和鼓掌声。
第155章 要将命脉握在自己手里
面对鲜花和掌声。
林巧枝从前还会略略不自在。
现在已经能比较自如坦然的面对了。
林巧枝看向了带头鼓掌袁立华, 对方朝她点头。
热烈的气氛又持续了一会儿。
袁立华抬手看了下时间,就笑着说:“时间也不早了,等会儿我让食堂准备点吃的, 晚上要是弄完了,有口热乎气儿。”
“吃麻婆豆腐!”
气氛是真的好, 都有人笑着高声点菜了。
颇有一副要联手吃穷袁立华的劲头, 难得高兴啊!
众人热热闹闹的点完菜,就慢慢开始工作了。
这间大办公室里,除了几名谈判主力,他们各自带来的徒弟,还有一些设计院和钢厂调来帮忙的人。
“我们几个到林工这边吧。”有青年毛遂自荐, 抢先一步站出来。
没来得及开口的人,都懊恼地瞪他一眼。
林巧枝当然不介意多几个人帮忙,又问:“你们这一组有多少人?”
“我们组有5个,两个是设计院的, 三个是武兴钢厂的工人,我是武兴钢厂三年的劳动模范!”青年积极自我介绍。
林巧枝想了想, 加上李月勤两人, 也有七个人了,倒是够了。
技术资料太多了,单靠个人力量是很难全部完成的,也会消耗掉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林巧枝此刻,想再补充几份法国同类型轧辊的金相分析报告,以全面印证她的想法和细节。
自己跑腿, 或者派徒弟去协调,肯定没有多几个人手帮忙方便。
这其实也是非常典型的中国风格, 面对大事的时候,从不讲究什么单枪匹马、孤胆英雄,而是集体的力量,团队的智慧,对手面对的从来都是一整个智囊团和一整个背后看不到底的巨大集体。
林巧枝对人手做了简单的安排。
去补充更多金相分析报告的。
去查找某个具体数据的。
将对方提供的数据资料中,她指定的部分数据资料整理出来,绘制成折线图的。
……
其实对中方来说,时间也是很紧张的。
白天谈判,晚上消化资料,然后会按照需求不同,分组进行讨论,把问题集中起来,先内部达成共识,再商量谈判策略。
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办?
我们自己的底线到底是什么?
我们尽可能要追求的、要达到的一个谈判目标又是什么?
这都是要商量一致的。
更不要说,他们面对三家供应商,并且还要力求从中得到更多的技术,付出更少的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