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守寡后看上弟弟了(569)

作者:东朱亭 阅读记录

有眼见!

他太有眼见了,那些前朝老臣个个面色铁青,看着江祈安的背影咬牙切齿,实在是文人之败类,朱门之吮痈。

大家都忘不了当时不降就会被抄家的恐惧,尤其是白佑霖在这个档口归来,唤皇帝哥哥,坐在皇帝身侧,只能跟着江祈安喝道,“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江祈安头虽然还痛着,却从牢狱的黑暗中恢复了不少对正常世界的感知,方才对他贪污的指控,他想了个仔细,他虽然不曾将那钱放进自己口袋里,却是将专项专款的钱多处挪用,东墙西墙到处填补,这才能保修渠与莲花村顺利进行,算不得无可指摘。

白佑霖他第一次打交道,他在此时前来,实在给他了不小的助力,让那群人的嚣张气焰熄灭一半。

他深吸一口气,又想了一套说辞。

待贺喜声平息后,萧臻简道,“江祈安,方才朱大人对你贪墨赈灾款的指控你可认?”

江祈安道:“不认!”

朱大人驳斥,“那你倒是说说,水患只死了几百人,你却报了百万白银的款项,剩下的钱呢?难道不曾进你自己的腰包?”

“朱大人,明知无数双眼睛盯着我这个状元,我还在这么明显的地方贪钱,我傻还是我蠢?”

“你这话不算理,万事讲个事实与铁证!”

“朱大人要铁证,我就说与你听。你方才说,只死了几百人,这是你的原话,对否?”

朱大人怔愣一瞬,“是又如何!”

“几百人和百万白银听起来天差地别,多吓人啊,让不明就里的各位大人在情理上信你一分,你这是话术,不是事实!”

第266章 落下帷幕江祈安接着道,“什么是……

江祈安接着道,“什么是事实?事实是赈灾款不止用在遇难者身上,还得用在受灾人身上,何为受灾人?因水患搬离屋舍的人,失去双亲的孤儿,失去壮年男子的老人寡妇,房屋损毁的人,受伤残疾的人,坊市商铺的修缮,损毁道路的重修,以及堤坝修缮!”

“如此种种,你说百万两用在何处?”

朱大人接着辩,“你岚县是个小县城,人口总数不足十万,菱州有数个人口十万以上的县都没能拿到百万的赈灾款,你凭什么能拿那么多?”

“凭我不止将灾情仅当做灾情!”

对方沉默片刻,“何意?”

“倘若是朱大人遇见水患,如何赈灾?”

朱大人思考片刻,“开放官仓设粥厂,每日定额,征用寺庙祠堂作庇护所,设立养济院收容灾民,钱粮调配按受灾程度分发救济金,以工代赈,减免赋税。”

他说完,觉得回答天衣无缝,补一句,“做这些,哪怕上万人受灾,百万两也绰绰有余!”

他不说这句还好,一说江祈安立马抓住漏洞,“朱大人!我们标准不一样!”

“什么标准!”

“我们岚县人吃饭是要用碗的!”

这句话掷地有声,内容无比朴素,却有振聋发聩的效果。

“每个人都得有一个碗,一双干净的筷子,吃饭得有凳子,得有桌子,穿衣要干爽还得换洗,褥子要软和不能受潮就得有床作为支撑!”

“以工代赈就算好,却也只是暂时,灾民要有个屋舍,要有希望,才能信任朝廷和官府,你以为发个几两银子就足以救济救济灾民了?屋舍是几两银子就能修建起来的吗?随着大水逝去的不只有屋舍钱财,你可想过灾民看着自己操劳半生修建的屋舍,朝夕之间化为乌有,是何等绝望?”

“我们岚县赈灾的标准从来都不是几两银钱就能草草了事!我们要寻一块安全宜居的地段助他们重建房屋!”

“可天底下哪有那多么安全又宜居的土地,所以我们修堤坝,挖水渠,开荒地,为的就是永绝后患!将那洪水猛兽,化为灌溉的溪流,化解所有生存威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私以为,这是基本,这才是赈灾!”

“那仅管一年,管一顿饭,管三两个月的赈灾,徒劳且无功,自欺欺人的懒惰!”

对方哑口无言。

江祈安又问皇帝,“敢问陛下,岚县去年及今年的水患,伤亡几何?”

萧臻道:“顾枳,回答他。”

顾枳拿出册子,“岚县在这两年六月份依旧如同往常遭受暴雨,却未形成灾情,仅有少数伤亡。去年伤亡加起来三百人,商铺房屋少量损毁,易受灾的地段百姓早已迁走,今年受灾不到百人,没有报灾,也没有向菱州府请求赈灾款项。”

江祈安不用再说话了,端端立在朝堂之上,数字替他的说辞做了铁证。

与江祈安为敌的那拨人,在经历了这强有力的对峙后,准备好的罪证好像变得没有说服力,加上白佑霖胜仗归来,这个初立的朝廷从一团乱麻中缓了一口气,残余的旧势力在此刻的朝廷上,变得弱势不已。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秉烛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