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离前怀着身孕被流放了(32)

作者:木子谣 阅读记录

她生过三个孩子,只有女儿槿妤是她亲自喂养的,和女儿之间的关系自然也更加亲密。

“路上若是走累了,便上马车歇一会儿。……生产的时候也不要怕,稳婆会提前准备好的。……”林清婉絮絮叨叨地说着这些天她早已不知讲过多少遍的话。

宣槿妤认真地听着。

不管听娘亲讲了多少次,她都十足耐心。

春末的风已经有了微微的热气,闷雷声响起时,恰巧打断了母女二人之间的温馨相处。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泥土的腥气混合着被雨冲散的热气窜了进来。

林清婉起身关了窗。

回身再坐下时,她终于提起了这些日子里她极力避免谈及的话题。

“槿妤,你和琯璋之间……你是如何想的?”

宣槿妤眼睫不觉颤抖了下,垂下了眼睑。

她自以为自己十分潇洒,拿得起放得下,当日将和离书扔给苏琯璋扔得十分洒脱,转身却在房里大哭了一场。

她刚进死牢时拒绝和他交流,却很快接受了他的触碰,还骗自己说在牢里他们还是夫妻。

她讨厌他三年冷颜,无法接受他心里藏了人,却更恨他轻易地就想舍弃了他们的孩子。

她右手再次抚上小腹,眼泪再也忍不住,簌簌落下,“娘,我该恨他的。”

但她好像更爱他。

“娘,夫子以命告诫我不可重蹈覆辙,但我好像做不到了。”宣槿妤泪眼朦胧地看着林清婉,哭得像个迷了路的小娃娃。

林清婉也忍不住跟着女儿落泪,“好孩子,你哭得娘心都碎了。”

她十月怀胎的孩子,捧在掌心的女儿,此时正和她哭诉着情伤,她却无能为力。

宣槿妤哭声渐小,只抽泣着,“娘,我好像还是喜欢他,怎么办?我就是这么没出息。”她小声着说道。

林清婉定定地看着女儿,良久,长叹一声。

……

第16章

“槿妤,不再在家里多待些时日么?”宣文威再次问。

今日是苏家人被流放的日子,兵部特许宣槿妤不去刑部死牢随苏家人一起出发,而是由宣家人送到了城外的十里亭。

她就要在这里等候从京中徒步而来的苏家一行人。

宣槿妤正被林清婉搂在怀中,闻言摇了摇头,“大哥哥,我在家多待一日,他们就要在狱中多待一日。”

正如那日林清婉和苏老夫人说的,她何尝过意得去?

宣兆微微颔首,“也是,苏老夫人年纪也大了,可不能在死牢里多待。”

宣文威便什么也没再说了。

今日宣府中除了有孕在身“不宜远行”的赵安儿和年岁尚小的孩子们,凡是在盛京城中的人都来了。

熙熙攘攘的一家子,热热闹闹地拥挤在小小的亭子里,倒是让负责押送宣槿妤的兵部两名官兵无处下脚,留在了亭外。

“大哥、大嫂、三弟、三弟妹,你们先回去罢!”

宣兆转身对庶兄宣迈、亲弟宣阑及他们的妻子说道:“苏老夫人和孩子们脚程慢,不知何时才能走到这里。”

“老大媳妇儿孕中不便,定是看不住那帮皮孩子们。”

宣迈和宣阑对视一眼,又看了看亭子里热闹得过分,不像是分离而像是在团聚的一家子,点了点头,“那我和二弟便先带着人回去了。”

五个堂兄一一和宣槿妤告别,堂嫂们也和宣槿妤拥抱了一下。

二堂兄微微笑着,“槿妤,珍重,若是有需要,随时给哥哥们写信。”

宣槿妤眼睛一热,哽咽着应了声。

隔房的十多人都回盛京城了,十里亭里便只剩下宣兆、林清婉、宣文威和宣槿妤一家子。

兵部两名官兵十分识趣地走远了两步,留他们一家子抓紧时间叙话。

“娘,外祖父的病怎么样了?”宣槿妤担忧地问。

林太傅自在宫中连跪了两日,回府后便身子不适,只强撑着不告诉任何人。

但如愿得到苏家人免于死刑、宣槿妤归家养胎的消息后,他下了朝回府便病倒了。

宣槿妤昨日到林太傅府看过林韧,老人家当时瞧着挺高兴,但她总觉着外祖父的病情并不似他告诉自己的那样轻,他瘦了好多。

林清婉心里也是和女儿一样的担忧,但她并未表现出来。

女儿要离京了,还是被流放出京的,即便做足了准备,她也能想象女儿路上到底要吃多少苦头。

“放心,你外祖父没事,家里舅舅和舅母们都看着呢!娘接下来也会常去看望他老人家的。”林清婉温声道。

宣槿妤觉得是自己连累了林太傅,她心里已经很不好受,就不必再加重她心里的负担。

“槿妤,我们是一家人。”林清婉心疼地摸了摸宣槿妤的脸,“家人之间就该互相扶持,相亲相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