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衣半狼藉(82)

作者:山负雪 阅读记录

细风卷过潮润书纸,也一道磨过郎君湖色月衣袍。他直起身按住书封,神色尚自若,口中却低斥:“浑说些什么,我守着她,是盼着她将身子养好。”

“孙娘子不是言一年必愈嘛。”卢风移开雪姑作乱的绒爪,仍一根筋地道:“依着郎君如此不离身的细心照料,奴瞧用不着这般久,沈二娘便可尽好了。”

急促堆叠似小山的书籍忽被不甚退倒,而始作俑者却垂目悬指,顿在原地兀自发怔。

细碎艳光斑驳书卷间,又被清风须臾而带,那篇泛黄的诗集摊望于天,其上一句正入眼眸——浮云一别意,流水十年间。

沈却道不清那一瞬似飞鸟过湖点垂而落,荡起一层又一层绵延悠长涟漪的心境,快得抓不住,像殷素那个人。

十三载,他的十三载只如一场无人可知的窥探与笑话。

过身暖阳愈发甚艳,风忽渐急,纷飞书页簌簌而过。

声不止。

字亦无迹。

仿若只为虚影,可沈却一遍又一遍的,于脑中重复此句。

浮云一别意,流水十年间……

复十年么?

风卷垂叶,树梢间万枝相撞打断细听,鸟雀惊飞落檐。

而廊下,与他相隔一道树影与长院的殷素,将前话听得分明。

“二娘要过去瞧瞧么?”孙若絮不似她耳力颇佳,只掠过树荫隙处瞧望见三两模糊身影。

殷素摇头,正欲开口,一个白绒绒的雪团便迎着风蹿过来,殷素眼尖,忙伸手在此飞奔上膝时的一瞬,双掌制抱住它。

“喵呜。”

雪姑轻晃长尾,讨好出声。

“重了这般多,差点接不住你。”殷素无奈一笑,直身将它举起,错目间远撞入那双注视而来的眼眸。

风叶掩住诸般情绪,她什么也望不见。

“回东阁罢。”殷素续起前话。

孙若絮应了声,反移目下视。

素舆间的女娘抚着雪姑脑袋,眼神却落在正落前处,连雪姑也觉察出她的分心与敷衍,摇头晃脑地蹭殷素的手心。

如此也未拉回女娘神思。

直至入了院中,她握起横刀似往常一样小练,孙若絮更加觉察出一丝微妙。

横刀出势不再缓,变作陡破立旋。

青叶缓落之际,竟被乍至的刃口分作两半,殷红剑穗荡出利落圆弧,光透叶隙而落刀身,泛出青亮的芒色。

孙若絮不由偏头问:“二娘莫非与沈却生了什么嫌隙?怎的今日出刀如此锋芒尽显?”

殷素马步微顿,举刀打量来,一脸莫名。

“不觉我舞得好么?”

“一刀一势,较之从前稳了不少。”

孙若絮愣一半息,方才笑出声,“罢了,你舞得甚妙,雪姑都说好呢。”

殷素微微扬唇收刀入鞘,复又踱步坐定,须臾一叹:“如今之力只能举横刀,倒是怀念马槊与檛。”

“马檛?”孙若絮只以为是马鞭,便道:“二娘莫不是还念着徐仆射的那驾安车?”

殷素微微后倚,饮尽一盏茶水,“它不仅有做马鞭,北御契丹骑兵之际,檛为趁手好器。胡狄不善近攻,马上挂檛可顺手而击,契丹骑兵莫能相挡。”

“那才叫,马上肆意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第40章 西风起(三)【VIP】

上元城放晴几日的春色转变阴沉,细雨朦胧而至,倾带云卷云舒的冷寒。

屋中未点灯,风浮垂帘簌簌而响,淡影轻落案角。

殷素拢袖而坐,将抬眸,却见吹拂而起的垂帘后孙若絮正搁下素伞。

“赶上倒春寒了。”她拍拍沾落的水珠,朝殷素嘱咐:“这几日二娘可要注意着身子,春寒凌冽,冷是钻着骨缝浸入的,稍不留神便要前功尽弃。”

“我将从三里回来,倒听闻一件大事。”孙若絮掩裙而坐,自倒上一盏热茶,“那句谶语二娘还记得么,先扯上杨知微,后又扯上徐雷,坊里皆迎谶而谏,欲让徐姓临帝制。”

这些时日,殷素正愁此事,如今陡闻移目追问:“后续何貌?”

“徐雷自然愧不敢当,又提起多年前旧事,称女主位,方合正统,他一介蒲臣,只为臣民尽力也,痛哭流涕恳求百姓迎杨知微登帝。”

“不过。”孙若絮话音一转,望着她道:“就在前几日,发生了件趣事。”

“不知是谁从扬州传言,吴王府根本没有吴王踪迹。这吴王消失之事引起轩然大波,且愈演愈烈,徐雷才道吴王新岁便随徐仆射来上元省事,未免民众恐慌,方才作瞒。谁料没过多久,杨知微于上元坊问遇刺遭劫掠,至今,下落不明。”

殷素惊愕着扬眉,“当真叫百姓望见她受了伤?”

“如何有假,道上茶楼都怔怔瞧个仔细呢,杨知微才在百姓跟前露面的第三日,便于安车内明晃晃中了一箭。”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为兄不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