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兄不善(41)
三位年少的主子如此,怕是嫌招待不周,嬬娘嘴笨,在旁候着的吴典计忙笑着脸上前,“郎君,两位娘子,奴也想捉些野味和山中奇货一齐炖着,尝个鲜味。可府上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几十年了,只要是主子到庄子、田宅上来,只能用普通人家用的饭菜。老祖宗说过,这是……”他说到这卡住,想不起来了。
祁泠好奇问:“返璞归真,引人发思?”
吴典计满面笑容,“正是前一个了。”
祁望舒闻言又舀了一勺野粥,咕噜一下咽下去,嗓子还是卡的慌,“你们平日里吃这些?”
她们前几日少吃两次倒是新鲜,连着吃粗粮到底有几分受不了。
“是嘞,瞧着娘子吃不惯,其实平日里我们吃的粥没这个煮的时间长,还要更噎嗓子些。”吴典计道。
听完,祁既白忍着,大口吃完碗中所有饭。他咽下最后一口后,如释重负道:“祖母意在让我们济苦怜贫,躬俭节用,听说三弟在慕容家时曾吃了几年这样的饭菜,只偶尔几顿,我们也吃的。”
“哥哥,那你吃吧,我与泠妹妹饱了,先回马车上。”祁望舒握住祁泠胳膊,拉她起身走了。
吴典计陪在屋内,与祁既白商议着回去的车马。嬬娘视线游离不定,目睹祁泠渐远的裙角,她抿唇,到底几步追上来,跪在地上,“三娘子,妾、妾……”
祁望舒拍了拍祁泠,先行回马车上去。祁泠走近嬬娘,嬬娘只是一位朴素的,略微发福的妇人,她俯身温声问,“怎么了?”
嬬娘垂着头,抖如筛糠,额间冒出细汗,紧张到说话磕绊,“妾观夫婿近日忧愁,寝食不安,知道他的心病,怕娘子和郎君疑他不忠,不再用他。”
原是账本的事,祁泠道:“可他做了假账,是事实。”
“因为妾……”嬬娘眼眶红,低声道:“妾三年前生了重病,高热不退,一口也吃不下去,周围郎中都说救不了了,那年收成好,他挪了账上的存银,租牛车,拉妾去建业治病……”
她泣不成声,袖子捂着脸,哭声难压,“妾知道其中利害,周围庄子的人这么做,一旦被发现,主子发卖打死都是有的。妾央他不必,他往日早出晚归,一心扑在庄子上,从未做错一件事,妾一农妇,无才无貌,死了他大可再娶新妇。可他说……我们俩有一双儿女,后母不会亲待,妾自私,为了孩子也想活着……前些日子,府上严查,独落下了他……恳请娘子,若惩戒此事由我担,不要罚他。”
嬬娘抓住祁泠裙角,眼中不是期盼而是决然。她的夫婿为她犯险,她也只想护对方安康。
祁泠将她扶起来,“虽有情可原,但私昧银钱不对。这回便算了,嬬娘,回去你与典计说,这庄子以后仍是他管,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若他不犯错,你们一家永远可以住在这儿。只一点,下次再遇到为难事可去府中报信。”
嬬娘再三谢过,祁泠安慰她几句,祁既白出门来,她上了马车,一行人准备妥当,启程回府。
回去的路途远,祁泠与祁望舒又刚在一处玩闹几日,既有新鲜事可说,关系也比从前近了不少。
祁望舒记性好,一件件同她说着。祁泠才发觉,她将回到建业后,每件事都同祁望舒讲了。
“你这婚退的倒一波三折。卢家呀,如今好像攀附着五皇子府,势头大起来,既有了庶子女,退婚也好。我不知道三哥哥是怎么想的,能退了婚便极好的,只有一点我觉得不大好。”
“昨个儿脑子晕,想不起来,今早细细琢磨才想了起来。”祁望舒脑后垫着个软枕,阖目养神,拿着团扇轻轻晃,下头的流苏也跟着摆。
“怎么说呢?”
祁泠掀起马车帘子,沿路的风吹进。她初到建业,两眼一抹黑,打听不出来太多的事,只靠着祁清宴告诉,如今多了个祁望舒与她说,她自然乐意听。
祁望舒睁眼,板着脸道:“地点不好。在瑞安王府作甚?瑞安王妃和咱们祖母关系不好,若说咱们祖母最恨谁,这世上瑞安王妃恐怕要排前几个了。”她又手快,扇了扇风,面上也露出几分厌恶来。
“为什么?”祁泠回过头,发出一声短促的疑惑惊呼,那日王妃寿宴,老夫人与瑞安王妃相逢落泪的亲近样子……
“那你不知道,二叔母不管这些,恐怕也不晓得,我还是听母亲讲的,”祁望舒道:“几十年前,还是闺阁之中的娘子时,祖母与她是好的,她是庶女,还要捧着祖母郡主,得些帮扶在家中过好日子。祖父少年儒将,从胡人手中收复北关,建业之中的女儿谁不想嫁,最后成了祖母夫君。当时她呢,被家族送人,嫁了如今的瑞安王。各嫁了人也就生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