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谋金台(196)
顾慎如真就以为他的那些奏折证词就可以抵消他谋反的事?
他可是天子,他可是皇上。
“两州谋反一案,顾慎如是主谋,从犯数人,皆死刑!”李鸾徽说完,扔开手里的奏折。
这个时候,溜出皇宫*的冯竹晋出宫驾车急忙赶往城门口。
冯淑娇和冯知节已经到了长安。
下了马车,他看到了父亲和姐姐。
冯淑娇一见冯竹晋,立刻步伐加快,喜极而泣,和他亲切地打招呼:“竹晋,终于见到你了。”
冯竹晋也抱了抱冯淑娇,朝父亲行礼。
“姐姐,书意找到了,”冯竹晋突然说,“在含元殿,圣上正在审理两州谋反一案,你们没晚。”
冯淑娇点头,“那就好,书意肯定会帮徐圭言作证的,我们一起去吧。”
冯竹晋看着姐姐喜悦的脸庞,欲言又止。
“且慢——”
在这场气氛凝重的朝堂之上,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了谏议大夫沈文渊身上,他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中,“圣上,且慢。”
他目光坚定地盯着圣上,缓缓开口道:“圣上,天下大势如同潮水,乱世之中,和平最为重要。边疆藩镇强者横行,顾慎如虽有罪,却不可急于处置。我们应当施仁政,宽恕一时之过,方可安抚民心,稳固国家根基。若因一时之怒,动摇了整个朝堂之气,岂不是得不偿失?”
整个朝堂一片静寂,所有人的眼神都在审视沈文渊的言辞。他的话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落入了众人心中,似乎在提醒所有人,乱世之中,国家的安稳是最为重要的。
两州谋反一案朝廷重视,边疆藩镇每个想要占山为王的人也在关注着——朝廷到底如何处置谋反之人?
李鸾徽面无表情地看着沈文渊。
“能说出这种话的人,该杀。”
众人又是一惊。
徐圭言的声音如雷鸣般响彻整个大殿。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杀一个逆臣贼子都要看边疆藩镇人的脸面,后唐的尊严在哪里?”她的话语犹如一把锋利的利剑,刺破了朝堂上的沉默与压抑。
牛和德扭头看向徐圭言,他十分震惊,似乎没有想到徐圭言竟然会如此直言不讳,毫不留情地攻击沈文渊,官场上排资论辈,还轮不到她一个年轻女人来发言!
“小姑娘,不懂得轻重缓急就算了。你也不想想,如果对顾慎如的处置让他们发兵,请问兵部侍郎徐圭言,您觉得后唐有几分胜算?”
李鸾徽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看向徐圭言,等待着她的回答。
“如果他们有胆谋反,早就打过来了,还用等?”徐圭言冷笑一声,她伸出手指,直指顾慎如,声音铿锵有力——
“我竟不知后唐现如今要杀一个谋反之人竟如此畏手畏脚。你们这些老头,不仅眼睛不好使,耳朵也不好使,现在竟连骨气都没了!连一个顾慎如都不敢杀,后唐要你们有何用?”
第77章 尘埃落定初入狱【VIP】
狂是要付出代价的。
朝堂之上,徐圭言这一番话掷地有声,在金砖铺就的殿堂内久久回荡。
说来也奇怪,现在她竟毫无畏惧,眼中燃着盛烈的火光。李林忠心耿耿却因党派之争而死,现在站在这里的人,还有几个人是真的为了后唐?为了朝廷?为了能为百姓做一些实事的人?
甚至连朝中那些高高在上的老臣都忘了本心,在长年累月的斗争中,他们只能看得到自己的利益,除此之外,什么都和他们无关。
徐圭言左看看,右看看。
她的狂放不羁引得许多人变了脸色,尤其是那些素来以稳重自居的重臣,更是面露不悦,纷纷在袖中握紧了手。
“放肆!”
终于,有人忍不住呵斥出声,脸色铁青地瞪着徐圭言,眼中满是愤怒。
“你一个后辈,怎敢如此大放厥词?你若觉得旁人做得不够好,你可做得好?”说话的人是门下侍郎魏景行,本就出身寒门的他既羡慕徐圭言那份不惧权势的锐利,又讨厌她凭什么年纪轻轻就可以站在这里,他出身寒门,走到这里用了近三十年。
凭什么!?
还不是因为她有个好父亲,出生在一个好家庭?
徐圭言只是微微偏头,目光看向魏景行,眼神中不带丝毫畏惧,反而透着一种咄咄逼人的锐气,“两州叛乱一案,我相信没有人可以比我做得更好。”
她站得笔直,如松如竹,整个人就像一柄刚出鞘的剑,虽未斩落,却锋芒毕露。
李鸾徽高坐,修长的手指漫不经心地叩着玉案,脸上波澜不惊,眸色淡淡,似笑非笑。
他已对这场审判失去了兴趣,唯有徐圭言那番话让他觉得心中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