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谋金台(197)
但,徐圭言终究是个意气用事的年轻人,即便今日能凭口舌立足,未来也未必能在这朝堂上长存,还需打磨。
他微微垂眸,心中已有决断,但这场戏还没结束,他耐心地等着下一位即将上台的人。
片刻后,一道沉稳的声音在殿内缓缓响起。
“此女才华横溢,朝堂之中,能与她比肩者寥寥无几。”
一名身着紫袍的官员走出班列,居然是李文韬。他向来是不喜出头的,就算禀事,也只有和他地位相当的牛和德发声,他才会开口。
他一向谨慎行事,从不轻易表态,
而此刻,只见他缓缓拱手,郑重其事地说道:
“本朝自开国以来,连中三元者仅有二人,徐侍郎便是其中之一。如此人才,难道仅仅因为今日的一席话,便要被贬斥甚至问罪吗?更何况,她还有赫赫战功,护国有功。臣以为,因为此事就判她有罪不妥。请圣上宽宥,以留国之栋梁。”
殿中一时安静下来。
徐圭言,连中三元。
这个名字,这个成就,在朝堂之上本就是一个传奇。即便是那些不喜她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她的才华出众,甚至是当世无双。
李文韬站出来为她求情,也算是惜才。其他没有站出来的人,在这场人人都期待已久的审判中,清楚地明白徐圭言说的是对的。
后唐经历过一次夺嫡的浩劫后,国力远不如从前,他们需要一个勇于打破旧例的人,有种地对抗朝廷内的斗争。
更令人惊讶的是,片刻之后,李文韬的敌人也站了出来。
牛和德,就在此刻,他竟然迈步而出,沉声说道:
“徐氏一族,世代忠良。徐圭言虽言语冲撞,却无异心。更何况,她在凉州平叛之功有目共睹,若要治罪,也绝不该是她。臣以为,应当留她。”
此言一出,众臣皆惊。
牛和德出身寒门,讨厌世家大族的勾结。而李文韬出身良好,汉朝打破了氏族垄断,项羽愧见江东父老自缢,大汉最后还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新长出来的世家大族中前行。
李文韬秉持着,天下就应该被他们这些出身名门的人来掌控。
而牛和德认为天下是属于有能力的人的。
出乎意料地,在徐圭言这件事上,两人都认可彼此却又讨厌彼此。
徐圭言并未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眼神微敛,看不出情绪。
她当然知道,这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才华和功绩,而是她的存在,本身就成为了朝堂上权力角逐的一部分。有人想要除掉她,就一定会有人想要保住她。
如今,李文韬和牛求情,这意味着什么,她心知肚明。
高座之上,圣上的,目光最后落在顾慎如身上,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冷笑,意味不明。
“呵……”
他的笑声极淡,仿佛一缕清风,却让人听得清清楚楚,带着几分讽意,仿佛对眼前的一切毫不意外。
含元殿内,气氛凝重。金吾卫持戈列阵,寒光的面孔。
“朕心中已有决定,”李鸾徽顿了顿,“即刻斩杀逆臣顾慎如,徐圭言——”
他吐出口气,,暂押大理寺狱,待后续审理。”
一锤定音,朝堂上一片寂静,紧接着,禁军领命,数名金吾卫上前,押解着顾慎如向殿外走去。他神情平静,嘴角甚至勾起一丝冷笑,仿佛对自己的结局早有预料。行至殿门前,他忽然回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徐圭言身上,带着些许讥讽与不甘。
徐圭言未作回应,只是微微低垂着眼眸,神色不明。金吾卫将顾慎如拖下去,殿外阳光刺目。
再看她自己,徐圭言看向父亲,尚未来得及言语,便有金吾卫上前,将她的佩刀取下,缚住双腕,押向殿外。
站在大殿后面的浮玉忍不住上前一步,却被陆明川拦住,他的脸色凝重至极,轻轻地摇摇头。
与此同时,另一道圣旨随之颁布:此次平定凉州、幽州叛乱的有功之臣,皆在朝中得到了相应的官职升迁。
浮玉、陆明川,以及秦斯礼等人下跪接旨。
两州叛乱一案,就此告一段落。
朝堂之上,有人窃喜,有人叹息。
徐圭言迈步走出含元殿,殿外的风吹起她的衣角,天光照在她的侧脸上,投下一片清冷的阴影。
脚腕上的铁链拖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她看着长安皇城的高墙,眼底掠过一丝讥诮。
宫门外,冯竹晋一行人才刚刚下马,正准备进宫,却忽听殿内传来圣旨宣读的声音。风卷起长安春日的微尘,隐隐传递着朝堂内的波澜。
“——徐圭言因涉嫌谋反,暂押大理寺狱,待后续审理。”
冯竹晋脚步顿住,脸色微变。冯淑娇却已经按捺不住,迈步就要往里冲:“不行,我得进去!这件事一定有误会,我要向圣上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