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谋金台(237)

作者:牛人 阅读记录

李鸾徽抬手一摆,谨慎伺候的太监关好了门,退了出去。

“近日原州突发瘟疫,牛章事和李大夫戴头上奏,说这是天谴一事,你可知?”

秦斯礼摇头,“臣不知,”他知道徐圭言收到了迷信急急忙忙赶回奉天城,为了什么他并不清楚。

“那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是真的天谴吗?”

“臣不信天谴一事,佛家讲究因果报应,圣上拆佛像为了天下百姓,这是造福江山社稷的,臣不信。”

李鸾徽微微吐出口气。

“罢了罢了,兵部带着人过去看看怎么一回事,□□最重要,也带些擅长治瘟疫的御医过去。”

“遵命。”

第93章 调虎离山人命薄【VIP】

“等等,”李鸾徽又叫住秦斯礼,“你去奉天的时候带兵过去,将伤病者聚集起来,不要让他们外出,也不要让太多的人知道这件事。”

秦斯礼站定,看向他。

“让徐圭言速速回长安,做她该做的事。”

如此这般,御医和秦斯礼一同前往奉天。

奉天镇内的病情经过一番详细汇报后,真相终于浮出水面,秦斯礼去了后听到汇报——原来,原州早有此病流行,最初时虽不甚严重,民众多半能依靠自愈或药物控制。

然而,未曾料到的是,病情突然在近日爆发,迅速蔓延开来。

病症突如其来,数日之间,整个镇子的人几乎都有人感染,且传染速度之快令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病人面色发紫,咳嗽剧烈,体温高烧不退,甚至有不少人出现了失去知觉的情况。

镇上的医者们也尽力施治,但因为医药物资短缺,且病情变异,许多药方根本无效,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许多人无力抗争,连日来死伤无数。

起初,原州的地方官员一直隐瞒病情,企图掩盖真相,免得影响地方声誉,但随着病情的蔓延,周围乡村都已被波及,消息终于传到京城。

现在秦斯礼带着御医,和一众士兵们前来。

报告听到这儿L,奉天县令杨彦里试探地问秦斯礼:“秦侍郎,现在病区急需粮草,奉天镇粮草本就不富裕,我给递上去的折子里也提到了粮草的事……”

秦斯礼看着他,脸色越来越难看。

“……不知道您带粮草来了吗?”

秦斯礼移开目光,看向徐圭言,两人目光才对上。

人群之中,借着公务汇报的机会,他才敢光明正大地看她。

徐圭言又瘦了不少。

“我有话要单独和你说。”

杨彦里也看向徐圭言,而后又看向秦斯礼,自己的问题还没回答,怎么突然说其他的事?但他也不能呆在这里,甩甩衣袖,走了出去。

徐圭言站起身,等着身旁的人都走出去。

过了一会儿L,屋内终于静了下来。

“圣上命你速回长安,进行佛像拆除一事。”

徐圭言一愣,这个关头,让她走?

秦斯礼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想法,“我来就是解决这件事的,不是只有你有能力处理瘟疫的事。”

“这么多天,御医们整日忙碌,现在依旧束手无策,”徐圭言顿了顿,“不知道您有什么方法?”

秦斯礼哼笑一声,给徐圭言倒了一杯茶,放到她面前,“喝吧。”

徐圭言瞥了一眼,没动,看着秦斯礼说,“您有什么吩咐?”

“奉天的事就交给我,你先去拆佛像。”

“人命比佛像重要。”

“你又不是医者,留下来有什么用?”秦斯礼温和地看着她,“这些日子你也看到了,御医们在忙,还没有什么结果,你在这里,又能有什么结果?”

徐圭言沉默片刻。

疫症来势汹汹,病人的症状各有不同,有些高烧不退,有些呕血昏厥,有些浑身溃烂,连太医署最年长的医者都从未见过如此凶险的病症。

他们先尝试用《千金方》中的退热方子,调制石膏、黄芩、薄荷等清热解毒的药剂,可病人服下后,有的症状略有缓解,有的却依然不见好转,甚至病情加重。

又从《外台秘要》中找来汤药,用黄连、栀子、知母等熬煮成苦汤,给患者灌服,可效果依旧不尽如人意。

御医们不得不开始试药。

一些病情最重、几乎难以救治的患者被挑选出来,服用不同的药方,以观察哪种药效最好。

有人试服雄黄解毒,有人尝用甘草缓和毒性,还有人被施以针灸放血,以求驱散瘟邪。然而,疗效参差不齐,很多病人仍在高烧中挣扎,甚至未等药效显现,便已命绝黄泉。

除了汤药,御医们还试图用其他方式对抗瘟疫。

他们效仿古法,在疫区焚烧苍术、艾草、白芷等药草,以净化空气,阻止瘴气传播。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臣妻惑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