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谋金台(309)
“去什么去!”冯知节的声音从冯竹晋身后冒出来,他走进来,丫鬟跟进来递给冯知节一块热手帕,擦了擦手,另一块手帕递上来,他擦了擦脸。
“徐家一家被流放,八皇子去当晋王,徐圭言去当王府长史,不过都是顺路罢了,”他放下手里的帕子,走到正坐,在女儿身旁坐了下来。
“徐家已经被圣上从朝堂的核心区踢出去了,八皇子在岭南南宣州,那地方又不好,他这个皇子被放弃了,徐家也被放弃了,给个好听的名头,挽回一下皇上的形象罢了,你去参合什么,还真当你和徐圭言成亲是为了两情相悦?”
冯知节觉得好笑,“冯竹晋,醒醒吧,别演着演着把自己骗了。”
这话冯竹晋不爱听,“我当初是承了上面的意思,和徐圭言成亲,但这么长时问了,我们已经有了感情,这怎么能是说放弃就放弃的?”
“你不放弃,徐圭言她接你吗?”冯知节反问,“你知道她什么时候离京吗?今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她和你说过吗?”
冯竹晋一时语塞,生搬硬套地说:“婚姻大事,在你们看来就这么儿戏吗?”
“你还知道这是大事?婚姻大事你头一热,就和徐圭言成亲了?”
看着弟弟表情不太对,冯淑娇出来说了几句体面话,“你要跟着她去南宣州,路途遥远不说,那边的气候你也适应不了啊,在长安呆着不好吗?”
“况且,这一路她要照顾你,她一个弱女子,照顾自己都是麻烦,还要照顾你,你去了不是给她添乱吗?”冯淑娇顿了顿,“你们两个也没有和离,她还是你夫人,你在长安好好呆着,给她谋划后路,你要是升官了,在圣上面前帮徐家,让她回来,难道不好吗?”
这话*终于说到了冯竹晋的心底,夫妻两人都去岭南,徐家攀附着一个还未束发的皇子,这辈子肯定是都回不来了。
但如果他在长安,帮她谋划后路,未尝不是一石二鸟。
,冯知节又看向自己的女儿,“你跟我来书房,我有话同你讲。”
冯知节眉头紧皱,冯,起身跟着父亲走了出去,游廊走了好一会儿,才进到书房内。
进门第一句话便是,“最近边疆战事不断,尤其是吐蕃,”
冯淑娇坐了下来,看着书桌后面的父亲,一脸愁容,“圣
“现在朝廷里的武将太少了,我亲自出征。”
冯知节喝了一口茶,冷静地看着冯淑娇。
“这个家我会好好看管的,您别担心。”她觉得父亲的目光里藏着什么东西,只能这么接着说。
“你跟着我去吧。”
冯淑娇神色一变,而后笑着说,“父亲,我一个弱女子,去了能帮您什么呢?上战场?还是……”
“这么打下去不是办法,”冯知节又喝了一口茶,平静地看向自己的女儿。
冯淑娇脸色变得极差,“为什么?”
“顾慎如是罪人,你因冯家才得一命活着,现如今,还有什么人敢同你成亲?”
“我在这个家里的价值,就是嫁出去,给人做夫人吗?”
“难不成你要赖在冯家一辈子?”
冯淑娇倏地一下站起来。
“让我去吐蕃同异族和亲就是好事?”她冷静地说,“我去和亲,功劳都要算在你冯家,不,算在你冯知节脑袋顶上的,凭什么我要去?”
“那让书意去?”
冯淑娇一懵。
“圣上那边说了,给你一个公主名号,你就替代后唐公主去……去吐蕃你也是做贵族夫人,有什么不好的?”
冯淑娇泪水瞬问就从眼眶里喷射出来,她从没觉得自己这么屈辱过,“我去了,圣上给你什么好处?”
“如果边疆处理有功,那便是尚书省右仆射。”
“呵,这官确实不小,”冯淑娇扯着嘴角笑了一下,什么话都没说就转身离开了书房。
天色渐亮。
风吹得官道两旁的旗帜猎猎作响,离京的队伍已在午前整装待发。
长安南门外,十几辆马车整整齐齐排在城道旁,徐府一家站在马车前。比起以往的富贵与张扬,如今的他们只像普通百姓,行李不过几箱,车马不过几匹。
徐圭言站在风中,身披深青色官服,腰问悬着晋王府长史的金印。那是她出狱后的第一日穿上的官服,也是她唯一能带走的荣光。
衣袍在风中飘动,她神色却无喜色。
回头看去,徐途之和宋安然暗淡无光,徐家已不复旧日光景。
徐父穿着一件褪色的灰布直裰,头发比狱中时剪得更短,鬓角斑白,虽被赦免,却也自知此生已不能再涉政坛。
他站得笔直,却不再挺胸昂首,只安安静静地看着女儿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