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谋金台(310)

作者:牛人 阅读记录

宋安然的神情则复杂些,她麻木地抱着徐圭儒,徐府内的奴仆、小妾全都被扣押,发卖的发卖,都入了贱籍。

“娘子,”彩云在一旁拿出披风。

徐圭言伸手接过彩云递来的深青披风,目光看向远处。批好披风,她走向他们。

徐途之目光移开,宋安然舔了舔干裂的唇,张开嘴想说什么,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徐圭言笑了一下,看着徐圭儒。

“圭儒。”徐圭言唤他。

徐圭儒抬头。

“你到了岭南,好好读书。”她说,“我们是不能再科举了,但世道还有变数,不要放弃。”

徐圭儒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双手环抱着宋安然的脖子,十分不安。

“到了岭南,我入了王府,等我有能耐了,我就帮你们,给你们建宅子。”

这句话,她说得镇定,似要用这微薄的权力,为这个破碎的家族留下一道遮风的壁障。

远处鼓声响起,是监军下令上路的信号。马蹄声翻滚,人声杂乱,护卫团开始整队。

徐圭言回头,最后望了一眼长安的城门。那些琉璃瓦下的高殿金阶,那些她曾踏过的讲席石台,如今都成了再不能回头的地方。

她走到马前,翻身上马。

阳光洒在她的官服上,金线晃动,显得愈发耀眼,可那耀眼之中裹着冷。

她骑在最前方,身后是马车,是一家老小,是数百人的离京队伍。

八皇子早就等在轿中,看到徐圭言骑马过来,便放下了帘子。

“出发。”她轻声说道。

策马向前,马蹄声打破寂静,长街尽头风起云动,送别的人群纷纷散开,留下她的身影在尘土中越走越远。

站在楼阁之中,看着大队伍离开的秦斯礼收回了目光。

这一路,天高路远,他不可能为了她放弃兵部侍郎一职,此时此刻,他突然明了当年秦家落难,徐圭言的心情了。

短暂的开心他可以给,但是太执拗,若再走了回头路,那他这七八年的时光可算是一点长进都没有了。

这不就是他想要的吗。

虽然没得到她,得到权势也是另一种补偿。

秦斯礼苦笑了一下,低头看向桌面上的信封,里面写的是长公主定下来的宾客名字。

他看得懂每一个字,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他毫无思绪。不知为什么,他脑海中有一句诗不断重复着——“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想到这里,秦斯礼笑了。

笑着笑着,一滴泪从眼角滑落,落在宣纸上,慢慢变大,晕染开来。

徐圭言,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第121章 晋王府内不常见【VIP】

天祐四年,初春未暖,岭南道却早已绿意盎然。

南宣州下辖的笑林县,虽远离中枢,却因晋王府驻地而格外清雅肃整。

这处府邸并无长安宫殿的金碧辉煌,取而代之的是岭南独有的藤木结构、灰瓦青檐与四时繁花,散发着与世隔绝的静谧与沉稳。

春雨初歇,水珠从窗棂滴落,叮咚作响。

晋王李起年坐在书房里,面对面的是他身着绛青官服、神色淡定的长史徐圭言。

她站在案前,手中捧着一方红漆漆盒,盒中是五封来自中枢、贵族世家递来的联姻请求——五个名字,五个女子,每一位都出身名门,年纪适当,相貌端庄,其中甚至有陇西李氏的旁支女,也有中原世族太师孙女。

“王爷,”徐圭言轻声道,“这是从礼部转下来的五人之选,您需在立春前择一为侧妃。”

她顿了顿,指尖缓缓点过那些名字,“大理寺卿之女、京兆尹侄女……都非泛泛之辈,若您有意向的人,可先与臣说明,臣会照章代拟婚仪奏折。”

李起年约莫十六岁,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脸颊胖嘟嘟,仰着头在通天佛里问徐圭言问题的小男孩子了。

五年流转,他在岭南长成了身姿挺拔、面貌俊朗的青年,唇角未常挂笑,眼底却有深藏不露的坚毅。

外表仍旧青涩,但帝王之子的模子从里冒出来。

他穿着淡色圆领衫,披一件黑金纹边的褒衣,衣襟半敞,略显随性。靠坐在榻上,一手随意拈着书,没什么动作,眼神却不在手中那封卷上。

他在看徐圭言。

她与五年前没有太大变化,反而因沉稳与冷静而更添气质。

如今的她不再是那个为父求情、衣衫凌乱跪在狱中泥地的罪臣,而是晋王府长史,手握岭南政务调度,乃整个南宣州一带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她的神色不喜不怒,一如过往,她将自己活成了一块精密而沉默的铜镜,照见朝廷命令,照见世道风向,照在李起年脸上,便是他炙热的内心。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臣妻惑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