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谋金台(391)

作者:牛人 阅读记录

但随即,他眸光一沉,肩膀略一颤,眉心缓缓拢起,抬起眼时已恢复冷静,语气低沉而笃定:“我没有。”

王俨没有说话,只微微侧头看了他一眼,又问:“第二,最近的厌胜之术,与你有关吗?”

李起凡声音比刚才更快:“没有。”

这一句,他说得太快,几乎像是抢着堵住一切可能继续深挖的可能。

他眼底情绪翻涌不定,却死死压住,像是决心将真相封进水底。他甚至没有为自己辩解,只是一遍遍重复否认,仿佛在立一道无法撼动的墙。

王俨微微皱眉,却未深追。他看着李起凡的眼睛,片刻后,语气转淡:“既然你说,都与你无关。”

“那我们就不怕被查。你没参与,我们便可尽情布子,不必再犹疑。”

他目光一扫四周,神情陡然凌厉:“你看不见,但敌人已经比我们多走了好几步。我们再不动,就晚了。”

李起凡低垂眼睫,没有接话。

王俨最后看了他一眼,拱手向沈皇后致意,然后迅速离开。

夜风凛冽,王俨回到东厢密室,冯竹晋已候在其中。

王俨看着他,眼神凌厉,开门见山:“徐圭言不能再让她独来独往。她身上掌握着太多隐秘,且与几方势力皆有牵连。”

冯竹晋应声:“要查她?”

王俨点头:“查。你身份特殊,靠得近,不易引人疑。”

“留意她身边言行,一有风吹草动,即刻禀报。”

冯竹晋沉声应下。

王俨盯着他,语气缓了一瞬:“此事成败关键在你,记住了……”

“等周王坐稳了太子之位,我们自然会对她——”

他语调轻轻一顿,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宽大处理。”

“你放心。”

宫中风声草草,朝堂暗流翻涌。

太子旧案重启,二位皇子风头再起,一时间,长安内外皆风声鹤唳。

而此时的泰王李起云,却在自己的画阁中缓缓作画。他正描一幅《高岭雪松图》,笔锋淡然,墨迹未干,身后传来贴身近侍的禀报:“殿下,太子旧案重查,圣上似有意让秦大人主理,各方人马已有动作。”

李起云手中画笔一顿,嘴角忽而一扬,轻笑出声:“又来了……朝堂果然从不寂寞。”

他语调轻松,看似玩笑,却没再落笔,而是拿起一方干净的布巾,细细拭着指尖墨痕。眸光掠过窗外远山,似在观云卷云舒,实则心思电转。

“有人动了,就意味着有人要倒。”他低声道,像是说给自己听,“我……得是那个黄雀才行。”

他思忖良久,忽然意识到一件事——自己过去这些年虽未犯事,却也未立功。当年旧太子出事时,他人早已去了藩地,清清白白,倒是躲过一劫,但如今再不主动出击,怕是真要在这场风波中被彻底边缘。

他原本打算拿边疆一事入手,党项人屡次犯边,正是出头之机。但转念一想,又叹了口气。

“可惜……我不是带兵的料。”

他摇头,放下画笔,换了朝服,唤来随从:“备车,去拜访秦大人。”

马车一路驶过长街,李起云坐在车中,低头把玩着一枚墨玉镇纸。指尖转动间,忽然想到什么,脸色一僵。

“岭南赈灾……”

他喃喃出声,眉头慢慢皱起。

徐圭言那时替晋王出面,立下头功;而李起云自己至今一笔功绩也无。

想到这里,李起云咬了咬牙,苦笑自嘲,“真是太迟钝了,眼看这一局,我竟一点筹码都没有。”

马车在秦府外停下,他正准备整衣而下,却见前方马车隐约熟悉,再一细看——

那马车旁的小厮,不正是徐圭言身边那位贴身小厮?

他眼中微光一闪。

“徐圭言竟在此?”

秦斯礼和徐圭言私下密会,必定非比寻常。他嘴角勾起一抹兴味盎然的笑意,也不等通传,径直迈步往府中走去。

秦府下人见状,慌忙拦截:“泰王殿下,秦大人正在会客,未曾吩咐接见——”

“我只随便坐坐,正厅总归没人吧?”李起云似笑非笑,不容分说,径直跨步而入。

正厅空无一人,果真如表面所示客已散去。但桌上茶盏尚热,茶烟未散,空气中隐约还有女香未散。

李起云眯起眼。

“奇怪……”他低声道,忽觉气氛不对,脚步顿了顿。

柜门紧闭,金丝檀木压得死死。

香炉未灭,阳光照在院子里,光线透过雕花缝隙斑驳映在柜中。

人影在眼前晃。

狭小的空间里,徐圭言被紧紧压制。她的背抵着柜壁,手已被他反扣在身侧,衣领微乱,呼吸却极轻极浅,咬着牙不肯发出半点声音。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臣妻惑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