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谋金台(404)

作者:牛人 阅读记录

秦斯礼本以为李文韬已说尽,正思索着如何周旋,谁知李文韬轻轻一笑,忽然话锋一转:“唉……说回圣上。前几日听人讲,陛下近来夜里频频召医,是不是身体又出了什么状况?”

这句提问,看似随意,却叫秦斯礼心中一凛。

圣上的身子向来是禁忌之题,非亲近之臣、核心心腹,不会轻易提及。

秦斯礼垂下眼睫,沉了片刻才道:“圣上身体尚好,不过是案情未决,心中挂念旧事,不免焦思伤神。”

李文韬微微一挑眉,脸上仍是那副不急不缓的笑容:“哦?你说‘挂念旧事’,那他心心念念的,到底是‘真相’,还是‘某些人’?”

一句话,犹如钩子,锋利而直接。

秦斯礼未答,李文韬又轻轻摆手,仿佛怕吓着他般柔声续道:

“秦斯礼,你聪明,也年轻,便让我多说一句吧。圣上的意思……你未必看得太明白。”

“世上哪有什么‘真相’?他要的,是个能让他安心、让群臣闭嘴、让百姓在家能好好睡觉的结果。”

“不是刀口舔血的查清楚,而是雨过天晴的皆大欢喜。”

屋内一阵沉默。

秦斯礼盯着案上的茶盏,指节紧扣。

这话他不是第一次听,但从李文韬嘴里说出来,却带着一种格外沉重的意味。

那是一种老派权臣的目光——早看穿、也不再指望世界清白。他们知道皇权之下最不值钱的就是“真相”,值钱的是秩序,是臣服,是给所有人一个可以继续活下去的幻象。

“你觉得圣上……想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李文韬又问。

“他不想看到血流成河,也不想看到太子案成了朝堂大火。他不是不知道谁手上有血,只是……不希望你把人逼得无路可退。”

话音一顿,他语气缓慢却沉着地补上一句:“这里没有真相,只有满意的结果。”

这一刻,秦斯礼心头骤冷,像是有人用扇子轻轻掀开帘幕,让他看到了一场权力游戏背后真正的规则。

所谓查案,所谓公道,不过是台前戏文。幕后人心,只讲得失,不问是非。

他沉默片刻,终于抬眼。

“李大人教诲之言,我会记在心上。”

这一句没有正面回应,却也不再争辩。

李文韬看着他,目光缓缓转深,唇边那抹笑意,像是看穿了他所有的犹疑与不甘。

“你年纪轻,锋芒太露。我说的这些,不是劝你退,而是劝你活。”

该说的话都说完了,该演的戏也演完了,李文韬起身,走到门边,却没推门。

他停了一下,背对着秦斯礼,忽然叹了口气,似是无奈,又像是看透人世:“我年轻时,也像你这样。想查清每一桩冤屈,想追着真相不放。可后来呢?三朝更迭、君臣轮换,多少人掀起千堆雪,到头来不过是泥沙俱下。”

他转过身来,目光沉沉,带着一种从尘沙中爬出的腐朽的僵尸气。

“我在这朝堂上看过太多了。你得明白一个道理——”

他抬起手指,指着桌上的文案,又指了指窗外遥遥的宫门方向:“这世上的大事,从来不是一个人能扛下来的。你再聪明,再有胆识,孤身一人,也扳不倒那堵墙。”

“真要做成事,就得靠一群人。”

“靠结构,靠系统,靠‘圈子’。”

他的语气平缓,却字字如钉,逐字落入秦斯礼心底。

秦斯礼仰起头,顺着李文韬的手指看向远处。

孤身一人,扳不倒一堵墙?

这不就是再说李文韬和圣上之间的事?

秦斯礼眯了眯眼,倒像是明白了些什么。

李文韬眼神锐利,捕捉到了他眼中一瞬的波动,便继续往下点了点:“你如今受圣上重用,可圣上毕竟是一个人。一个人能走多远?”

“就算他天命在身,可他身边没有团体、没有人脉、没有旧部——他做每一步,都要亲自搏命。”

“反观那些人——”他不说名字,但语气已然直指,“他们是群体,是铁桶,是根深蒂固的山。”

“你在山前舞剑,怕是还未靠近,早已被风吹干了血。”

屋中静了片刻。

秦斯礼倚着书案,指尖微微一紧。他的眼神慢慢黯下去,像是回忆起什么陈旧的事情。

过了好一会儿,他忽然开口,语气低哑而自嘲:“可秦家呢?”

“我家当年,不也是‘一群人’?”

“世代簪缨,圣上登基前,谁不仰望我秦氏?”

“可到头来呢?一夕倾覆,忠臣死,贤者亡,老少皆弃。只剩我苟延残喘,困在这长安城的墙根里。”

他声音有些发紧,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痛:“群体有用,可也敌不过一句‘清君侧’。当圣意要你死,‘一群人’不过是多添几堆尸体罢了。”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臣妻惑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