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谋金台(422)
她顿了顿,目光锋利,嘴角带笑:“至于他父亲是谁——您觉得重要吗?有我这样一个身份地位显赫的母亲,孩子的父亲是谁重要吗?”
沈皇后怔住,脸上的神色一时问复杂极了。
“你……你竟是这样的母亲?”
李慧瑾站起身,缓步走向她,手里还把玩着小小茶杯,目光落在沈皇后那双因常年做针线活而粗糙的手上,轻声问:“你都已经是皇后了,怎还自己做针线?”
“他修道,盘腿坐得久,腿疼。我做几个软垫子……”
李慧瑾仿佛听了个笑话,“你说得对,他现在确实是要成神了。你呢?”
她放下茶盏,拂袖离去。
沈皇后的贴身嬷嬷缓缓走进,犹豫了一下才开口:“皇后,长公主虽不常留宫,但……宫中的事,她倒是样样都知道。”
沈皇后闭了闭眼,坐在绣凳上,手指缓缓摩挲着绣布的边角,久久未言,唯有风从檐角掠过,扯动帘影如波似浪。
第150章 天高鸟飞海阔鱼跃【VIP】
暮色初垂,徐圭言才踏进府门,刚摘下披风,就听下人来报:“晋王李起年在书房等您,已等了小半个时辰。”
她微微蹙眉,吩咐下人送茶,便径自往书房去了。
院中月光未上,天色尚青,竹影斜斜映在廊柱上。
回程路上,徐圭言遇到了一场大雨,等到雨停天晴才往回走,只是没想到李起年居然会趁着大雨前来。
徐圭言步入书房,见李起年站在书案前翻着她昨日未批完的奏折,一身朝服未解,面容沉静,眸色却有些幽暗。
“下雨怎么来了?”
李起年听见她声音,抬头,略一点头算作招呼,随手将奏折合上:“想与你谈谈今日的事。”
徐圭言在矮榻上坐下,摆手让人上茶,手脚有些凉,一壶热茶刚刚好。没等李起年落座,自己却先端起一杯温着的老白茶,轻抿一口,才开口:“你说的是李文韬那件事吧?”
李起年坐到她对面,点了点头。
徐圭言低头看茶盏里的水波*,眼神晦暗:“现在就是不清楚,李文韬是自愿参与纷争,还是被王俨拉进来的。”
李起年眉头一皱,李文韬选了十四弟,和周王的长史王俨有什么关系?
可徐圭言放下茶杯,自顾自地说起来,“之前同你讲过的‘十过’,你可还记得?”她靠在椅背上,缓缓道来——
“这王俨犯了十过,行小忠者,往往是大忠之贼。”
“春秋时,楚共王与晋厉公交战,楚王派了司马子反守卫汉水渡口,大战过后,楚共王受了伤,回到营地,却发现司马子反醉得一塌糊涂。自己在外拼命杀敌,而司马子反却喝的烂醉如泥,心中恶气郁结,最后杀了司马子反以儆效尤。但实际情况是,司马子反在军营之中担心楚共王,担心得口干舌燥,一旁的人给他递过去酒,他不喝。下属却还说这是水,因为这下属知道司马子反最爱饮酒,他为了讨好司马,一杯接着一杯,最终灌醉了他。”
她轻叹口气:“世事无常,小忠不等于正义,失一子,败全盘。”
书房里忽然安静下来,窗外一声乌鸦掠过,叫得人心头一颤。
“行小忠者,是大忠之贼……”李起年低声复述了一遍,顿了一下,忽然抬眼看她,想问徐圭言,她是怎么知道王俨找李文韬呢?
徐圭言抬眼看他,眸色清浅,不言不语。
也不知道她有没有看清他眼中的疑惑。
李起年没有说话,他手指拢着茶盏边缘,缓缓转动着,似是在斟酌。良久,才低声问:“老师,您觉得……现在该怎么办?”
徐圭言靠在椅背上,眼神有些倦意:“不知道。”
这三个字落地很轻,却格外沉。
“你有什么想法?”
李起年没有立刻作答。他目光望向窗外,黄昏时的风从竹林穿过,院子里一只斑鸠拍翅飞起,在天边划出一条弧。
“老师。”他说,“局势太乱了,我想不通。”
徐圭言转头望着他。
那一刻,她忽然意识到,这个少年已不再是她当年在书院中教导的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他已成亲,入仕,穿着朝服站在政局中央,身上沾着现实的尘土,脸上却还带着少年未退的困惑。
她没有应声,只是目送他起身,披上外袍。
“我先回去了。”李起年语气很轻。
推门时,他忽然回头看了她一眼,仿佛想说些什么,但终究没说,轻轻带上门,走入沉沉夜色中。
屋内余香尚存,灯影微晃。
徐圭言坐着未动,指腹缓缓摩挲着那盏白瓷茶杯,指尖冰凉。
夜色渐深,李府内灯火昏黄。
李起年回府之后,一路沉默,连贴身的小厮都不敢出声,只远远跟着。他走进书房,随手将朝服搭在椅背上,坐在案前,却许久未点灯,只看着窗外沉沉夜色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