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谋金台(495)

作者:牛人 阅读记录

她仰着头,放声痛哭。哭声嘶哑、撕裂,要把所有的悲伤与疲惫吐尽。

四周,狼烟依旧滚滚,从战场的边缘升起,直入灰暗的天际。

她的哭声,被风卷走,消失在这片没有胜利者的土地上。

第167章 问菩萨为何倒座【VIP】

尸体的重量仍压在她心头。

徐圭言坐在尸山之上,盔甲破裂,血迹斑驳。风刮过时,吹得她发丝散乱,视野之中尽是赤红与灰白。

天色昏暗,像被浓墨染过的纸张,沉郁得要滴下泪来。

她的哭声早已被风声吞没,泪水烫得像火,却浇不灭胸腔里无尽的空洞。

她真的以为,一切都结束了。

可就在此时,大地忽然传来一阵震动。

“轰——轰——轰——”

起初细微,仿佛是风吹动枯草的错觉可很快,震动越来越清晰,像是千军万马踏地而来,连血泊中凝固的水迹都被震得泛起涟漪。

徐圭言猛地抬眼,死寂的眼底骤然迸出一丝光。

尘土在远方翻涌,遮天蔽日。那不是风卷起的沙,而是整齐的军阵冲锋而来。刀枪林立,旗帜猎猎。她分辨出那旗上的纹饰,心口一震。

为首一骑如飞,马蹄卷起的风压得尸山上的枯草都伏倒。阳光从乌云裂隙间透下来,照亮那骑者的身影——

竟然是浮玉。

徐圭言一瞬间怔住。她满身血污,分不清是幻觉还是真实。可浮玉那双眼睛清澈如昔,执缰而来,眼底却带着一抹从未见过的坚决。

“将军——!”

浮玉的声音震彻战场。

随着他一声高呼,身后整齐的军阵轰然停下,铁甲叠响,旗帜齐整。数万人骤然止步,尘沙翻涌间,天与地都仿佛为之一震。

徐圭言缓缓从尸堆上站起,盔甲的碎片哗啦作响,她的身影在暮光与硝烟中仿佛被无限拉高。

浮玉翻身下马,单膝跪地,猛地一叩首。

紧随其后,整整五万中央军跪倒在地,山呼海啸般的声音震裂云霄——

“五万中央军,听徐将军调遣!”

喊声滚动,传入天地之间,唤醒沉睡的山河。

徐圭言怔怔伫立,她喉咙发紧,心脏剧烈跳动。她抬眼望向那跪倒的军阵,眼眶再一次湿润,却不是因为绝望,而是因为那份沉甸甸的托付。

浮玉抬头,语声铿锵,带着压不住的热烈:“将军,长安下旨,五万中央军全数奉您号令,随您讨敌护国!已将敌军击退!”

徐圭言呼吸急促,脑海里轰然炸响。她终于明白,这支军队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来自长安。

就在徐圭言出征之后,长安皇城大内,帷幔低垂,烛影摇曳。

李慧瑾端坐于御案之后,身披绛紫色朝服,眼神冷而坚决。梁念瑾、浮玉、数位重臣环立左右。

梁念瑾神色凝重,拱手上前,语声急切:“长公主殿下不可!中央军中有北门禁军,实力非凡,调走了他们,长安该如何守?李起云实力不容小觑,万一节外生枝,岂不是腹背受敌?”

他的话掷地有声,满殿皆是压抑的沉默。

一旁的人也亦低声劝谏:“殿下,若吐蕃只是虚张声势,边疆困局或可拖延。此时调出中央精锐,长安空虚,若有奸佞借机作乱,后果难料。”

然而李慧瑾却只是微微抬眸,目光冷静而笃定。

“若我连百姓都护不住,还要这天下何用?”

她的声音不高,却沉沉压在每个人心头。

“这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万民之天下。若我只知守着城池江山,而眼睁睁看着边疆百姓血流成河,那我要这龙椅,又有何面目自称李家子孙?”

她缓缓起身,步步向前,声音逐渐昂扬:“我要的天下,不是空城、不是冷宫,不是枯骨累累的疆土。我要的天下,是有子有民的天下!我要护得住他们,才有资格坐在这殿上!”

言罢,她一挥袖,决绝下旨:“传令——调中央五万精锐,即刻由浮玉将领,驰援徐圭言!”

烛火在风中摇动,照出她面庞上的坚毅,宛若一尊烈火不灭的神祇。

徐圭言听完浮玉的言语,心里狠狠一颤。原来,这一切并不是她独自的挣扎。

长安的城楼之上,还有人注视着边疆的烽火,为她点燃了最后的希望。

她缓缓抬手,长刀横举,指向天际,声音沙哑却铿锵:“诸君,幸苦了。”

原来是他们在鼓声骤起时,战马嘶鸣,中央军与残部合流,一柄重剑直劈吐蕃军阵。铁蹄翻滚,长刀闪光。

这才救了她。

这才结束了战争。

边境重归平静,

中央军分批驻扎在城外,他们不再只是冷硬的兵器,建设者。

有人推起沉重的石材,料,帮百姓重搭屋舍;更有人蹲在瓦砾间,,轻声安慰。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臣妻惑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