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臣妻惑主(46)+番外

作者:彭三山 阅读记录

太后面不改色地看了她一眼,“我与陛下乃是一体,他下我的面子就是下他自己的面子。”

英华应和:“陛下是个孝子。”

太后轻笑了一声,似乎不以为意,“我教他汉学,本也没指望他能学到多少。可他现在竟比我还要推崇汉学,你知道为什么吗?”

英华不敢说话。

“他是个信奉强者为尊的人,谁能为他所用,谁就会百般受宠。他虽然年轻,但对这套权术已经用得炉火纯青了。”

太后慢慢合上书页,轻叹一句,“历朝历代都是以孝治天下。我们这位陛下是立志要做旷世明君的人,绝不会因为小事而破了这个戒。”

**********

元恒出门后只顾着往前走,不知不觉间竟走到了崇光宫。这是他父皇生前所在的居所。

殿中陈列依旧,只是一切御用器物都随着先帝崩逝而付之一炬了。

元氏皇族历任皇帝像是受了诅咒一般活不长,于是成亲早,生孩子也早。他父亲也是年纪轻轻便走了,留下年幼的他。

故而他对父亲其实印象不深,只记得幼时父亲得病,背上生疮,看起来惊人可怖。太后拍拍他的肩膀叫他去给父亲侍疾,他茫然地回头,只看到太后坚毅的眼神。

他见到那满背的疮流着黄脓夹杂绿液,心里只觉得恶心。

然而不知为何,方才太后的眼神回荡在眼前,他忽然想起当年太后投火一事,那一瞬间仿佛有种力量叫他俯下身去,亲自为父亲吮吸出脓液。

吃进嘴的那一刻,他忽然觉得,好像并不像他想象中那样难做。

父亲果然大为惊异,问他为什么。

他抬头看着父亲,说:“代亲之感,内切于心。”

于是他看见父亲眼中流出了泪水。

再后来,他接受了父亲的禅位,承继大卫国祚。

失去了父亲,他已经习以为常。因为在那之前,他已经失去了母亲,那是他更小的时候,他现在甚至已经记不起她的样子了。

据宫人所说,他的母亲是个貌美的宫女,被父亲一眼看上,从而有了他。但也正是因为他,这个貌美的宫女很快就丧命了。

他的母亲在他成为太子之前便受制而死了。

若是按照常理,在这样情形下长大的孩子定然会思念父母,感念生恩吧。然而他的念头若是说出去定然要被骂大不孝了。

世人都说父母之恩重于泰山,但其实他的父亲母亲对他来说好像只是蒙上了面纱的故人,他们的离去只是让他更快地走过了人生的一段路,今后的路还长着呢。

不过心里这么想,他的所做所行却看不出不妥。

譬如此刻,众内侍眼见陛下在崇光宫驻足良久,以为他触景生情,更加小心翼翼侍奉,就连他身边最信重的中常侍白准也不敢在此时上前打扰。

于他而言,身边最亲近的人便是手把手养大他的祖母。

说是祖母,其实她的年纪并不算大,元氏皇族历代早婚才显得她辈分大。

幼年时祖母待他严苛,他视祖母为不可逾越的高山。如今他长到壮年,祖母逐渐老去,他们二人便是长成的猛虎和老去的虎王。

然而正是因为他将她视为老师,才不能容忍她有犯禁之举,这将他置于何地!

她们以为瞒得好好的,但早在多年以前他就已经知道了。

那是延熙五年的夏日,为了避暑,太后和皇帝以及宫中内眷全都搬去了行宫。

正是午后乏困之时,元恒在午睡中突然醒来,身边侍从都在忙着粘蝉,贴身的几个内侍也昏昏欲睡,他突发奇想要去找太后。

到了太后的殿中,门前守着的侍女们也都昏昏欲睡,元恒便从后面水榭的小道绕进去,那里有一扇窗户正对着水面。

他想从那窗户翻进去,然而走近之后,他看到了此生难忘的一幕。

他的祖母坐在上首靠着窗户,他的臣子,他的另一个老师李忠跪在那里,跪在太后的脚下,裙影摆动,羞煞桃花。

他们在做什么!元恒不知所措又愤怒交加,他想立刻冲上去阻止,可他耳边还有另一道声音在说不可以!他不能这么不管不顾地冲上去,他的皇位坐得还不稳当。

他就这样生生忍下,若无其事地回去睡觉。入睡之前,他最后一个念头便是早日亲政,终有一天他不会受任何人的掣肘。

多年以后的今天,元恒再一次面临当初的境地,心境却早已变了。

若是这件事闹大了,受辱的不只是祖母,还有整个元家的名声。他并不愿祖母受辱,也并不想听到臣子嚼舌根,无论如何这毕竟是他的家事。

但他为此遮掩,并不意味着这件事就此过去了。

又问起白准,“太后派人出宫去做什么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