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臣妻惑主(45)+番外

作者:彭三山 阅读记录

所谓三长,便是邻长、里长与党长,三者均从民户中选出,合称三长,由三长核查民户,征赋税和均徭役。三长由朝廷管辖,绕过地方宗主,更能清查隐户。

太后和皇帝自然支持,只是朝中大臣意见不一,于是元恒今日便来寻太后商讨。

到了太和殿门口,却看见太后的女侍中就在正门前候立。

英华远远看见陛下驾临,恭敬行礼。

元恒和声叫她免礼,问:“太后可在?”

英华高声应喏,接着又迎着他走进内门。

元恒有些奇怪地看了她一眼,怎么走得这样慢。

英华走在一旁,时刻关注着陛下的反应,自然有所察觉,垂首道:“殿下正召见下臣。”

元恒轻轻点了点头。

一切都与往常一样,同样平静的宫城,同样乖觉的侍人,只是他心里忽然觉得怪异,于是问她,“是谁在殿中?”

英华声音纹丝不动,“是李仆射。”

元恒脚步一顿。

第23章

元恒放缓了步子,英华忍不住疑心陛下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她偷偷用余光瞥了一眼,只见陛下面无表情,根本看不出端倪。

英华心里焦急,但面上却不能显现出来,只能老老实实跟着走过去。

走至台阶下时,众人停下,侍候在侧,却见陛下忽然几步跨过,匆匆上去后毫不犹豫,一手推开了大门。

楠木雕成的朱门雄壮有力,推开时骤然发出一道吱呀声。

众人都惊立一旁,不知作何反应。

英华更是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差点一口气上不来。

一双双眼睛全都看向大殿后深黑的一片,但下一刻,只见陛下飞快进了殿中,反手关上了殿门。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上前,只在这里作木头人状。

殿中光影昏暗,唯有内殿中烛光晕开了些许亮光。

元恒沉着脚,一步一步走进去,碧纱橱上平日里挂起来的纱帘被了放下来,遮住了里面似乎影影绰绰的人影。

他停在纱帘前,静静等了一刻,又猛然把纱帘掀开。

里面空无一人。

“承意。”

元恒骤然转身,是太后在他身后唤他。

太后未作正装,在自己殿中只是稍稍拢了拢头发,颇为随意,“今日怎么来得突然?”

元恒沉默了一瞬,才慢慢开口说道:“只是来看看祖母。”

太后转身朝着正堂走去,元恒忽然问道:“听闻李仆射也来了,不知他在何处?”

眼前裙袍摆动,如行云流水般过去,毫无停歇,“他刚刚走了。”

元恒微微低头理了理自己的袖子,那上面是方才被大门上的绦环勾出的丝线,冒出个头来又被他抹平。

他跟着太后离开了内殿。

太后在桌前坐下,元恒坐到她对面。桌上文书奏折分门别类地摆着,但分明序中有乱,这里出个角,那里折个痕,并不像往常一样整整齐齐。桌子跟前还有一道水渍,像是茶水撒出来又被擦干的痕迹,但仔细一瞧好像又瞧不出来什么。

元恒收回目光,敛着眉说道:“我欲问改田并税一事,李仆射首提此事,若是他也在倒是更巧了,我正好问问他。”

太后以手支颐,“不巧了,他刚刚才走。你若是着急,便叫他回来,他应当还没走远。”

元恒便道:“不必了。”

他看着眼前的祖母,她精神矍铄,但头上已经生出华发,再强大的人也抵不过岁月侵蚀。

他的祖父高宗皇帝大丧时,内庭宫眷与朝中诸臣聚集在灵堂前哭丧,众人面前生起一堆大火,皇帝生前御服器具尽数投入火中。

众目睽睽之下,太后奋不顾身投入火中,誓要以身殉夫,所幸左右动作快,将她救下,在场众人无不叹服她的衷情。

元恒那时尚且年幼,被这番举动吓了一跳,只觉得害怕和无措。但听周围人所说,这似乎是件值得称赞的事。

后来他养在太后膝下,稍长大一些再回忆起此事,心里却在想,这恐怕是太后教给他的第一课。

如今祖孙二人相对,虽不是血亲,但无论是面貌还是作态竟都一般无二。有那么一瞬间,元恒甚至以为自己在照镜子。

意识到这一点

,他心里顿时涌起惊涛骇浪,此时此刻他只想快些离开这里。

朱门大开,殿外众人被这声响吸引过去,但见陛下快步下阶匆匆离去,身后随侍也匆忙跟上去,又留下这座太和殿静静地矗立在这里。

英华长长舒了一口气,差点站不住身体,扶住身前的柱子。

她匆匆进入内殿,只见太后老神在在,手里还拿着本折子在看。

太后掀起眼皮,轻飘飘看了她一眼,“慌什么?”

英华拜倒,“是臣不够稳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