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恨她的第十年(11)

作者:南山六十七 阅读记录

林显生性木讷,觉察不到几人间微妙的氛围,颔首笑道:“不料想九殿下的人脉如此之广。”

斜眼一看薛柔的呆模样,薛通便号着脉象,准是害臊了。薛通哑然失笑,心想这小十老是关键时候不争气,这可不行,还得他牵个头,助她一臂之力。遂而随便寻个由头约着林显且聊且走了,光剩下两个半生不熟的人沉默对望。

教养使然,崔介淡淡打破寂静:“殿下也喜欢诗经吗?”他淡漠的眼光于薛柔手握的团扇上定格。

起先薛柔糊里糊涂,压根没搞清楚状况,默默重复两遍他的问题后,恍然大悟——听说他爱看书,特别是诗经,临出门前她特意拿上去年夏天三哥哥赠的那把团扇,上头绣着两行小字,依稀记得出自诗经,用来充一充面子,从而赢得他的好感。

“啊……是啊,我闲暇之余就爱翻一翻诗经。”她心里虚得慌,什么四书五经,她才懒得翻看,纵有闲工夫,一并使在了贝贝身上。对于学问,她其实一知半解。

她的心虚,崔介洞若观火,倒无甚感触。她或是撒谎或是实情,与他八竿子打不着。“此处风大,殿下不若往里面站站,好歹挡一挡风。”

春日的风,凉意未退,吹在人脸上依然忽视不得。

薛柔点点头,不禁遐想连篇:他要她躲风,是关心她吗?……一定是关心她的,要不然好端端的干嘛去提那

一嘴。越想,越开心,开心之余又有些得意,合着他也并非全然不近人情嘛。

“小崔大人很少来御花园吧?”面对面却无话可说总不是回事,薛柔便就地取材,发散思维,趁机套近乎。

崔介道:“今天是第二次。”

第一次是五年前,他随母亲进宫拜谢皇后娘娘赏赐之恩。母亲上坤宁宫谢恩,叫他随处逛逛,这一逛就到了御花园。

蜿蜒的甬道上,阳光穿过细密的枝叶透下来。拐角处,有两个半大孩童,女娃娃牵着一条半大的黑狗对身前的男娃娃恶言相向,甚至命令那狗前去撕咬男娃娃。

恐打草惊蛇,他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彼时他不得而知那二人的身份,现在,他有了结论——他转眼望向湖心亭负手而立的长影,心下微动。

“你在看什么?”长久未得到他的回应,薛柔忍不住问,双目则循着他的凝望而偏转。看清到底是什么人以后,不由添了分嘲弄之意:“崔大人日日上朝,总不见得不熟悉太子殿下吧?”

走哪都甩不掉,当真阴魂不散。

薛怀义同时间望了过来,带着微不可察的审视。崔介,当朝红人,新一任的能臣,前途无可限量。她现在的心头好,没准也是来日的驸马。清贵君子,她无法抗拒的类型。

相隔重重人影,崔介、薛怀义四目相对。许是错觉,崔介感觉对面的注视阴阴郁郁,不太友善。

“园子里有许多值得游览的景致,”一个人卑贱起来,处处都是卑贱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薛柔不愿让崔介走入薛怀义低贱的视野,横跨一步,以身躯阻隔二者的对视,“崔大人要一起吗?”

鬼使神差地,崔介开口应下了:“好。”

薛柔走左边,崔介走右边;薛柔加快脚步,崔介放慢脚步;衣袖联着衣袖,肩膀擦着肩膀……渐行渐远。

薛怀义目送他们远去,直至眺望不见。

“太子哥哥,东边的花儿开得正盛,咱们一同去赏花吧。”薛嘉翩翩步入薛怀义的眼帘。

他们去的方向,恰好也是东边。

同样鬼使神差般,薛怀义没有如往昔拒绝薛嘉,沉而缓地说:“……好。”

第6章

这个时节,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东湖旁有个荷塘,里头养着一大群红鲤鱼,会时不时跃出水面来,再搭上那一池子荷叶,郁郁葱葱的,既赏心悦目,又趣味无穷。

薛柔约着崔介登临石桥,特意问宫人讨了些鱼食,凭栏赏玩。

“崔大人要喂一喂吗?”薛柔摊开手掌心,有意分一半鱼食给他。

崔介淡然道:“多谢殿下好意,微臣看殿下喂就好。”

薛柔怪里怪气道:“崔大人是不是嫌弃我,不肯从我手中接鱼食,所以干脆回绝了我啊?”

崔介泰然自若的面孔有一刹那的凝滞,在薛柔觉察之前,恢复如常,口吻不冷不热:“微臣不敢。”

还以为他会有解释,结果只一句“不敢”便带过了。薛柔性子里的那股子执拗发挥作用,使她将手心直直送到了他面前,不容置喙道:“既然不敢,那崔大人还犹豫什么?”

她的目光同她的举动如出一辙,直接,强硬。崔介稍觉冒犯,退后一些,双手伸出去,搁在那素手下方,视线随之放低,落到灰白的桥面上,音量不大不小,亦辨别不出所含的情绪:“微臣遵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