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微雨与时归(152)
梦中白驹过隙,现实也不过一瞬而已。沈柔止蹙着的眉头早已舒展,胸腹随着平稳的呼吸一起一伏,无声中生机勃勃,纵是黑夜也挡不了向上的生命力......
两日一夜,充足的睡眠令沈柔止神清气爽。舅舅舅母和父母一样开明,只是母亲叮嘱即便舅舅舅母把她当钱馨一样看待,她也不能太不懂礼数,是以每日用过早膳,她都要和舅母打了招呼才出门去。
这日与往常无异,舅母嘱咐小环和兰芝照看好小姐,她又叮嘱柔止早些回府后,将她送到了屋外就转身回了屋。
日头正好,一个一瞧就不是寻常人家的婢女悄悄自角门进了钱府。那婢女明明穿着一身最为普通不过的婢女服饰,头上却戴着一顶绡纱制成的幂蓠,割裂感十足。一炷香后,她又自角门匆匆出了府,一切看起来既平静又诡异。
沈柔止到绣品阁时,姜娢正检点着阁中所售绣品售卖情况,见她来了,撂下手中物什,拉着她就往楼上隔间里去。姜娢将年前她离开后三四个月及年后头一个月里她占的那股与她详说,冬日里那些贵妇小姐们闲来无事,好奢靡的风气愈甚,除了比头面就是比这些织品,那一船丝绸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绣品阁每到日头上来后就没见人少过。若不是都自诩尊礼重教,恐怕日落后都不想归家,尤其是这绣品阁里的四时绣,但凡上了新品,就没有滞销一说,京中谁家手中身上若没有一件绣品阁里的四时绣都会被人瞧低了去。除了年前姜娢给她寄去的三百两银票,如今又有了二百两进账。姜娢一边感叹自己慧眼识珠,一边夸她是个有福的,连带着小环和兰芝也让她夸了个羞臊不已,直说她俩带出来的绣娘个个技法了得。
沈柔止听说姜娢给阁里的绣娘都涨了月钱,小环和兰芝更是涨了足足一倍,她心中信念愈加坚定。看,只要有一技之长再踏实肯干,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她将心中所想悉数诉说,引得姜娢对这个不过十几岁的小姑娘愈加喜爱。
第102章 旧人
虽不明白为何每月已有近百两银钱进账的沈柔止福贵小姐不做,偏去干那等劳心劳力的辛苦活,姜娢仍是给出了诚恳建议。她道做生意不易,尤其是这种需要统揽全局的生意更是艰难,第一要紧的就是她这个大掌柜不能什么都不懂,要不然底下人糊弄她,她就是个蠢钝而不自知的瞎子,擎等着被骗;再者,不管是酿酒还是纺织,物力人力都需跟上,还得有个院子,酿酒的缸子、纺织的织机都需有地方搁着;最后,识人最为重要。雇的人技术可以后学,人品却不能差,且不能因其穷苦就随意招收。
沈柔止听了姜娢的话,受益良多。最后她试探问道:“娢姐姐会帮我的吧?”
姜娢在生意场中纵横多年,见惯了面上纯良无害,背后阴险狡诈之徒,早就对人性失望至极。也不知为何打从第一眼看见这小姑娘,就被她身上一种至真至纯的气质所吸引,她不由自主就想信她,彼时还曾想过哪怕她真如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一般将她的真心踩在脚下践踏她也认了。然上天垂怜,她赌对了。
“当然,你既叫我一声姐姐,便没有姐姐坐视不理的道理。不过,我只是帮你,大事还是要你自己拿主意,到时候是赔是赚可就全靠你自己了。”
“嗯!”
沈柔止回府前拐到了书局,听从姜娢建议,先挑纺织类的书籍买上了几本,还顺带着给哥哥和表弟各买了一方砚,给表妹也挑了本讲针法的书。
回了府里得知李元恒今日派人送来了京中有名的几家糕点铺子里的糕点,她才突然惊觉这两日她竟将他忘了个干净,心中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舅母午歇,她不便打扰,只将给表弟的砚台交于嬷嬷手里就回了院子。钱馨也在她的房里睡了,钱府一时宁静,惹得她也泛起了困意。自小她不爱看书,困劲上来,书本更会成催眠神器,她不再勉强自个儿,脱了鞋袜外衣就躺倒在了柔软的被衾之上,睡前还不忘嘟囔:等她醒了她就去看,还有李元恒,也得去瞧瞧......
这厢睡得香甜,李元恒却愁眉不展。孔武早就经他人之手送到了郑阜的外宅,只是郑阜这人不仅性癖与众不同,性格也扭曲的很。在他面前你不能表现出一丝一毫想从他这里得到些什么的模样,哪怕是一针一线,只能由他施舍,哪怕你不需要。
孔武这些年做的最多的就是打手,心思粗的很。刚到郑宅时,他不过是因口渴朝郑阜私宅下人讨杯水喝,郑阜阴狠的目光就将他从头至尾刮了个干净。虽然当时他并没有说什么,也让人给倒了水,但之后愣是大冬日里只给了他一床棉被,生生冻了他好几日,直到他发起了高热,郑阜派人给他请了大夫,这场在孔武看来没有缘由的惩罚才结束。之后他又吃了几次亏,直到实在有人看不下去提点了他几句,他才终于在郑阜面前得了些脸面。可也只是得了些脸面,距爬上他的床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