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杏花微雨与时归(153)

作者:悠悠木子 阅读记录

消息送到李元恒面前时,司禄司司丞人选名单已在内阁审议完,只需上奏疏请皇帝最终夺定即可。

皇帝这两日正痴迷于求仙问道,为皇帝解惑的便是之前派去寻仙草的太医范颐。他早就返回,不仅带回了所谓的“仙草”,他还脱去了大夫的长袍,换上了道士的道袍,甚至续起了胡须,一柄拂尘在手,配以其清癯的外形,还颇有一番得道高人的味道。

据他所说,他是在寻访仙草时得到高人点化,这才入了道门。而那高人已有一百二十岁,他将长生之法授予范颐,只为向皇帝尽忠,颂扬兴朝兴盛。

听闻范颐此等境遇,皇帝不仅丝毫不见怀疑,反倒很是受用。不仅赐其道官之职,更是准许随意出入帝王居所。这两日,皇帝辟谷清肠正是因范颐所言仙丹不能与尘世凡物同入人之脏腑,其药效才可在周身游走,强健体魄,荡涤神魂。

皇帝哪受过这等饥饿之苦,才两膳未吃就浑身乏力,政事更是无力处置,内阁只好暂押擢人之书。

朝臣们虽不满皇帝荒淫无度,但皇帝荒废朝事他们也乐得清闲,忠君之心反倒愈笃,只偶尔私底下隐晦地抱怨几句,一面乞求上苍保佑有生之年四海升平,一面不忘在朝堂争斗,为己方争夺利益。然而前提是皇帝仍是皇帝,哪怕不担事,也要端坐在龙椅之上,震慑那些妄图颠覆朝堂的宵小。如今,皇帝为了长生,一连几日不露面,众臣听闻正是那前太医现道士的范颐教唆的皇帝罢朝,也不知是谁起的头,一日趁着范颐自宫道中独自行走时将麻袋套到其头上,七手八脚就将其揍了个七荤八素。彼时正是正午午膳之后,各宫各处都正午歇,只有少数宫人在宫内行走。偏偏范颐走的这条道是通往宫中道馆,平素里除了他就只有几个小道童走,今日皇帝尚在辟谷,道童守在皇帝身旁,道馆还余一人守着,这条道比平常更加人迹稀少。因在宫中,即便这条宫道偏僻寂静,范颐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竟有人敢在宫中打他。

众人正揍得起劲,一道猛喝自巷道口传出:“够了。”

众人惊诧之余停了手,转头望去,待瞧清了来人,个个目瞪口呆。大将军李元恒一身玄衣,颀长的身影挡住了日光,那地上的影子更是如一柄利剑直插到他们这些人的脚下,好似要将他们送上西天。

李元恒见他们呆立在原处,又出言提醒,“各位是想让李某告你们个祸乱宫廷之罪么?”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本就是一时气急,意气之举,此时被李元恒一喝,呆了一瞬,冷静下来的众人脑门上俱冒了冷汗。皇宫规矩森严,他们这些外臣竟敢私自殴打宫内之人,说的严重了这是目无君父,即便皇帝仁慈,也是不可饶恕之罪。抓着麻袋防止范颐逃跑的手一个个松开,也不敢出声言语,朝李元恒作个揖便轻手轻脚地离开。

麻袋里的范颐瑟瑟发抖,刚被打时还能挣扎着想要逃脱,此时无人桎梏,瞬觉脱力,再动不了半分。待到有人将罩在他身上的麻袋除去,春日里正午的日头头一回让他觉的竟比那夏日的炎炎烈日还要灼人,刺的他睁不开眼,浑身也如针扎一般疼痛。

第103章 忠君

浑身刺痛让范颐缓了许久,等他看清面前这人是谁时,心中不禁大惊。身兼丞相之职的大将军李元恒少年老成,虽未曾与之交往,但正是这种淡漠让他心中忌惮,总觉得他肃冷的面容如神只一般,让他在日复一日的逢迎中备受煎熬。幸好,他不常来皇帝寝宫,即便偶然遇到,他也是能躲就躲,甚少在他面前碍眼。眼下,他被人揍得如丧家之犬一般狼狈,他仍如谪仙一般高高在上,明明他该是让人怜悯的,却仍如求神拜佛的信徒一般等待上苍垂怜。

“道官可能行走?”声音平稳无波。

“能,能。”范颐扶着一旁的宫墙站起,斯哈抽痛的声音响起。

“道官可知本官能救得了一次并不代表次次都能救你?”李元恒斜睨着他道。

范颐抬起头悄悄看了一眼李元恒,却不巧正与其视线相接,心中咯噔一下,急忙重又垂下头去,伴随着咚咚咚的心跳声,颤道:“知道,各位大人只是因春燥心中郁气无处发泄这才拿下官出气,况且下官并未看见到底是哪些大人,想来大人们泄了气便不会再找下官的不是。”

李元恒斜睨范颐一眼,淡淡道:“好好侍奉圣上。”说完,转身离开,留范颐独自靠着宫墙琢磨他这句话的意思。皇帝日渐荒淫,猜疑之心也愈重,看似空旷的皇宫,也许就藏着皇帝的眼睛,他并不能多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