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杏花微雨与时归(165)

作者:悠悠木子 阅读记录

赵情惊异,不敢置信道:“我做了什么让你如此厌弃,你不惜落得个无情无义的名声也要将我赶走,我身家清白,竟还不如个失了贞洁的破鞋么,呵呵。”

“啪”一声脆响响起,赵情捂着红肿的脸颊,双目赤红,泪如雨下,“怎么,心疼了?谁又来心疼心疼我呢,明明是圣上赐婚,别人都是当正妻,我却是个妾室。这就罢了,主母不在,夫君当我也不在,好不容易日日腆着脸,送吃送喝才得以见上一面,也从未给过我笑脸。丢了脸面将自己送到夫君面前,宁愿自伤也不愿碰我,还得了个软禁的下场。成亲近一年,仍是处子,说出去谁会信。父亲虽是个末流小官,但我也是家中娇养长大,身世清白,凭什么要受如此委屈。侯爷您不觉得这对我太不公了么?”赵情声声泣血,嗓音嘶哑,让人不忍再听。

李元恒心中却毫无波澜,他一早就跟她和她父母说过她注定要独守空房,她下药,传播流言,她被休弃回家并不冤。只是人往往只看得到自身悲苦,尤其是她这样一厢情愿的女子,他无法让她开怀,只能冷漠以对:“你做了什么你都知道,且不说流言无据,就是有我李元恒也不在乎,倒是你那催情药粉,为你办事的婢女都在我手上,若不想连累父母亲朋,还是按我说的做。给你三日考虑,想要什么补偿尽可说,只要不过分我都可满足。否则,光你下药一事就可治你个谋害主君的罪名,连累家人也是必然,你好好想想罢。”说罢一甩衣袖,转身离开。

至院门重又关上,吱呀的声响将赵情自悲苦中拉回现实,她无力坐在床榻,只觉世道不公,眼泪就跟黄河决了堤一般倾泻而下,止也止不住。

第111章 开解

这几日沈柔止都在府里未曾出去,兰芝仍是每逢十日就要往绣品阁去一趟,一为到日子时将沈柔止每月分红和两人月钱取回,二为查看阁中绣娘新绣出的四时绣成品质量并将新绣样教与阁中绣娘。往常都是与小环一同去,正好还可在城中逛逛。只是因织染坊筹建需得两头跑,而她还要在府中绣制样子货,两人只好分开,小环陪着沈柔止来回奔波,她则负责绣品阁的事。好不容易织染坊开业,一切步入正轨,又流言四起,沈柔止心病又有复发的迹象,离不开人,便仍是她一人。

自打城中流言四起,她就上了一份心,但凡让她听到有人肆无忌惮乱嚼舌根,也不上前与之冲突,只远远躲起来,随手捡起一块石块,专砸讲的起劲的人,然后装作无事发生,自顾离去。这几日,凭着准头和人畜无害的模样,很是惩治了一些人。哪怕不逢十,只要在府中无事,她就出去教训人去。

然而,自以为行事周密,却不曾想有人早就注意到她。

这日她与小环伺候小姐睡下,一时无事,又无睡意,她便随意找了个借口出了门。往日午后,茶馆酒肆之中尽有些无所事事之人吹牛闲谈,时不时就能抓住一两个嘴里不干净的。今日她转了大半晌,一无所获,想起前两天京中京兆府府兵比往常巡街的频次要高,她不免失望。正要回府,在一偏僻的茶寮她听到有人愤懑道:“靖安侯倒是大度,不仅毫不介意,还让自己府里护卫帮着京兆府上街专抓议论之人,还不许人求情,非得挨够了板子,签下认罪文书才能被放回家。你们说这难道不算滥用职权么,听说这流言倒并非谣传,既非谣言又怎能掩人口鼻不让人说呢?”

有人压低了声音道:“你可少说两句吧,这几日你没瞧着街上酒肆茶馆里吃酒喝茶的人都少了么,就是怕被告到京兆府吃板子。靖安侯从未正面回应流言真假,既不知真假,靖安侯又这番作态,不管是真不介意还是为了脸面,就都不是我等能再闲谈的了。这几日在家憋闷,好不容易寻了个偏僻的茶寮,咱们好好喝个茶说点别的不好么,非得触那霉头作甚。那些被抓的,虽说大都是小官,但好歹也是官身,说是不让人求情,你又不知其中门道,咱们还不如那些人,若是被人告到京兆府,不知要受什么罪呢。”

那人又道:“就你怂,怎么,敢干还不让人说了,堂堂靖安侯偏要娶那名声有损的女子做正妻,还怕人说了?我等着,看他能把我怎么着。”

另一人急道:“你这么怎么不听劝,逞这口舌之勇有何用,你再如此咱今日就到此为止吧。”

那人随即道:“好好好,不说了还不成,说些别的,说些别的。”

话刚说完,一块儿婴儿拳头般大小的石头砸到了他肩膀上,惊吓之余痛彻心扉,他大叫一声:“谁?谁敢拿石头砸小爷?”边说边起身去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