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微雨与时归(185)
说干就干,这次也不用旁人插手,她带着小环和几个李元恒派来保护她的护卫就开始在城中各处寻摸。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她在城西边寻到了一处两近的院子。这院子原是一座药铺晾晒药材的库房,是以前院尤其大,几面院墙也不甚高,只为了能尽量多些地方晒药。宽阔的前院让沈柔止尤为动心,后院存放药材的库房加以改造也可成居所。与房主再三拉扯,最终以两千两百两买下了院落。
院落买下,去京兆府专管房屋买卖的租售处登记造册,又办了开办武堂的许可,沈柔止便开始请师父,招学生,用的招数也跟在临幽城用的一般无二。
京城果然是一国之都,原以为招生也要费一番波折,不想民风开放,不少寻常百姓家的女子听说有武堂专收女子教授武艺,每月所收束修也不过十个铜板,家中有余钱的纷纷前往报名,不过两日已有十名在册。又因京中武官众多,其家中子女也多武艺在身,听闻城西有一专为女子开设的武堂要招师父,不少一身武艺在身无处施展的闺中女子跃跃欲试。
兰芝自打织云铺开门迎客之后便不再日日守在沈柔止身边,先是跟在绣品阁掌事身边学做事,渐渐掌握经营之道后成了织云铺的掌柜,但每日得了空仍会练练拳脚,虽说算不上武艺高强,但一般人也是轻易近不了身。沈柔止便让兰芝当了那筛选师父的门槛。
兰芝不负所望,几日下来,果然为武堂选了几位武艺上佳的师父。
开设武堂之前,沈柔止知晓若是让人知道这武堂是当朝大将军靖安侯李元恒之妻所开,必少不了阿谀奉承之辈前来钻营,是以除了挑选宅院时是她头戴幂蓠亲自前往,余下事宜皆由荷花出面解决。彼时小环还有些不忿,沈柔止指点着她的额头,道她们二人日日相伴,看见了她就等同于看见了自己,还怎么掩人耳目,这才将人劝的高兴起来。
一切准备就绪,武堂初开,不宜太多人,共有师父三名,学生二十名。
沈柔止总觉武堂开得有些顺利,又怕招惹了麻烦,开堂授课那日只在院中庆贺一番便罢,当然,她仍没露面,只差人送了些美酒佳肴以作庆祝。
来此学武的女子大都受过地痞流氓侵扰,憋着一股劲想着有朝一日定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三位师父皆是女子,有因不想早早嫁人,来此处躲婚的,也有想与家中兄弟比较一番的。是以城西慕兰堂每日伴随晨钟暮鼓,日出而练,日落而息,倒让沈柔止意想不到。原想着,只是让请不起护卫的女子学些武艺用以自保,哪怕无所成,强身健体,遇见危险有耐力逃跑也不妨是一条活路,也做好了武堂开半日歇半日的准备。哪承想,瞧这架势,大有打跑流氓的气势在。
受其感染,她也在靖安侯府内向李元恒请教了起来。靖安侯府在这头,武堂在那头,遥相呼应,守望相对。
第125章 月朦胧
武堂中师父教的尽心,徒弟也学的刻苦,初学之时还个个空有常年劳作得来的蛮力,一月过去,已知何处施力何处收力了。再一月过去,招式初显,已有些唬人,只是若是让练家子瞧着,仍是左支右绌,脚步虚浮。
好在武将之家出身的师父尽是从小就吃尽了苦头,知道这些女子毫无基础,也幸好她们对付的不是江洋大盗、土匪强盗,也没有马上要上战场的紧迫,一招一式慢慢练起就是。徒弟们每月都有进益,让师父们也颇有成就感,武堂之中一片和乐祥和的氛围。
皇宫的人却如深秋的树,叶子早已枯黄掉光,枝干光秃秃的,露出隐藏在繁叶之下皱褶丛生,干裂的树皮。枝桠早已死去,唯有一丝儿生气还留在树干深处,只是层层叠叠的树皮遮掩了人的双眼,只能凭着经验照料,且先留着,若是来年春日不再萌发,再砍去不迟。
或许是丹药加大剂量的缘故,也或许是因范颐高处不胜寒的言论影响,皇帝近来越来越觉得身轻如燕,往日厚重的冬衣有些碍人,索性只穿着一层夹袄在殿内打坐行走,每日焚香,乞求道君早日渡他成仙。
皇帝不愿多穿,便只有在殿中又多加了几盆炭,银丝炭无烟无味,只有灼灼红光照着一角天地,照的站在炭盆旁的人面色红润,鼻尖都冒出了汗。只是苦了那负责开窗通风的内侍,一冷一热交替侵袭下,不过一日就染上了风寒,然而这差事不能没有人干,一个人倒下,再换个人就是。时日久了,人人都知这差事难做,有那不得已前去的,也开始偷懒,直到殿内空气污浊让人不耐时,才开窗透气,不过片刻就将窗户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