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同人)私奔之后(37)
“那可不只是嘴皮子,是人格魅力。”跟着他的竟然是贝克司铎,两个人一胖一瘦,一高一矮,十分有趣:“这个年轻人,或许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发言完毕,柯林斯把舞台交给奥利维亚。
救济会的重头戏,当然不是各种宣讲,而是捐赠。奥利维亚很有想法,她请来各家的仆人,把各位捐赠人及捐赠数额,当着众人的面,用洪亮的声音广而告之。
对于捐赠数额多的夫人,每个季度会以她的名义,组织一次的大救助会会,会议的主题活动将由这位夫人自主、全权安排筹措。
这可是极为体面的事情,能承办一次这样的活动,足够这些夫人们作为谈资,讲上好几年。
等人们感恩戴德一番后,才是救济会给老弱病残及贫穷的妇女们准备的面包牛奶、粗布、食盐等物品,这些东西虽然不贵重,对于穷人来说,却再实惠不过了。
他刚才在台上讲话时,从乌压压的人群中,看到了苔丝小姐,她瘦弱纤细,穿着不合身的肥大裙子,混在一群不大体面的女工人里头,和当初在罗辛斯的惊鸿一瞥迥然不同。
这短短的几个月里,苔丝小姐遭遇了什么?
但她领了救济面包后,就抱着纸袋匆匆跑开了,似乎独身一人,没有与他人结伴。
柯林斯只是好奇,但到底没有放在心上。
詹姆斯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他跟在隆巴顿身后,待人接物,似模似样。柯林斯旁观了十分钟,见没有什么岔子,就跟主人告别。他尚有许多工作需要熟悉。
☆、唱诗班联合演出
“您好,柯林斯大人。”快到大教堂门口的时候,一个身材颀长的修士正好与柯林斯碰上,他摘下修士小圆帽,走过来,朝柯林斯问好。
即使这位修士换了身衣服,但柯林斯一眼就认出,这是昨天上午的那位骑士先生。
柯林斯问:“您好,您还记得我吗?昨天我的马车正好经过这里。我看您行色匆匆,是有什么着急的信件吗?”
“哦,那是您家的马车,真是对不住。”对于柯林斯的提问,他则缄默不语。
“不方便说吗?没关系,我只是随口问问。”柯林斯笑道。
来人顿感轻松,笑道:“我是教堂的送信人。”他对昨天撞掉柯林斯的行李感到抱歉。
他们在教堂门口看到本杰明,送信人热情地同他招呼:“嘿,本杰明司铎,您从外头回来?又寄信去了吗?”
“是的。”本杰明冷淡地点点头。
他大步走过二人,只留下一个冷漠孤高的背影。
“他总是这样特立独行。”送信人尴尬地笑笑:“说起来,本杰明司铎也是个传奇人物,您知道吗,他在剑桥闭门读书时,维多利亚公主还曾追求过他,但他不为所动,冷淡又直白地拒绝了公主殿下。也不知道他如今困守德比郡,是不是因为把公主得罪狠了。”
“公主是什么人?不至于这样小气的。”柯林斯笑道。
“那谁说得准呢。不过,我看本杰明司铎不是个轻言放弃的人,他现在每周都给剑桥大学的教授和伦敦的大主教写信、寄文章,迟早有一天,他还真可能回伦敦去。”送信人说,他又忙不迭地叮嘱柯林斯,千万不能把他背地里搬弄是非的话告诉本杰明司铎。
柯林斯自然满口保证。
柯林斯在主殿外同这位健谈的送信人告别,心里却思绪纷纷。
能够使送信人瞒着柯林斯的,除了邓布鲁斯,不做他想。
是关于主教大人的消息?还是其他的内容?肯定不是邓布鲁斯的私人信件——本杰明的信件都需要自行去邮局寄送,邓布鲁斯这样的人,必定也不会工器私用。
大主教对于他的就任没有只言片语的表示?看起来不合常理。
柯林斯一边琢磨着,一边回到办公室。
“大人,您提出的增加一位唱诗班指挥的事情,根本不合理,布莱克司铎和贝克司铎肯定不会批这笔钱的。”
柯林斯刚坐下,本杰明就举着柯林斯的批文进来。
“不是贝克司铎负责财务支出吗?和布莱克司铎有什么关系?”柯林斯问。
“布莱克司铎可不会大方地任我们挥霍。”本杰明说:“您不能考虑一下我的建议吗?换一个司铎,既不用多花钱,又能达到一样的效果,您为什么拒绝呢?演奏会近在眼前,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浪费在互相推诿上。”
“那就按我说的,再请一位指挥,立即、马上。我们出得起这笔钱。”柯林斯坚定的说。这并不是一件非此即彼的事情。
他可不想,上任第一把火,烧到一位素未谋面的指挥头上去。教会里的关系错综复杂,谁知道,他是谁的人。
“需要我亲自去找布莱克司铎说说这件事吗?”柯林斯问。
“那最好不过了。”本杰明把文书留下:“您务必要说服布莱克司铎,不要耽误我们唱诗班的筹备。”
柯林斯被他理所应当的态度,气得一口气不上不下,但良好的修养,叫他冷静下来:“请您帮我叫布莱克修士上来。”
柯林斯三两句话,把事情跟布莱克司铎简单地说了。
“大人,大教堂的账目您要是看过,就知道我的不容易了。贝克司铎手头松,谁要钱都批准,可我们的收入就那么些,又要修缮教堂,又要扶贫济穷,别的不提,就说去年,去年我们的主殿一落成,账上就空了。”布莱克先哭穷一番。
柯林斯不得不宽慰他一番,又说:“多一个指挥,并不至于带来财政困境。”
“能省则省嘛。”布莱克见柯林斯态度坚决,就知道此事非做不可:“好吧,如您所愿。这次伦敦的复活节演出坎特伯雷圣驾会驾临,女王陛下也会参加,本杰明司铎如此重视,也情有可原。如果我们能够在这次交流演出中拔得头筹,就能去伦敦觐见坎特伯雷圣驾了。”
对神职人员来说,觐见坎特伯雷就是朝圣。相比之下,女王的光芒,就相形见绌了。
“是这个全德比郡教堂联合演出吗?”柯林斯从文件夹中抽出第十四号文件——因为文件数量太多,他给每一份文件都标号记档,以防混淆。
“只有第一名可以去伦敦?”柯林斯皱眉:“据我所知,彭勃利的唱诗班就很出色,他们经常在各地巡演,我们要想脱颖而出,难度很大。”
在柯林斯看来,这是一份干得好就很容易出彩的工作,唯一的难题在于,怎么才能得到这个唯一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他坚持要赶快聘请一位指挥的原因。
“我听说本杰明司铎手里有一份改编《欢乐颂》的乐谱,他正跃跃欲试地找人排练呢,指挥一缺席,他可不就要着急嘛。”布莱克说。
“本杰明司铎还有这样的才华?”柯林斯不由
侧目。
“他在校时,曾是乐队的顾问,给乐队编写过不少曲谱。”布莱克对每个人的经历和特长如数家珍。
柯林斯有了决断:“布莱克司铎,在这件事情上,我们都是外行,请您务必全权配合本杰明司铎。”
有了柯林斯这句话,本杰明雷厉风行地从彭勃利挖来了一位指挥。
他似乎早就留意上这位指挥,短短两天,就使这位指挥答应他的邀约,从富豪的彭勃利,转职大教堂。
也不知道他花了多少钱。
要知道,论德比郡最有钱的教堂,第一是彭勃利,第二才是大教堂,罗辛斯应当是第三或者第四的位置吧。
但这是布莱克应该头疼的事情了。
柯林斯只关注效果。
既然要承办联合演奏会,大教堂也要布置起来。柯林斯安排隆巴顿司铎统管此事,至于本杰明司铎,他则负责唱诗班的排练。
这位指挥大腹便便,看上去沉默寡言,不善言辞,但等他站上指挥台,他肥胖的躯干瞬间变得灵活无比,一根小小的指挥棒,在他的指尖,仿佛有了灵魂,牵引着一串串华美流畅的音符。